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蜀宁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妊娠
  • 6篇流产
  • 6篇复发
  • 6篇复发性
  • 5篇妊娠期
  • 4篇蛋白
  • 4篇早期妊娠
  • 4篇胎儿
  • 4篇流产患者
  • 3篇胎儿纤维连接...
  • 3篇纤维连接
  • 3篇纤维连接蛋白
  • 3篇连接蛋白
  • 3篇分娩
  • 3篇复发性流产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分娩
  • 2篇妊娠期并发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孙逸...
  • 6篇中山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作者

  • 15篇张蜀宁
  • 12篇张建平
  • 10篇陈慧
  • 4篇刘颖琳
  • 4篇谭剑平
  • 3篇王蕴慧
  • 2篇邓科文
  • 2篇付帅
  • 2篇付帅
  • 2篇张睿
  • 2篇聂晓露
  • 2篇陈欣
  • 2篇刘梅兰
  • 2篇刘梅兰
  • 2篇张睿
  • 1篇陈进
  • 1篇刘玉昆
  • 1篇何小红
  • 1篇韩立薇
  • 1篇张碧云

传媒

  • 3篇中国医刊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 1篇2013年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初产、经产产程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与初产妇、经产妇产程差别,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63例(瘢痕子宫组)及同期来院进行常规产检的正常初产妇70例(初产组)和经产妇70例(经产组)的病例资料,比较分析三组产妇产程、新生儿结局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比较,初产组比瘢痕子宫组、经产组长(P<0.05),瘢痕子宫组比经产组长(P<0.05);瘢痕子宫组、初产组与经产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初产组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瘢痕子宫组、经产组(P<0.05),而瘢痕子宫组与经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瘢痕子宫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高于初产组、经产组(P<0.05),而初产组与经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比初产妇缩短,比经产妇略有延长;产后出血量高于初产组与经产组,临床上应对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孕妇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聂晓露付帅陈欣张蜀宁张建平陈慧
关键词:产程产后出血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胚胎丢失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fFN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胚胎丢失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既往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期妊娠患者84例为研究组(孕龄35 ~ 66天),另选取31例正常早期妊娠者为对照组(孕龄39 ~ 67天).记录孕妇年龄、既...
陈慧张蜀宁刘梅兰王蕴慧张睿刘颖琳谭剑平张建平
63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探讨影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1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63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既往分娩试产与否分为试产组(n=22)和未试产组(n=41);以及根据入院方式分为临产组(n=38)和胎膜早破组(n=22);分析两个分组之间的年龄、孕周、剖宫产间隔、孕次、产次、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转科率、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试产组和未试产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剖宫产间隔、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孕妇第一产程[(245.15±106.36)min vs.(264.34±128.65)min]、第二产程[(33.90±20.44)min vs.(39.37±39.01)min]、第三产程[(10.71±3.55)min vs.(10.38±1.77)min]、新生儿体重[(3032.85±343.83)g vs.(3028.25±256.41)g]、新生儿转科率[13.64%vs.4.88%]、产后2 h出血量[(204.54±160.39)mL vs.(225.00±244.75)mL]、产后24 h出血量[(286.47±183.67)mL vs.(371.90±318.44)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和胎膜早破组孕妇在孕次、产次、孕周、剖宫产间隔、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第一产程、新生儿体重,产后2 h出血量及24 h出血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第二产程[(32.32±23.58)min vs.(48.77±45.17)min]、第三产程[(10.67±3.10)min vs.(10.24±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评估及充分交代病情后,疤痕子宫孕妇在严密监测下可行阴道试产。
聂晓露陈欣邓科文张蜀宁张建平陈慧
关键词:分娩产程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胚胎丢失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fFN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胚胎丢失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既往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期妊娠患者84例为研究组(孕龄35~66天),另选取31例正常早期妊娠者为对照组(孕龄39~67天).记录孕妇年龄、既往流产次...
陈慧张蜀宁刘梅兰王蕴慧张睿刘颖琳谭剑平张建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2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患者妊娠率不受影响,但流产、死胎、死产以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0%-40%的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PL),血栓风险增加,常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这些患者因自身抗体等因素的存在,妊娠期间同时存在出血风险,应谨慎启动和停止抗凝治疗。为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对SLE患者加强妊娠期管理,包括对病情的严格管控、抗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母胎监测、母胎不良反应监测、预防母体血管栓塞疾病、胎盘功能不良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等都非常重要。
