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蔚璘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房室
  • 7篇心动过速
  • 7篇折返
  • 7篇折返性
  • 7篇折返性心动过...
  • 6篇房室折返
  • 6篇房室折返性
  • 6篇房室折返性心...
  • 5篇顺向型房室折...
  • 5篇房室结
  • 4篇电生理
  • 3篇电生理检查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阵发
  • 3篇阵发性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悸
  • 2篇心律

机构

  • 1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2篇张蔚璘
  • 9篇吴浩
  • 9篇谢玮
  • 8篇刘星
  • 6篇刘小青
  • 5篇厉剑
  • 1篇张磊
  • 1篇李忠杰

传媒

  • 8篇心电与循环
  • 3篇心电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自行转变为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心悸1天就诊。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为明确诊断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遂采用心房S1S1分级递增和S1S2程控期前刺激,均可诱发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以基础周长600ms的S1S2心房程控期前刺激时,S2-R2间期同定为160ms.S1-S2偶联间期340ms时(图1A),S2-R2间期已延长至250ms。
张蔚璘李忠杰
关键词: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电生理检查快型窄QRS波群窦性心律
房室结快径路正、反向文氏现象与慢径路反向文氏现象并存1例
2009年
患者男性,17岁,因阵发性心悸半月余就诊.体检:心界不大,心率68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动态心电图:反复出现P-R间期延长,从0.18~0.20s逐渐延长,直至0.41s后,持续数个固定最长P-R间期后又逐渐缩短到0.20s,周而复始.
谢玮吴浩张磊张蔚璘
关键词:房室结动态心电图阵发性病理性杂音心悸
镜像右位心伴房室交接区心律1例
2015年
患者女性,40岁,因胸闷、心悸2d入院。4个月前患者曾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检:体温36.3℃,血压128/86mmHg,脉搏92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心界向右侧扩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镜像右位心,内脏反位。超声心动图示镜像右位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未见穿膈血流,肺动脉高压,中度三尖瓣反流。入院心电图(图1)示ⅠP波直立,QRS波群负相,T波倒置;aVR P波倒置,QRS波群正相,T波直立;aVL P波直立, QRS波群呈Qr型,T波倒置;ⅡP波呈负正双相,Ⅲ、aVF P波倒置;胸导联V1 P波倒置,V2~V6 P波均直立,QRS波群R或r波呈逐渐降低,V4~V6 QRS电压均<1.0mV。长Ⅱ可见两次偶联间期与QRS形态均不同的室性期前收缩。
刘小青张蔚璘厉剑
关键词:镜像右位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QRS波群T波直立室性期前收缩T波倒置
显性房室旁道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点分析
2014年
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深入开展和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常规心电图显示为显性房室旁道的患者术前诱发心动过速,了解旁道位置及明确心动过速的特征和机制尤为重要。显性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常见类型,本文筛选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显性房室旁道患者,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常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室预激并且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患者7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11~81(38.27±15.12)岁。根据静息12导联体表心电图表现分为左侧旁道组48例,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11~81(38.46±15.35)岁;右侧旁道组27例,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3~61(37.93±14.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吴浩谢玮张蔚璘刘星
关键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显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点24H动态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
中青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分析
2018年
目的参考不同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VC)的12导联心电图定位特征以及胸导联移行区积分,探讨PVC心电图特点,为射频消融术治疗提供线索。方法对拟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频发PVC的中青年人群(年龄20~45岁)340例[男性137例(40.29%),女性203例(59.71%)],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定位特征分析,按照右心室流出道、三尖瓣环、二尖瓣环、主动脉窦部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类并统计。结果右心室流出道起源、三尖瓣环起源、二尖瓣环起源、主动脉窦起源分别为176例(51.76%),55例(16.18%),69例(20.30%),40例(11.76%);其中来源于右心室的PVC 231例(67.94%),来源于左心室的PVC 109例(32.06%)。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PVC多来源于右心室,以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二尖瓣环起源的PVC男性多于女性。
吴浩厉剑刘星谢玮刘小青张蔚璘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移行区指数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中以慢-快型AVNRT多见,约占80%。AVNRT的发生取决于折返环路的心肌组织不应期是否匹配和单向传导等因素,甚至受到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下的激素及神经体液调节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与临床证据表明,心血管系统中大量组织存在性激素细胞和细胞受体,这些激素可能有致心律失常的效应,由此而诱导的心律失常特点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回顾性分析慢-快型AVNR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探讨不同性别慢-快型AVNRT电生理参数的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吴浩刘星张蔚璘厉剑谢玮
关键词: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性别差异AVNRT致心律失常神经体液调节细胞受体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特殊电生理现象分析
2015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指激动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上或折返途径不仅局限于心室,又具有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特点的心动过速,其中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最常见。
吴浩谢玮张蔚璘刘星
关键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生理现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希氏束
变异型预激伴无辜旁路现象1例
2014年
患者女性,34岁,因反复心悸1年,再发加剧1d入院。体检:神志清,体温36.9℃,心率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1mmHg。既往外院心电图检查提示预激综合征。入院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显性预激。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行食管电生理检查。
张蔚璘谢玮吴浩厉剑刘星
关键词:变异型食管电生理检查反复心悸显性预激
经食管心室调搏终止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2011年
患者女性,26岁,孕18周.因突发胸闷、心悸6h来院就诊.既往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心悸史,无黑矇、晕厥史.体检:T 36.5℃,P 170次 / min,R 21次 / min,BP 100 / 76mmHg,神志清,心率170次 / min,律齐.超声心动描记术、X线胸片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疾病.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吴浩谢玮张蔚璘刘星刘小青
关键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描记术入院诊断胸片检查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014年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折返环路包括房室结-希浦系统、房室旁道、旁道同侧的心房与心室肌,折返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至心室,从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心房与心室的期前刺激或自发的期前收缩均可诱发,当合并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可表现出不同的电生理特征和心电图表现。本文介绍4例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AVRT,现报道如下。
吴浩张蔚璘谢玮刘星刘小青
关键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房室旁道电生理特征心室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