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妮
-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目的 了解临床药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是否有助于解决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所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医学理论知识、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药学软件等,通过提供药学咨询、药学宣...
- 杨怡姚慧娟徐安妮王晓芸
- 关键词:临床药师用药教育依从性
- 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的应用情况
- 目的说明自动化调剂是今后医院药房调剂的必然趋势。方法分析门诊药房实行自动化发药机后调剂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自动化发药机的调配流程和发药窗口的管理的方式。结果通过引进自动化发药机,可以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流程,节省人力,降低药...
- 高颖唐慧芝徐安妮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 2019年
- 冠心病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焦虑和抑郁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负面影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有效治疗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抗组胺作用比较弱。临床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已经被广泛使用在治疗伴焦虑、抑郁冠心病患者中。
- 徐安妮吴静华高颖
-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抗组胺作用
- 儿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门诊2013年下半年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处方6274张,参照药品说明书及有关规范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日给药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日给药次数合理者占96.19%,注射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日给药次数合理者100.00%.结论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规范管理.
- 徐安妮胡松浩钱亚菲高颖
-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药物合理用药儿童
- 药代药效模型实用价值评价及其应用
- 药代药效模型能应用于科研、临床、制药工业、生物工程、卫生决策等众多领域,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有价值的模型还可以成为扩展性探索研究的工具。在药理学实验的拓展上,应用药代药效模型具有独特的优势,甚至应该...
- 徐安妮
- 我院老年科门诊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实践
- 目的以老年科为例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介绍处方前置审核在老年科的实施情况,对照上线前后处方不合理率、药费金额的数据,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2017年11月13日至11月19日门诊处方不合理率为14.8...
- 杨怡舒扬高颖徐安妮
- 关键词:处方质量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地佐辛与芬太尼、舒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的地佐辛、芬太尼、舒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预计困难气道拟行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患者9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插管前10 min,各组分别静脉给予地佐辛0.15 mg·kg^(-1)、芬太尼3μg·kg^(-1)、舒芬太尼0.2μg·kg^(-1)等镇痛药。比较3组患者入室后安静5 min(T_0)、纤支镜置入前(T_1)、气管插管成功后即刻(T_2)及插管后5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_2),及插管前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插管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F组和S组在T1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三组在T1时SpO_2明显降低,T2时MAP明显升高(P<0.05);T1时F组和S组HR、MAP和SpO_2明显低D组(P<0.05);T_2时F组HR、MAP明显高于D组和F组,F组和S组SpO_2明显降低(P<0.05);T3时S组HR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D组和F组,F组MAP明显高于D组和S组(P<0.05)。T_1时3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S组明显高于F组(P<0.05)。F组恶心、躁动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F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P<0.05);S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和F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充分的表面麻醉在困难气道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的清醒气管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小,插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安全性更高。
- 徐安妮吴晓炀
-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舒芬太尼清醒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
-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19年
- 冠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随着病程的发展,还将较易产生心绞痛症状,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有予以良好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病症,提升患者的心脏健康程度。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则为麝香通心滴丸。相比于其他治疗药物,该种药物能够获得额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若想更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治疗,则需要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有效的明确。本文将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从而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 吴静华徐安妮
- 关键词:麝香通心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 指纹图谱在射干合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建立区别中药制剂特征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指纹图谱,确认同一组分、相同配比的中药溶液制剂的指纹图谱具有相似性特点,其他中药组成制剂的相似度无可比性。结果:射干合剂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特征峰且可重复,相似度﹥0.5。结论:指纹图谱可用于射干合剂定性检验,采用中药指纹图谱可用于不同中药制剂鉴别。
- 孙朝荣王晓芸徐安妮王廉文
- 关键词:指纹图谱相似度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营养支持、纠正酸碱代谢失衡、吸氧等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疗程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快速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更好。
- 顾丽萍徐安妮王晓芸
- 关键词:阿奇霉素甲泼尼龙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