陈曼绮高远陈慧张蜀宁
关键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不良反应监测抗磷脂抗体妊娠期并发症免疫调节治疗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对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估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效果。方法:选择既往曾发生≥3次自然流产的RSA患者65例,孕早期给予IVIg治疗,追踪至妊娠结束。检查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过IVIg治疗,外周血NK细胞数量/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52例RSA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活产,活产率达88.1%;3治疗中发生流产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分娩活产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治疗不明原因RSA有比较明确的临床效果,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比例而发挥作用。
李玉华陈颖祝丽琼张蜀宁张建平韩立薇何小红韦成厚张碧云陈进
关键词:外周血
早产的防治被引量:3
2011年
早产是围产医学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对围产儿造成极大的危害。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约占围产儿总死亡人数的75%,对于小于32周的早产儿,即使可以存活亦有近过半数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张建平张蜀宁
关键词:早产
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4例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患者的识别、诊治及预防。方法: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产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包括1例外院抢救失败未转诊成功)的4例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孕产妇转至本院后治愈出院,1例产妇转院前抢救失败死亡。围产儿存活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死亡2例,死胎剖宫取胎1例。除外1例死亡患者,其他3例患者均予手术去除感染病灶。结论: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医院需警惕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早期识别及恰当处理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集束化治疗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措施。
黄巧瑶张蜀宁徐琦陈慧马文雯陈靖坤周旭周明根李海华付帅
关键词:妊娠产褥期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
孕中期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个案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孕中期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孕中期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管理和决策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孕25^(+5)周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孕中期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母胎管理方法和诊断、治疗策略。结果患者经全程多学科会诊及肿大淋巴穿刺活检、血液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淋巴瘤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经激素冲击、靶向药物治疗及两个疗程化疗后病情稳定,于孕29^(+6)周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病情稳定。新生儿经积极抢救、治疗康复出院,出院后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异。文献复习结果显示妊娠合并淋巴瘤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患者往往于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后才就诊,非常容易漏诊、误诊。病理活检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化疗是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妊娠合并淋巴瘤病情可迅猛进展,疾病本身的侵袭性和诊治过程中潜在的不良反应随时可危及母胎生命安全,临床处理非常困难。结论妊娠合并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目前的治疗原则为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尽可能挽救母体生命并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终止妊娠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妊娠所处的阶段,以及孕妇和家属的意愿。本例患者处于孕中期,病情凶险,因此先行化疗,使母体脱离危险状态,再择期终止妊娠,母体和胎儿均存活。多学科会诊有助于疑难孕妇的临床管理和诊疗。
王绮付帅张蜀宁陈慧张睿
关键词:妊娠期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
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癌为6例(30.00%),宫颈癌为5例(25.00%),肝癌为3例(15.00%),卵巢癌为2例(10.00%),甲状腺癌为2例(10.00%),鼻咽癌为1例(5.00%),颅内恶性肿瘤为1例(5.00%)。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率为0.24%(20/8261)。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孕期和产后治疗情况,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生后1minApgar评分及有无畸形等,并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截至2012年4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20例患者中,放弃妊娠行引产术为6例(30.00%),继续妊娠的14例(60.00%)患者中,孕期接受化疗者为4例,孕期行肿瘤手术治疗者为4例;剖宫产为11例,阴道分娩为3例。新生儿分娩时胎龄为30+5~39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1380~3200)g,无一例新生儿窒息和畸形发生。结论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以乳腺癌和宫颈癌最为常见。治疗应根据肿瘤分期、妊娠时间、孕妇意愿(是否继续妊娠)等因素综合考虑后,进行个体化治疗。中、晚孕期可相对安全地对部分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使用相对安全的化疗药物。
刘玉昆刘颖琳张蜀宁刘梅兰张建平
关键词:妊娠恶性肿瘤化疗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