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光 作品数:24 被引量:136 H指数:8 供职机构: 唐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预防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恩替卡韦预防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从354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术后患者中,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术后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联合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术后仅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年及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及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恩替卡韦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3年内的肝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何津 张大为 王丽莉 张跃伟 张海光 郝春海 马龙滨 张景华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 恩替卡韦 原发性肝癌 复发 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5例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为合并组,另选同期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25例为未合并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评估比较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SDS评分与DS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比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SDS评分(58.46±6.58)分高于未合并组(28.56±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P=0.000);合并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退缩、躯体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否认评分低于未合并组,升华、否认、期望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合并抑郁患者SDS评分与DSQ中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掩饰因子评分呈正相关,与升华、否认、期望评分呈负相关,且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其心理防御方式联系密切,临床应重点关注。 张晓斌 张海光 马丽丽 吕立丽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 抑郁 心理防御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肝癌HepG2细胞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处理、复方苦参组用含有2%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培养基处理、复方苦参+空白质粒组用含有2%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培养基处理并转染空白质粒、复方苦参+JAK2质粒组用含有2%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培养基处理并转染表达JAK2的质粒.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侵袭活力及增殖基因、侵袭基因、JAK2、STAT3的表达量.结果复方苦参组、复方苦参+空白质粒组的增殖活力、侵袭活力及CyclinD1、c-myc、Bcl-xL、MMP2、MMP9、p-JAK2、p-STAT3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苦参+JAK2质粒组的增殖活力、侵袭活力及CyclinD1、c-myc、Bcl-xL、MMP2、MMP9、p-JAK2、p-STAT3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复方苦参+空白质粒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张大为 张海光 王丽莉 郝春海 马龙滨 何津 张景华关键词:肝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增殖 JAK2/STAT3信号通路 血清AFP、PIVKA-Ⅱ、GP73、IL-6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高尔基体蛋白(GP73)和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3例(PHC组),同时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30例(LC组),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50例(健康组),检测血清中的AFP、PIVKA-Ⅱ、GP73和IL-6水平。结果PHC组AFP和PIVKA-Ⅱ高于LC组,AFP、PIVKA-Ⅱ、GP73和IL-6高于健康组;LC组GP73和IL-6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AUC略高于PIVKA-Ⅱ、GP73和IL-6三项联合检测,其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GP73和IL-6三项联合检测时,AUC(95%CI)为0.886(0.841-0.931),敏感性为88.62%,特异性为76.25%,相对单项检测提高了检出率,相对四项检测简单便捷。结论血清PIVKA-Ⅱ、GP73和IL-6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 张冬茜 张海光 张晓茹 郑璇 韩素桂 李颖 郝春海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AFP GP73 IL-6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015年 患者男,56岁,因发热近1周就诊当地医院,最高体温38.7℃。腹部检查平坦,柔软,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痛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0.72。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提示肝右叶占位。腹部CT平扫表现为肝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右叶可见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直径约8 cm,病灶内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无钙化斑;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蜓低密度区无强化,并见肝门区肿人淋巴结。 张大为 何津 张海光 李磊 王新元 马龙滨关键词:肝肿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 对比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与单纯替吉奥化疗在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行单纯替吉奥化疗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A199、MMP-2、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CA199、MMP-2、TSGF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较单药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张晓斌 张海光 马丽丽 吕立丽关键词:胰腺癌 复发率 生存率 大肠癌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作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结肠癌23例、直肠癌17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20 min分别予以尖吻蝮蛇血凝酶2 U/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及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术前、术后第3天分别记录患者凝血、肝肾功能结果;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32.3±11.6)m L、术后引流量(24.9±7.7)m L,对照组术中失血量(58.7.3±15.7)m L、术后引流量(36.3±8.4)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凝血、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降低患者出血倾向,疗效安全、有效。 李世龙 张宝 苗雅静 张海光 赵永生 张德江 佟贵权关键词:大肠癌 止血 安全性 尖吻蝮蛇血凝酶 大肠癌肿瘤标志物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50、CA72-4)的含量变化,联合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评价两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唐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间80例健康体检者、78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结肠炎30例,结、直肠息肉48例)、96例大肠癌患者(直肠癌50例,结肠癌46例)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及影像学变化,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大肠良性病变组。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大肠癌的阳性率达93.75%,特异性为91.25%,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为91.67%,特异性为98.75%;大肠癌肿瘤标志物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大肠癌的阳性率可达100%,特异性91.25%,与健康对照组及大肠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多层螺旋CT对大肠癌诊断各有优点及不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世龙 张宝 张德江 张海光 韩素桂 周秀艳 赵洪焕关键词:大肠癌 肿瘤标志物 多层螺旋CT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HIFU组(n=28)与联合组(HIFU+^(125)I粒子植入术,n=3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的甲胎蛋白(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记录其复发、转移情况,统计其生存率。结果 1联合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4.38%,高于HIFU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均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HIFU组[(86.41±35.28)ng/m L vs(116.67±38.4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13%,低于HIFU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患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9.38%和6.25%,均低于HIFU组的32.71%和21.43%,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5.63%、50.00%,均高于HIFU组的42.86%、25.00%,仅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总缓解率高,对患者正常肝组织损伤小,可充分杀灭肿瘤细胞,降低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张大为 何津 吴会静 张海光 张青芸 马一夫 马龙滨 陈宝明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放射疗法 疗效 肿瘤标志物CEA、CA50、CA19-9、CA72-4、CA242及HSP60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肿瘤标志物CEA、CA50、CA19-9、CA72-4、CA242及HSP60含量变化情况,各项目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健康体检者、39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包括结、直肠炎症及息肉)、48例大肠癌患者(直肠癌25例、结肠癌23例)肿瘤标记物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48例大肠癌患者中CEA含量增高33例(68.75%)、CA50含量增高33例(68.75%)、CA19-9含量增高44例(91.67%)、CA724含量增高14例(29.17%)、CA242含量增高34例(70.83%)、HSP60含量增高35例(72.92%),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增高45例(93.75%),大肠癌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50、CA19-9、CA724、CA242及HSP60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对大肠癌进行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世龙 张宝 宋扬 张德江 张海光 韩素桂 周秀艳关键词:大肠癌 肿瘤标志物 热休克蛋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