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效敏

作品数:52 被引量:49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臂丛
  • 15篇手术
  • 11篇外科
  • 10篇神经损伤
  • 9篇周围神经
  • 9篇外科手术
  • 9篇臂丛神经
  • 6篇神经移植
  • 6篇缺损
  • 6篇尺神经
  • 5篇电生理
  • 5篇周围神经损伤
  • 5篇拇指
  • 5篇臂丛神经损伤
  • 4篇动脉
  • 4篇神经根
  • 4篇神经移位
  • 4篇皮瓣
  • 4篇皮肤缺损
  • 4篇显微外科

机构

  • 37篇上海医科大学...
  • 10篇复旦大学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52篇成效敏
  • 48篇顾玉东
  • 23篇陈德松
  • 20篇董震
  • 17篇蔡佩琴
  • 17篇徐建光
  • 17篇张高孟
  • 15篇张丽银
  • 13篇徐杰
  • 7篇劳杰
  • 7篇沈丽英
  • 6篇王欢
  • 3篇陈亮
  • 2篇王欢
  • 2篇顾玉东
  • 2篇谢国权
  • 2篇朱成刚
  • 2篇赵春宇
  • 2篇虞聪
  • 2篇陈大跃

传媒

  • 23篇中华手外科杂...
  • 7篇上海医学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学(创...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9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方式和电生理标准研究
徐杰顾玉东成效敏
该课题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的手术时机、方式和电生理标准进行系列研究。创用了术前术中"两侧"及"两端"的电生理检测方法来评价神经瘤的传导质量,建立了产瘫手术方式选择的客观标准,提出患侧上干支配肌的复合肌肉诱发电位(...
关键词:
关键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再造拇指的肌腱粘连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随访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功能,以探讨骨固定术式、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与肌腱粘连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995年2月至1998年6月,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26例的疗效进行评定。掌指关节重建方法:(1)A组:克氏针贯穿固定移植趾与第一掌骨19例,术后3周后拔克氏针,开始功能训练;(2)B组:关节囊缝合修复术7例,术后2周行功能训练。术后随访3~37个月,平均为11.7个月。结果A组:术后移植指屈曲不能10例,占52.6%;B组:有2例不能屈曲,占28.6%。经再次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再造指屈曲功能明显改善,A组8例,有效率80%,B组2例,有效率100%,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足趾游离移植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于防止肌腱粘连具有重要意义。B组指屈肌腱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两组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屈指功能均明显改善。
徐建光顾玉东张高孟陈德松成效敏
关键词:康复肌腱粘连拇指再造
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在急症手外伤中的应用
1989年
本文介绍了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10例急症手外伤手部皮肤的大面积缺损。其中,9例创口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1例伤口感染,但皮瓣完全成活。作者认为,严格的清创术,细致地游离皮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认为在急症病例中选用游离皮瓣来消灭创面需慎重考虑。
陈德松顾玉东张高孟严计赓成效敏张丽银蔡佩琴徐建光
关键词:腹股沟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应用轴索修复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评价轴索修复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特制保护液浸泡、液氮冷冻及断面修整、粘合与固定等轴索修复技术 ,对 12例周围神经 (13根神经 )损伤的患者进行轴索水平的修复,术后平均随访 9.7个月。结果 12例中, 4例行一期健侧 C 7移位术,术后 4~ 7个月神经再生达患侧胸锁关节或腋部,具备了二期行尺神经转位手术的条件; 5例行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其中 3例术后 16个月冈上肌与冈下肌肌力达 3~ 4级 (按照 6级分类法 ), 2例术后 12个月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1例行二期健侧 C 7移位手术 (尺神经移至正中神经 ),术后 4个月桡侧腕屈肌肌电图示神经再生; 1例行膈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术后 15个月肌电图示神经再生; 1例行指神经修复,术后 3个月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轴索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周围神经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陈亮顾玉东徐建光徐雷成效敏蔡佩琴张长青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冷冻外科手术
