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林
-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HL-1装置边缘分子过程对中性粒子输运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采用新版的一维中性粒子输运程序,在平板几何下模拟了HL-1装置边缘8cm区域的分子过程及中性粒子与壁相互作用对中性粒子输运的影响,得到了电离速率的径向分布、稳态中性氢原子径向分布、壁与边缘等离子体区之间、芯部等离子体与边缘等离子体之间中性氢各种粒子通量、能量通量并与只含原子过程的类似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边缘区的分子过程对巾性氢原子输运有显著的影响。有些结果得到实验的证实。
- 邓柏权彭利林杨式坤霍铁军
- 关键词:输运HL-1装置
- 高温D—^3He等离子体聚变产物的即时能谱展宽计算被引量:1
- 1995年
- 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关系式出发,通过反应前后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利用S.Perkins计算反应粒子带入反应的平均能量的方法,引入一个等效动力学温度,得到的质子和α粒子即时能谱最大展宽与G.Lehner用其它方法算得的即时能谱半宽度合理地接近。结果对开端位形的高能带电粒子直接能量收集器设计有参考价值。
- 彭利林邓柏权
- 关键词:等离子体高温聚变
- 改善ITER弹丸注入芯部加料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研究了五种不同组合的固态氢同位素靶丸H2、HD、D2、DT和T2在聚变等离子体中的消融率。结果表明,燃料靶丸的同位素效应,可导致更深的靶丸消融物质沉积。在同样的本底等离子体条件和弹丸初始参数下,注入氚丸比氢丸的穿透深度增加约40%。适度减轻一些ITER的加料困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从中平面高场侧注入靶丸对芯部加料有显著改善。考虑托卡马克非均匀磁场的影响,被电离的消融云内的垂直漂移电流产生极化,引起带电消融物沿大半径方向朝外漂移。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只要用初始速度为每秒几百米的低速弹丸,便能使靶丸的消融物质沉积到ITER等离子体中心。
- 彭利林邓柏权袁涛严建成
- 关键词:ITER弹丸注入同位素效应
- 论科技伦理被引量:8
- 2001年
- 彭利林
- 关键词:伦理道德学术价值社会价值
- 库仑对数的量子修正
- 2002年
- 对D He3 聚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 ,它们在本底等离子体中热化初始阶段的能量损失速率或慢化时间的计算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能量平衡和快离子压强的计算结果。研究表明 ,在描述聚变产生的高能尾部粒子初始热化阶段 ,最好使用较精确的库仑对数lnΛi 。
- 邓柏权邓梅根彭利林严建成
- 关键词:量子修正量子力学效应聚变
- 高能带电粒子库仑对数量子力学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先进燃料D-3He聚变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在本底等离子体中慢化时间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能量平衡和高能离子压强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高能带电粒子与本底等离子体的离子相互作用的库仑对数量子力学效应明显。应使用高能带电粒子库仑对数力学效应来研究聚变产生的高能端部粒子慢化过程;能量大于等于25Zi2Z2tAtkeV的高能粒子与本底等离子体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库仑对数最好也使用量子截断。
- 李承跃邓柏权彭利林
- 关键词:量子力学效应慢化
- HL-1M装置等离子体转动的数值研究
- 1998年
- 根据标准新经典理论及其推广的等离子体转动理论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ROTATECODE。在HL-1M托卡马克常规运行参数下,数值研究了主离子与杂质离子的环向转动速度和极向转动速度。在边缘区,计算结果与Mach探针的实验测量结果合理地相符。这些工作对实验方案的选定和测量数据的分析有参考和启发作用。
- 彭利林严龙文张锦华洪文玉
- 关键词:新经典理论托卡马克
- 改善芯部加料效率的新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对五种不同组合的固态氢同位素靶丸H2、HD、D2、DT和T2在聚变等离子体中的消融率作了同位素修正。结果表明,由于这种新机制———同位素效应,引起的靶丸半径烧蚀率修正从氢靶丸的1下降到氚靶丸的0.487。因而在消融率计算时是不可忽略的,这些修正可导致更深的靶丸消融物质沉积因而改善芯部加料效率。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同位素效应后,对ITER的加料困难有适度的减轻。进一步的数值计算工作表明,以低场侧注入半径rp0=0.5cm的DT靶丸,同样渗入ITER等离子体100cm,按Kuteev的2D透镜模型,同位素修正使要求靶丸的初速度从vp0=24.27×105cm·s-1减小到16.2×105cm·s-1,而对Parks模型,从vp0=8.07×105cm·s-1减小到5.4×105cm·s-1。如果从中平面高场侧注入尺寸rp0=0.5cm的DT靶丸,当合并考虑同位素修正和由于消融云内外比压差产生的净垂直极化电流引起的沿大半径方向漂移后,vp0可降低到工程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的低速1.73×104cm·s-1从而可能使靶丸的消融物质沉积到ITER等离子体中心。
- 邓柏权彭利林严建成王晓宇
- 关键词:靶丸ITER同位素效应聚变消融可导
- 氢在HR-1不锈钢中迁移特性的热动力方法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氢在HR-1不锈钢中热动力驱动的宏观迁移特性。用不同的方法(电化学方法和105pa氢压强下高温气相法)使试样充氢,然后研究加热升温放气规律,得到了在有意义的温度范围内出气峰的位置以及氢在HR-1材料中扩散、溶解、渗透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并与渗透法测得的结果和国外类似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这些数据对估计未来聚变堆中氚的投料量和氚的渗透漏失有实际意义。
- 邓柏权黄秋荣彭利林毛鸥杜家驹刘兴钊陆梓
- 关键词:HR-1不锈钢
- 聚变堆包层流动锂液帘与堆芯兼容性评估被引量:2
- 2003年
- 运用零维模型分析了液态锂作为包层流动液帘与堆芯等离子体的兼容性,得到了液态锂工作温度对堆芯有效平均等离子体电荷Zeff、燃料稀释以及聚变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液态锂的蒸发对Zeff的影响不是很严重,但对燃料稀释和聚变功率的影响却较为敏感。在具有较高功率密度的反剪切位形聚变实验增殖堆FEB E设计方案Ⅱ的条件下,计算了液态锂的流速与它表面最大温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便对0.5m·s-1的低速流动液态锂,其蒸发对聚变等离子体的影响甚微。最后对氢同位素饱和状态下液态锂包层表面的溅射作了初步的讨论。
- 邓柏权黄锦华彭利林严建成
- 关键词:聚变堆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