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飞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 我国的1997年刑法典首次以刑事立法的方式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从法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聚合式的规定,即对土地污染罪、水污染罪、大气污染罪集中规定在了一个法条中。由于污染对象的不同、社会危害性的不同以及行为特征、...
- 张飞飞
- 关键词:危险犯严格责任刑事立法完善刑法解释学
- 污染环境罪立法完善问题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污染环境罪应该设置为具体危险犯,即发生了危害环境的具体危险时就能对行为人进行入罪处罚,另外还应规定相应的实害犯作为加重法定刑或法定刑升格的根据。在主观方面,污染环境罪应该采用严格责任,即行为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的具体危险,就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污染环境罪的自由刑在考虑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基础上应该比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自由刑有所加重,罚金刑也应该设置高于罚款的具体金额。
- 张飞飞
- 关键词:结果犯危险犯严格责任
- 刑事责任的理论突破——刑事责任实现方式二元图景之构建
- 2013年
- 将刑事和解引入刑事实体法并不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从刑事和解的理论入手,实现刑事和解与刑事责任的对接,对于推动刑事责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犯罪固然是侵害法益的行为,然而有的犯罪直接侵害的是公民的法益,而有的犯罪直接侵害的是国家的法益。对于直接侵害公民法益的犯罪,不分案件的大小,适用刑事和解的责任方式,对于直接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直接适用刑罚的责任方式。
- 张飞飞
- 关键词:非刑罚处罚方法刑事和解刑事责任法益
- 主观违法要素之批判对我国犯罪认定的启示
- 2010年
- 我国刑法在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没有完全坚持客观主义原则,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社会危害性理论中融入了主观要素,把社会危害性的概念和行为的概念相混淆。我们在认定犯罪过程中,首先要从客观上考虑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如果有社会危害性,再通过对主观要素的有无及类型的认定来判断犯罪构成的与否以及犯罪的类型。如果无社会危害性则直接排出为犯罪。
- 张飞飞
- 关键词:目的犯社会危害性
- 污染防治法中的合理应急措施责任
- 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和灾难性后果,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各污染防治法对污染者的应急处置责任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尤其是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设“水污染事故处置”专章,强化对谁污染事故...
- 张飞飞
- 文献传递
-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构成要件理论是特拉伊宁等一批学者在继受塔甘采夫等学者的理论基础上又对贝林的理论进行批判得来的,它并非是政治操控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基于有价值的依据得出的结论为了迎合三阶层的体系性特征只能把故意中的"知"与"欲"分解在不同阶层中,由此可见三阶层的体系具有一定的荒唐性。三阶层体系中各阶层的功能有向一个阶层回缩的趋势,导致另外两个阶层存在的价值大为减小。贝林一开始提出构成要件理论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为了三阶层体系的构建,只不过他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后,巧合地成了三阶层。
- 张飞飞
- 关键词:构成要件犯罪构成
- 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 中国现代以及西方社会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共同的思想背景下进行的,大凡都逃不出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启蒙思想对于法治有一个十分自信而又宏大的元叙事,然而,启蒙思想关于法治的元叙事却存在着法治与民主,合法与正当的潜在冲突,面对...
- 张飞飞
- 关键词:刑法公众认同人权保障
- 我国法条竞合的种类及适用原则
- 2011年
- 既然是法条竞合,就意味着符合一个法条的同时也符合另一个法条。我国以客体和其它标准混杂使用对犯罪进行分类,造成法条竞合的情形比较复杂。我国刑法中的法条竞合只有特别关系和吸收关系两种类型,补充关系是事实认定问题而非法条竞合问题。在法条竞合的处罚中,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从重处罚外,我们只能按照特别优于一般,整体优于部分的原则进行处罚。
- 张飞飞
- 刑法契约观下亲情因素的回归
- 2013年
- 刑法契约观是契约型刑法的基本理念,刑法契约是指国家与国民(双方当事人)在刑事领域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契约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体现在双方当事人"划定什么是犯罪和什么不是犯罪的问题(契约实体)以及讨论犯罪后果问题(契约罚则)"之中。刑法契约观为刑法中亲情因素的回归提供了可能,从体恤和惩罚两个角度讲,契约实体中亲情因素体现在亲情犯罪、真正亲情因素犯罪、自我亲情体恤犯罪中。契约罚则中的亲情因素主要体现在各种刑罚制度中。
- 张飞飞
- 论污染防治法中的合理应急措施责任
- 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和灾难性后果,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各污染防治法对污染者的应急处置责任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尤其是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设“水污染事故处置”专章,强化对谁污染事故...
- 张飞飞
-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