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赟齐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安徽肖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优势树种叶养分动态及其利用效率被引量:13
- 2010年
- 树木叶养分利用效率是反映树木对养分利用及其对养分贫瘠环境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生理生态指标。以安徽肖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优势树种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lla)、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的叶养分季节动态和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树种鲜叶各养分质量分数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不同树种鲜叶及落叶的不同养分平均质量分数亦存在明显差异。同一树种各养分元素在不同季节的利用效率不同,并且各树种间各养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4种常绿阔叶树种在不同季节都显示出对P的利用效率最高,其它养分依次为Mg>K>Ca>N;各树种P利用效率远高于其它元素,表明P可能是该地区影响常绿阔叶林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子。4种常绿阔叶树种各养分元素利用效率的相关分析显示,钙养分利用效率和镁养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 王陆军张赟齐丁正亮徐小牛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养分利用效率
- 安徽老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4
- 2009年
- 对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龄林分的土壤特性、凋落物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蓄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随着林分生长,林地凋落物层逐渐发育,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水文功能逐渐提高。依据林地总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的大小,不同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65年生(2415,645 t/hm2)>48年生(2407,634 t/hm2)>36年生(2273,562 t/hm2)>幼龄林(2079,462 t/hm2)。高龄林分土壤的水源效应显著高于幼龄林分。
- 徐小牛邓文鑫张赟齐王勤丁增发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天然次生林土壤性质
- 安徽老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中的养分动态被引量:8
- 2011年
-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雨化学性质的影响十分明显,降雨经过森林植被后,其养分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很大变化。通过降雨输入的养分不仅对森林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基础。国内外有关森林降雨化学的研究较多。
- 张赟齐曾玲梅王陆军徐小牛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穿透雨树干径流
- 亚热带城乡森林水文化学特点的研究
- 大气降水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养分来源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森林与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森林对降雨的分配以及通过大气降雨的养分输入特征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了解森林对区域性水文过程的作用...
- 张赟齐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水文化学
- 安徽琅琊山落叶阔叶林结构及其土壤特性
- 2010年
- 以琅琊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样地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并对林下更新状况及土壤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共出现树种8种(胸径≥3.0 cm),分属7科9属,以槭树科和榆树科为主;群落垂直结构简单,灌木层和草本不甚明显。乔木层中的五角枫、榉树、化香3个树种居绝对优势地位,琅琊山落叶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较低。不同林分土壤理化特性表现为: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EC值、有机质、速效P及速效K含量都较高,N含量中等,综合养分条件较好;土壤pH(H2O)值、速效N和全N是影响各调查林分林木生长及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琅琊山森林的自然更新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 兰乾张赟齐王陆军徐小牛
- 关键词:温带林种群结构树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 安徽老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中氮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对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中可溶性碳和氮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降雨pH为6.82,呈中性;TOC含量为3.330mg/L,NH4+-N含量为0.405mg/L,NO3-N含量0.501mg/L。降雨经过冠层后,物质成分的含量发生显著改变。穿透雨的TOC含量为10.498mg/L,NH4+-N含量为0.454mg/L,NO3-N含量为0.959mg/L,分别是林外降雨的3.15,1.12,1.91倍。树干径流的TOC含量为21.157mg/L,NH4+-N含量为0.972mg/L,NO3-N含量为1.040mg/L,分别是林外降雨的6.35,2.40,2.08倍。TOC及氮含量的低值都是出现在夏季生长旺盛期,可能与树木在此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来维持有关,而林外雨各物质含量的出现低值主要与降雨强度、降雨量有关。
- 张赟齐王陆军丁正亮曾玲梅徐小牛
- 关键词:森林水文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氮穿透雨树干径流
- 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储量被引量:8
- 2010年
- 对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的碳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园林树木生物量碳储量范围为1.38~142.04kg/m2,平均碳储量为24.97kg/m2;不同群落类型的碳储量大小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疏林,群落的固碳能力(树木生物量与土壤固碳)顺序同此。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变异较大,其变化范围为8.9~35.2g/kg,平均为18.89g/kg。
- 吴珊珊张赟齐王陆军徐小牛
- 关键词:植物群落碳储量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