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萍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血透
  • 2篇血透患者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1篇血液灌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早期病死率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治疗
  • 1篇肾病
  • 1篇肾病患者
  • 1篇终末期肾病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张萍
  • 6篇徐春萍
  • 5篇何永春
  • 4篇严慧娟
  • 3篇陈江华
  • 3篇郭琦
  • 1篇陆远强
  • 1篇张晓辉
  • 1篇成秀举
  • 1篇瞿立辉
  • 1篇蒋华
  • 1篇蔡增轩
  • 1篇陈有维
  • 1篇姚曦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病死率及相关风险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早期(120 d内)病死率,探究影响透析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提高MHD患者生存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成人MHD患者4885例,分为预测模型组(3603例)和验证模型组(1282例)。对预测模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0 d内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4885例MHD患者120 d内累积病死率为20.97/100人年,365 d为12.25/100人年。预测模型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透析年龄>60岁(OR=1.792)、非慢性肾小球肾炎(OR=2.21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OR=2.695)、血白蛋白<35 g/L(OR=1.358)、血小板计数<120×10^(9)/L(OR=2.194)、血肌酐<600μmol/L(OR=1.652)、尿素氮>30 mmol/L(OR=1.887)、血磷<1.13 mmol/L(OR=1.783)、脉压差>55 mmHg(1 mmHg=0.133 kPa)(OR=1.656)、低密度脂蛋白<1.5 mmol/L(OR=1.873)、血钙>2.5 mmol/L(OR=1.876)为MHD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2.5%。结论:成人MHD患者透析后120 d内病死率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透析早期死亡风险。
陈有维陈有维姚曦姚曦徐春萍瞿立辉郭琦陈江华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慢性肾脏病Ⅴ期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正>目的分析慢性肾病Ⅴ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探讨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血透患者生存率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根据我院肾脏病中心血透室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0年期间137例血透死亡患者的临床资...
严慧娟郭琦徐春萍何永春张萍
文献传递
2012-2013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2012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我院新增血液透析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3 年我院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肾功能...
徐春萍张萍何永春成秀举严慧娟
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6
2016年
目的 比较分析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生存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新进入透析并维持透析治疗≥3个月、年龄≥60岁老年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出两组患者,然后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447例,其中起始HD组236例,起始PD组211例,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匹配成功174对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年龄、性别、Charlson并发症指数(CCI)和原发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HD组和PD组1年、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3.6%、63.4%和91.9%、61.5%,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80岁)(P<0.001,HR=1.058,95%CI1.028~1.088)、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P=0.001,HR=2.161,95%CI 1.384~ 3.373)、开始透析时CCI≥5 (P=0.007,HR=1.935,95%CI1.201~3.117)显著影响HD患者的生存率;高龄(≥80岁)(P=0.022,HR=1.043,95%CI 1.006~ 1.081)、血浆白蛋白<35 g/L(P=0.025,HR=1.776,95%CI 1.075~ 2.934)、前白蛋白>30 g/L(P=0.012,HR=0.968,95%CI0.944~0.993)显著影响PD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60岁的老年HD组与PD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开始透析时CCI≥5是老年HD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高龄、血浆白蛋白<35 g/L、前白蛋白> 30 g/L是老年PD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夏敏张萍盛凯翔蒋华张晓辉何永春徐春萍陈江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存活率
血液灌流在急性2,4-二硝基苯酚中毒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治疗急性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2009年9月14日我院收治的14例急性2,4-二硝基苯酚中毒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分为重度中毒组和轻度中毒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h内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用液质联用法检测每次灌流治疗前后血2,4-二硝基苯酚水平变化。所有患者同时予对症和支持治疗。结果重度中毒组患者灌流治疗1次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前后2,4-二硝基苯酚水平分别为28.21(15.56—45.23)和16.11(10.10~27.5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h后症状反跳,连续治疗3次后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无反跳,连续治疗6次,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轻度中毒组患者治疗2次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反跳。两组患者均救治成功,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下降,肝酶上升,出院后1及3个月进行随访均无明显后遗症。结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毒物浓度呈密切相关,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中毒患者体内的2,4-二硝基苯酚,迅速下降血液毒物浓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存活率。
何永春张萍徐春萍严慧娟陆远强蔡增轩陈江华
关键词:血液灌流中毒
慢性肾脏病Ⅴ期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V 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探讨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血透患者生存率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根据我院肾脏病中心血透室200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10 年期间137 例血透...
严慧娟郭琦徐春萍何永春张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