产瘫早期手术时机与方式被引量:7
1999年
产瘫造成的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椎孔内根性撕脱伤、椎孔外神经干完全断裂、连续性神经瘤,其中以臂丛上干神经瘤最常见。根性撕脱伤及神经干完全断裂,应行神经移位或病段切除吻合术。臂丛上干神经瘤,目前处理原则是用电刺激检测其传导性,若有传导功能,则不切除神经瘤而...
徐杰成效敏董震顾玉东
关键词:产瘫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外科手术
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尺神经移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术中观测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肘下段的血供及检测尺神经游离后末端的功能。方法 对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 ,作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的尺神经移植 ,在切断尺神经前后检测尺神经干 (1 2cm长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SNAP)的波幅及传导速度。观察其远端的出血情况 ,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其末端的血氧饱和度。结果  8例尺神经远端 (腕部段 )有持续渗血。游离后 2 0min ,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AP波幅较游离前分别下降了 0 .63 %~ 1 9.0 2 %和 2 .2 8%~ 3 7.47%。下降程度与尺神经肘下段的游离长度与肘部横径之比 (长宽比 )成正的直线相关 ,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92 83X - 4 1 .50 66、Y =2 .1 43 3X - 98.4498,r值分别为 0 .81 3 8、0 .8977,t值分别为 3 .43 0 5、4.990 6,P <0 .0 1。游离后 2 0min ,尺神经肘上段血氧饱和度为 97%~ 1 0 0 % ,而其末端血氧饱和度为72 %~ 89% ,与长宽比成负的直线相关 ,回归方程为Y =1 2 4.1 2 66- 0 .81 68X ,r值为 - 0 .861 7,t值为 4.1 599,P <0 .0 1。结论 尺侧上副动脉能为于腕部切断的尺神经全长提供血供 ,越靠近肘部尺神经血供越佳。
徐杰顾玉东劳杰成效敏董震王涛
关键词:尺神经神经移植尺侧上副动脉
产伤性臂丛神经上干神经瘤的早期治疗被引量:12
1997年
目的:探讨产伤性臂丛神经上干神经瘤的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26例中10例为出生后3个月,上干支配肌无肌力恢复的产瘫,行神经移位或移植术。另16例年龄1.1~1.8岁,其上干支配肌肌力均为2级,行神经松解术。两组术中均行电生理检测,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电刺激上干处神经瘤两组均有传导性。出生后3个月组平均随访16.3个月,疗效优良者7例,占70%。晚期神经松解组平均随访19.8个月,肌力均无明显恢复。结论:出生后3个月肱二头肌肌力未恢复者应立即手术,不管术中电刺激神经有无传导性。
徐杰成效敏顾玉东董震沈丽英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瘤神经移植
以尺侧上副血管为蒂的长段带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
徐杰顾玉东成效敏
该项目设计以尺侧上副血管为蒂的带血供的长段尺神经移植来桥接颈7神经根与受区神经。通过解剖、动物实验、电镜检测、术中电生理、和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从基础和临床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首次提出了其手术切取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
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趾甲瓣移植被引量:38
1994年
报告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趾趾甲瓣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指甲缺损,术后随访指端外形和感觉功能均获得满意结果。趾甲具有独立动脉、静脉,因此可以通过吻合血管使移植获得成功。随着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本法对指端的修复整形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德松成效敏蔡佩琴劳杰顾玉东
关键词:甲床外科手术
乳癌根治术后并发臂丛神经损伤被引量:4
1992年
乳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的报道却很少,总结从1989年10月~1991年2月华山医院诊治的9例,3例门诊治疗,6例住院治疗。其中5例行神经松解后,皮瓣或肌皮瓣转移覆盖神经瘢痕区。随访到8例,疼痛改善3例,感觉和运动改善2例,疗效不理想,认为寻找预防措施是减少乳癌根治术后臂丛损伤的根本办法。
成效敏顾玉东张高孟徐建光张丽银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乳腺癌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