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粘膜
  • 2篇粘膜瓣
  • 2篇缺损
  • 2篇畸形
  • 2篇唇裂
  • 1篇单侧
  • 1篇岛状
  • 1篇眼睑
  • 1篇眼睑缺损
  • 1篇眼睑肿瘤
  • 1篇整复
  • 1篇整形术
  • 1篇软骨
  • 1篇双侧唇裂
  • 1篇器官
  • 1篇器官缺损
  • 1篇肿瘤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睑缺损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成挺
  • 3篇熊斌
  • 2篇高璞
  • 2篇尹宁北
  • 2篇严义坪
  • 2篇赵振民
  • 2篇李海东
  • 2篇宋涛
  • 2篇赵敏
  • 1篇靖永军
  • 1篇熊斌
  • 1篇马桂娥
  • 1篇李养群
  • 1篇尹宁北
  • 1篇陈健
  • 1篇黄金井
  • 1篇吕唯
  • 1篇杨明勇
  • 1篇李森恺
  • 1篇赵振民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进入鼻侧软骨区域的主要血管,为设计内眦血管蒂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衬里和睑板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并介绍其临床应用经历。方法:10具存放一年的成年尸体标本从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2具尸体标本的面静脉内注入蓝色乳胶溶液。在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显露鼻背和鼻周区的血管。结果:内眦动脉发出分支从鼻侧软骨的外上方开始斜向其内下方向走行进入鼻侧软骨的表面,并与鼻背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向鼻侧软骨表面发出的分支相互吻合。并且内眦静脉与其伴行。应用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修复下睑缺损1例,效果满意。结论:以内眦血管为蒂的岛状鼻侧软骨粘膜瓣具有良好的血液供应,血管蒂长并且走行比较恒定,可转移到眶区修复部分眼睑衬里和睑板缺损。
唐欣严义坪李海东尹宁北熊斌成挺宋涛赵振民
关键词:眼睑缺损眼睑肿瘤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整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60例单侧唇裂术后红唇畸形整复的效果。方法对60例单侧唇裂术后红唇畸形采用综合应用各种局部皮瓣法进行整复。结果60例手术患者效果良好。结论60例手术患者整体效果良好,唇裂术后畸形整复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手术设计应灵活掌握,创造和恢复红唇对称性及两者协调关系是治疗的重要原则。
李海东尹宁北宋涛成挺唐鑫
关键词:唇裂畸形红唇畸形
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正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细致的病理解剖学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治疗目标,探讨矫正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以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学为基础,将手术程序分为鼻小柱及鼻尖整形、鼻翼软骨的整形、鼻底的整形3个连续的步骤。结果自2000年以来应用上述方法手术矫正36例,其中畸形严重的双侧完全性唇裂术后患者22例,占61.6%。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鼻外形明显改善,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7个月,满意率高达100%。结论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具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特征,以解剖学特征基础制定具体手术方案,确保了最终疗效的满意率。
高璞赵敏戚可名赵振民吕唯熊斌成挺靖永军
关键词:双侧唇裂鼻畸形鼻整形术病理学
颊肌粘膜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粘膜或肌粘膜器官缺损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赵振民李森恺严义坪李养群杨明勇马桂娥熊斌尹宁北陈健石蕾成挺赵敏黄金井
本研究提出了新的颊肌血供构筑模式,即颊肌接受前颊支、下颊支、后颊支、上颊支及颊动脉的血供,其中面动脉的下颊支和后颊支为新的命名和发现。阐明了颊肌的血液供应,认为面动脉为颊肌的主要供血动脉,解决了目前国际上存在的有关颊肌血...
关键词:
关键词:颊肌粘膜瓣缺损
5459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对 2 0年来唇腭裂的治疗及唇腭裂患者的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方法 对 5 4 5 9例唇腭裂患者病历资料分类整理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唇腭裂各类型性别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唇腭裂患者的首次手术年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其主要修复方式随年代的变化而不同。结论 唇腭裂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自 1980年以来 ,唇腭裂患者的首次手术年龄呈逐渐下降趋势 ,主要手术方法也有很大的变化。
熊斌赵敏成挺高璞
关键词:唇腭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