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甲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水沙仿真技术在X区块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1996年
- 水沙仿真技术是运用成熟的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学方程和经验公式来控制其运动,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定量地描述其动力地质过程及结果的一种动态模拟模型。应用水沙仿真技术对X区块九佛堂组上段下部模拟结果表明,该区物源区位于东南盆地边缘,沉积呈扇状向西北扩散,古水流主要为290°~340°之间,与沉积物扩散方向基本一致。模拟预测的砂体厚度与钻井揭示的厚度吻合率达80%。
- 张桂甲李从先路九华梁书兰谷云飞周发平
- 关键词:储层预测油气藏
- 长江口地区绿色颗粒矿物学和沉积学研究
-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中文摘要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英文摘要
- 张桂甲
- 河流输沙与中国海岸线变化被引量:10
- 1996年
- 我国沿海地区构造升降使入海河流沉积物分布不均,95%于构造下降地区入海,构造上升区接纳的河流泥沙不足5%,入海河流泥沙分布不均是我国海岸基本类型和海岸线变化差别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最大海侵的范围及时间,海岸线变化的趋势、速度和周期以及河流输沙对未来海岸线变化预测的影响。
- 李从先张桂甲
- 关键词:海岸线海岸环境河流输沙海平面上升
- 长江口地区自生绿色颗粒的形成和分布被引量:4
- 1989年
- 长江口地区不同沉积环境的现代表层沉积物和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主要形成于浅海(大陆架现代沉积区和残留沉积区),但因风暴、潮流和波浪的搬运作用,也可以出现于长江口现代沉积区、长江下游河道和滨岸沼泽等非浅海相环境。因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将其用以指相时,必须考虑此一因素。
- 张桂甲李从先业治铮
- 关键词:长江口海绿石
- 末次冰期时存在入海的长江吗?被引量:33
- 1995年
- 钻孔揭示现今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自镇江、扬州向东南延伸至海的古河谷,其中的充填物为河流相、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时间为冰后期,古河谷当形成于末次冰期低海面之时。研究地区巨大古河谷的存在说明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长江仍为入海河流。
- 李从先张桂甲
- 关键词:长江古河谷晚更新世
-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层序特征被引量:29
- 1998年
- 通过289口钻孔资料的分析,以下切河谷底部的侵蚀面及河间地古土壤层顶面为层序界面,据此将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三个层序,古河谷和古河间地的层序界面埋深相差较大,但所划分的三个层序在横向上可以进行对比,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存在古河谷相序和古河间地等两类相序以及四种层序组合方式,其中三期古河谷充填层序具有套叠式结构,证明古河谷的发育具有继承性,且规模逐渐缩小,长江晚第四纪古河谷经历了“下切—充填—海泛—三角洲进积—再下切”
- 张家强张桂甲李从先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层序地层学
- 长江口地区绿色颗粒的矿物学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对长江下游河道、长江口现代沉积区、口外残留砂沉积区及大陆架现代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特别运用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对其内部超微结构、单晶结构和单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长江口地区的绿色颗粒从宏观形态上可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不同形态者,其形成机制基本相同,只是微晶聚集的微空间环境不同。绿色颗粒的颜色和成熟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颜色愈深,K和Fe含量愈高,其成熟度也愈高。在某些颗粒中可以发现从边缘到中心,K和Fe增加,而Al和Si减少。本区绿色颗粒成熟度不高,K_2O含量为8—7%,仅少数可达8.5%。绿色颗粒主要矿物成分为海绿石、鲕绿泥石、磁绿泥石和蒙皂石。其中以海绿石为主,因此是一种复合型绿色颗粒。不同形态及不同沉积亚环境中绿色颗粒的矿物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 张桂甲孙和平李从先业治铮
- 关键词:海绿石蒙皂石透射电子显微术矿物分析
- 冰后期钱塘江河口湾地区的海陆相互作用被引量:11
- 1996年
- 钱塘江强潮型河口湾,在其冰后期发育和演化过程中受到陆地和海洋因素的综合作用.末次冰期时,海面下降,河流下切,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大多“通过”古河谷,部分粗砂砾形成滞留沉积,沉积物的物源为河流腹地,或原地侵蚀,河流因素影响较大;冰后期早期海侵过程中,海平面上升,导致河流的回水作用和溯源堆积作用;河口湾形成后,则成巨大的沉积物陷井,沉积物主要来自口外,由涨潮流带入,而河流携沙则占较小的一部分,海洋因素影响较大.这同时也产生了钱塘江河口湾沉积物分布由上游至下游呈现从粗到细的特殊沉积物分布格局.
- 张桂甲李从先
- 关键词:海陆相互作用晚更新世
- 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及其层序地层学特征被引量:29
- 1995年
- 钱塘江口是世界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平面上呈典型的喇叭状,具明显的三分性:上部的正常河流段、中部的河口湾漏斗、下部的口门带。据沉积作用和沉积相组合,钱塘江河口湾的形成及其发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末次冰期(20000-15000aB,R)──下切河谷形成;(2)冰后期早期海侵(15000-7500aB,P.)─-河口湾充填;(3)最大海侵(7500-6000aB.P.)──海湾形成;(4)海面相对稳定期(6000aB.P.至今)──河口湾发育。其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退-海侵进积旋回沉积层序。下切河谷底部的厚度异常的河床相砂砾层,从形成阶段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是河流下切的滞留沉积,晚期是基面抬升河流加积作用形成,它们的界限即为初次海泛面。加积作用形成的河床相砂砾层,有别于滞留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床相砂砾层,前者具加积副层序组合、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且形成的地质年代较晚。
- 张桂甲李从先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
- 末次冰期以来钱塘江河口湾充填的物质来源被引量:7
- 1997年
- 更新世末(约20000a)以来,中国东部的海面经历了急剧下降-快速上升-最大海侵-高位小幅振荡的变化。钱塘江河口湾地区产生了下切河谷形成-古河谷楔形体充填-海泛沉积- 河口湾充填的沉积旋回。其沉积量十分庞大,仅沙坎沉积估计就有425×10~8m^3。1
- 张桂甲李从先
- 关键词:末次冰期沉积物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