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轻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灭活的双歧杆菌治疗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对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活菌组、死菌组、自然恢复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对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CRE)以及组织匀浆内的示踪菌进行测定.结果:死菌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TP、GLO明显升高(71.46±2.01g/Lvs64.61±2.16g/L;35.63±1.57g/Lvs330.73±1.03g/L,P<0.05),GGT、BUN则显著降低(2.47±0.28IU/Lvs7.13±1.19IU/L;8.32±0.71mmol/Lvs12.05±0.64mmol/L,P<0.01).死菌组与活菌组、正常对照组比较,LDH明显降低(2561.23±61.40IU/Lvs2951.70±155.61IU/L,2895.27±104.38IU/L,P<0.05).死菌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肾、肝、肺组织匀浆内肠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1.19±0.37,1.56±0.20,1.62±0.15vs2.17±0.97,2.42±0.14,2.20±0.09,P<0.05或P<0.01).结论:双歧杆菌灭活菌悬液具有与活菌悬液相同的抗菌群失调致小鼠肠源性感染作用.
- 伦永志胡捷李忠朋张永轻周本正刘亚力
- 关键词:双歧杆菌菌群失调肠源性感染血清学
- 中国人源性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 蓝氏贾第鞭毛虫为一种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肠道内的寄生性原生生物,可引起贾第虫病。贾第虫不具备线粒体等结构,为原始的源真核生物,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来获得。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yruvate phospha...
- 张永轻滕美君李雅杰
- 文献传递
-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贾第虫病被认为是一种再现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贾第虫在艾滋病患者中造成致死性腹泻已引起艾滋病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表面抗原的变异与致病作用有关,现就贾第虫表面抗原的特性、变异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变异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张永轻李雅杰
- 关键词:贾第虫变异基因
- 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英文)
- 2008年
- 目的克隆并测定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SUCH/89/BTMRI/2(C2)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序列。方法提取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PCR扩增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片段。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 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序列测定。通过NTI9.0软件对该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同时与基因库中已发表的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全长为2142bp,编码1条长为71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含有一个简单的开放阅读框 (ORF)。这一推测的多肽链序列富含半胱氨酸(11.8 mol%),且以CXXC模基序重复出现29次、GGCY四肽模基序出现1次及NXS重复3次在N端连接糖基化位点中。此外,这条多肽链还富含苏氨酸 (10.2 mol%) 、甘氨酸(12.1mol%)和丙氨酸(10.1 mol%)。同其他已确定的表面变异抗原(VSPs)一样,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 SUCH/89/BTMRI/2 (C2) 株的表面变异抗原也含有高度保守的疏水性 C 末端。该表面变异抗原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GenBank中Gillin发表的TSA417序列的同源性均高达 99%。结论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表达的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具有与已鉴定的蓝氏贾第鞭毛虫表面变异抗原基因同样的特性。
- 李雅杰滕美君伦永志李达张永轻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同源性克隆
- 中国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获取中国人源性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基因及相关基因产物方法以中国人源性贾第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ppdk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宿主菌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E.coliBL21(DE3),进行重组蛋白的IPTG诱导表达。收集重组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再用Western blot进行免疫学分析鉴定。结果序列测定分析可知,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包含一个2 655 bp的开放阅读框架;比对其基因序列发现,其与ATCC 50803(美国WB虫株C6株)的同源性可高达99%。该基因片段编码884个氨基酸,预测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大小约为97.6 ku。Western blot显示该基因序列的原核表达产物能够被抗6个组氨酸标签的特异性抗体识别,提示重组表达产物为实验预期的目的蛋白。结论对贾第虫ppdk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免疫学初步鉴定,为贾第虫病治疗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张永轻滕美君王云华李雅杰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PPDK克隆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