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旭红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微乳液
  • 2篇第二维里系数
  • 2篇丁醇
  • 2篇正丁醇
  • 2篇维里系数
  • 2篇环己烷
  • 2篇己烷
  • 2篇胶束
  • 2篇光散射
  • 2篇TRITON...
  • 2篇AOT
  • 2篇FT-IR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电解质溶液
  • 1篇动态光散射
  • 1篇液滴
  • 1篇硬球
  • 1篇正十八烷
  • 1篇人血清白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彭旭红
  • 5篇沈伟国
  • 4篇安学勤
  • 2篇王农
  • 2篇赵继华
  • 1篇殷天翔
  • 1篇胡之德
  • 1篇陈兴国
  • 1篇柴守宁
  • 1篇王卫平
  • 1篇郑佩珠
  • 1篇王金收
  • 1篇陆瑞雪
  • 1篇吕和坤
  • 1篇王宏奎
  • 1篇方建
  • 1篇马元明
  • 1篇唐江宏
  • 1篇贺进明
  • 1篇吕辉鸿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乳液法低温制备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以TiCl4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己醇/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球形、花状、捆绑丝和星形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w值(水与CTAB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P值(正己醇与CTAB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产品形貌的影响,并用TEM、XRD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贺进明彭旭红吕辉鸿赵继华沈伟国
关键词:微乳液金红石
AOT反胶束体系第二维里系数及液滴间相互作用的光散射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一系列温度下水与AOT物质的量比为ω=40的AOT/水/异辛烷微乳液和ω=12的AOT/水/甲苯微乳液进行静态光散射测量,获得液滴的分子量、AOT的聚集数和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维里系数,探讨了液滴间相互作用的焓贡...
彭旭红
关键词:第二维里系数AOT临界胶束浓度
文献传递
激光散射法研究蛋白质与氨比西林钠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用动态和静态激光散射法研究了在25±0.1℃,离子强度0.085mol·kg?1,pH7.4,5.8,4.9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氨比西林钠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静态激光散射结果表明,在pH7.4,5.8,4.9条件下,蛋白质和药物分子所形成复合物的分子量分别为:210000,418000,448000g·mol?1;均方旋转半径和第二维里系数随pH值降低而减小.动态激光散射给出了不同pH条件下体系的扩散系数和粒径分布信息.结果表明,蛋白质/药物复合物体系有宽窄兼容的流体力学直径分布,体系的扩散系数随pH值和氨比西林钠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王卫平唐江宏彭旭红胡之德陈兴国
AOT/水/甲苯微乳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和液滴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一系列温度下通过对水与丁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摩尔比为12、不同浓度的AOT/水/甲苯微乳液进行静态光散射测量,获得液滴的相对分子质量、AOT的聚集数、液滴半径和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维里系数.利用第二维里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获得液滴的相互作用焓和熵,分别为-4.03×104J·mol-1和-139.8J·mol-1·K-1,说明AOT/水/甲苯微乳液滴间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相互交叉渗透的能量变化为负值,交叉渗透为焓驱动.
彭旭红郑佩珠马元明殷天翔安学勤沈伟国
关键词:微乳液AOT第二维里系数
水/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中水结构的FT-IR研究
<正>近几十年以来,微乳液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石油开采、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特别是作为微反应器方面更是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水池"特殊的微环境性质,使在其中的各种反应如酶催化、聚合、有机合...
彭旭红方建赵继华沈伟国
关键词:微乳液正丁醇
文献传递
模型胆汁中的胶束、泡囊和微乳液
<正> 由于进食和人体自身的合成、分泌等原因,在人体胆汁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胆酸盐和卵磷脂,当胆固醇的浓度达到饱和时,形成胆固醇结石。胆酸盐和卵磷脂是胆汁中最丰富的表面活性剂,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在模型胆汁中可以形成分子...
安学勤彭旭红
文献传递
苯甲腈-正十八烷二元体系临界跨接现象的研究
2005年
关联长度是表征物理体系在临界点的长程涨落及其关联的特征尺寸的参数.在紧邻临界点的区域,关联长度远大于粒子的尺寸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范围,成为主要决定性因素,使得同一普适性类别的体系具有共同的非经典行为;在远离临界点的区域,关联长度小于特征长度,体系表现出经典行为.
陆瑞雪王农彭旭红安学勤沈伟国
关键词:苯甲腈正十八烷
水/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水结构的FT-IR研究
2011年
用FT-IR法研究了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正丁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水池中存在的束缚、结合和自由3种不同的水的状态.分别考察了水与表面活性剂物质的量之比(Rw)、水油比φ(水与环己烷的质量比)、助剂正丁醇的含量对3种状态水含量的影响.发现在φ=2.8、m正丁醇/mTriton X-100=0.5、Rw=8时反相微乳液中出现自由水,形成水池;然后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所含的结合水的数目稳定在2,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数目随Rw增加而增加;当Rw=20、m正丁醇/mTriton X-100=0.5时,φ从1增加到6.7的范围内,环己烷的多少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红外光谱基本上没有影响;正丁醇与Triton X-100分子的烷基链、水分别发生作用,制约了自由水的出现.
彭旭红方建王宏奎赵继华沈伟国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TRITON正丁醇
水+3-甲基吡啶+溴化钠三元溶液动-静态光散射临界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水+3-甲基吡啶+溴化钠三元电解质溶液的临界跨接行为的认识存在着争议.部分研究认为由于三甲基吡啶的聚集,体系存在从非经典的3D-Ising(三维伊辛)行为向经典的平均场行为的非单调跨接;另一部分研究发现该体系符合3D-Ising临界行为,并不存在跨接.采用动-静态光散射研究了溴化钠,3-甲基吡啶和水三元溶液的临界性质,得到动态关联长度和静态关联长度,发现动态关联长度和静态关联长度一致,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离临界温度0.01~25K),体系不违背3D-Ising行为,也观测不到显著的临界跨接现象。
王金收安学勤王农彭旭红吕和坤柴守宁沈伟国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动态光散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