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思想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教育
  • 3篇社会
  • 3篇思想教育
  • 3篇思想教育工作
  • 3篇教育工作
  • 2篇道德
  • 2篇绅士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安乐死
  • 2篇安乐死问题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信仰
  • 1篇性行为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类
  • 1篇英美国家

机构

  • 14篇上海应用技术...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17篇张桂华
  • 3篇陆伟英

传媒

  • 17篇研究与交流

年份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一块文化化石的实地考察——评《男人国》
2006年
这是一部西南采风录,更是一项人类学田野考查。作者是一位富有采访经验的老记者,也是一位学有专长的人类学、社会学学者。这就使书的品格有了保证,不会仅仅停留在猎奇和惊艳、渲染和夸张,虽然是调查访谈的顺时记述,其叙述结构却非一般游记式样,观察所至更处处折射出专业眼光和见识,且时时将历史与现实相对照,如此而将这一块遗落大山深处的人类史前文化化石、中国至今仅存的父系氏族部落状况清晰地呈献于世人面前。
张桂华
关键词:史前文化化石人类学氏族部落社会学
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问卷调查
2005年
问卷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研究为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这种方法也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被广泛运用,这说明我们思想教育工作愈来愈趋于科学化,从事思想教育的专职工作者已不满足于以往简单的定性判断,而自觉要求有定量的“数字化”研究。
张桂华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民主政治问卷调查工作
多性伙伴的结构功能解释——评《中国多性伙伴个案调查》
2007年
个人行为受社会控制,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是这样,其他行为也同样如此。性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主要行为之一,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控制,就会有什么样的个人性行为。社会控制有变,个人性行为的形式和内容或迟或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张桂华
关键词:个案调查伙伴社会控制性行为
西方有关安乐死问题的争论
2005年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有关安乐死问题的争论始终未歇,虽然个别国家已对安乐死立法,但大多数国家至今仍悬而未决。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安乐死不仅涉及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还直接关系到医疗中病人的生命,何去何从,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舆论的激烈冲突。
陆伟英张桂华
关键词:安乐死立法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生命
用数字化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评张仲礼《中国绅士》
2006年
中国晚清没有步入资本主义,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实行“数目字”管理,中央政府缺乏可靠的财政田赋数据的统计。这是近年在中国大陆学界广有影响的黄仁宇反复再三强调的观点。能否用数目字管理,是其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张桂华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数字化绅士中央政府现代社会
西方关于灌输问题的研究(续)
2005年
3、灌输的方法观点。坚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精神分析学者,最初反对灌输的进步教育论者也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不管教育者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只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了非理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无视或违背事物注重根据的原则,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提供给学生的也只是一些机械的、呆板的知识——这就是在进行灌输。
张桂华
关键词:教育者方法观进步教育教育过程管教违背
在国家利益之上
2007年
1998年5月,英国剧作家迈克尔·弗雷恩(Michael Frayn)创作的《哥本哈根》在伦敦上演,以后又相继在哥本哈根、纽约、伯尔尼等地上演,造成了一时轰动。轰动的原因主要与剧中人物、特别是所依据的历史事件有关。
张桂华
关键词:《哥本哈根》历史事件剧作家
道德的缺位与单面的解读——评吴思《血酬定律》
2006年
吴思先生被认为是一个有思想活力的学者,他创造了学术类陶书的销售记录。 继《潜规则》后,吴思又推出了新作《血酬定律》。两书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自序”、“后记”中特地作了说明。“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
张桂华陆伟英
关键词:道德《潜规则》学术类
在国家利益之上(续)
2007年
第一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海森伯此行担当着类似间谍和说客的角色。间谍是因为他想通过玻尔,打探英美国家原子弹研制情况,从玻尔处得到一切可用的情报。说客,他想说动玻尔往德国,帮助他一起研制原子弹。
张桂华
关键词:原子弹研制英美国家海森伯玻尔间谍
列宁所说“灌输”的意义
2004年
在关于思想教育工作的讨论中,灌输问题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张桂华
关键词:列宁思想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