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世鲲

作品数:36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微藻
  • 4篇养殖
  • 3篇深海
  • 3篇深海沉积
  • 3篇深海沉积物
  • 3篇跑道
  • 3篇微生物
  • 3篇海洋微生物
  • 3篇宏基因组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底泥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铜钠
  • 2篇液体流量
  • 2篇液体流量计
  • 2篇营养
  • 2篇藻粉
  • 2篇深海微生物
  • 2篇脱除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检验检疫...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海兴保健...
  • 1篇国家研究院
  • 1篇科技公司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6篇戴世鲲
  • 22篇王广华
  • 18篇李翔
  • 15篇向文洲
  • 14篇吴华莲
  • 13篇李涛
  • 7篇范洁伟
  • 6篇秦岭
  • 6篇何慧
  • 6篇谢练武
  • 6篇姜淑梅
  • 4篇欧阳永长
  • 3篇周丹燕
  • 3篇吴后波
  • 3篇潘建平
  • 2篇郑伟
  • 2篇郑天凌
  • 2篇孙慧敏
  • 2篇王晓颖
  • 2篇陈敏捷

传媒

  • 3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国家“863...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与挑战被引量:22
2011年
宏基因组学研究作为研究微生物种群生态分布、群体遗传特征和基因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微生物资源,特别是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土壤、海洋、人体医学、药物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就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了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机遇及挑战。
周丹燕戴世鲲王广华李翔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宏基因组文库
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从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深海沉积物中提取到高质量的总DNA,通过TA克隆构建了含有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的16S rRNA基因文库,选择各OTU中代表性克隆子进行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在系统进化树中至少分属于9个类群:其中放线菌Actinobacteria,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Planctomycetes为优势种;其他细菌如疣微菌Verrucomicrobia,鞘脂杆菌Sphing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绿弯菌Chloroflexi,厚壁菌Firmicute,酸杆菌Acidobacteria等为非优势种群;另外有两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种群。在所获得的23个代表克隆子序列中,有11个序列与已知细菌的同源性≤95%,占到了所有序列的48%,这一结果说明在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海区具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这一海区蕴含着大量未知的微生物资源,因而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孙慧敏戴世鲲王广华谢练武李翔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细菌多样性
一种简单、有效的适于PCR操作的放线菌DNA提取方法被引量:62
2007年
目的:利用改良酶法发展了一种从微量(几百微升)发酵液中快速安全的提取放线菌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利用溶菌酶破壁,蛋白酶K和SDS除蛋白,成功提取较高质量的放线菌基因组DNA,所得的DNA可作为PCR反应的模板进行16SrRNA等基因有效扩增。结果:能从海绵和土壤分离的放线菌中成功提取基因组DNA。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不使用酚、氯仿等有毒害作用有机试剂,非常适于长期从事放线菌操作的研究人员。为大量放线菌菌株的快速鉴别、高通量筛选和系统分类研究创造了条件。
姜淑梅张龙戴世鲲李翔
关键词:放线菌基因组DNA提取PCRDNA
海洋微生物宏基因组工程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1
2007年
据初步统计,生活于海洋环境包括大洋深处的微生物有100万种以上,构成了一个动态的遗传基因库,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或者从来没有经过实验室培养,或者至今无法培养,因而其分类地位及其生态学功能尚未为人类所认识。随着16S rRNA序列分析与系统分类学的广泛应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可观的改变,这些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和理解。这里结合笔者近十年来的工作实践,讨论近年来在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一个带有自动化特征的宏基因组功能表达平台,探讨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的新途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海洋环境宏基因组工程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未培养海洋微生物基因资源及其功能产物能够为人类所开发和利用。
李翔秦岭戴世鲲姜淑梅刘志恒欧阳永长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微生物多样性细菌人工染色体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据初步统计,生活于海洋环境包括大洋深处的微生物有100万种以上,构成了一个动态的遗传基因库,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或者从来没有经过实验室培养,或者至今无法培养,因而其分类地位及其生态学功能尚未为人类所认识。可以说,由于技术手...
李翔姜淑梅戴世鲲秦岭
文献传递
深海产低温碱性淀粉酶菌Halomonas sp.W7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从27份深海沉积物中筛选到30株产淀粉酶细菌,并对其中的W7菌株的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对W7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能适应pH值7~13和盐度0~100的环境条件。该菌株可利用多种碳源,但只在淀粉存在的条件下产酶,可利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但有机氮源更能促进淀粉酶的产生。产酶的最适条件为:25℃,pH10,接种量2%,盐度50,150r/min摇床培养36~48h。粗酶液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10。该菌具有反硝化和氨化活性。
戴世鲲郑天凌王晓颖郑伟
关键词:深海微生物淀粉酶发酵条件
裂叶荆芥不同部位香精油组成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裂叶荆芥的叶、茎和花三个不同部位提取香精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叶、茎、花的香精油分别含有23、29、26种组分。叶和花香精油的组成和含量基本相似,主要成分是含量分别为15.09%、14.51%的薄荷酮和29.26%、31.36%的( +)-胡薄荷酮等单萜化合物以及含量分别为17.09%、5.00%的α-律草烯等倍半萜。而茎香精油的萜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含薄荷酮为4.15%,( +)-胡薄荷酮为7.68%,但其乙酯含量相对较高,如(E)-9-十六碳烯酸乙酯含量为11.92%,异戊酸乙酯为9.38%。
谢练武戴世鲲王广华张君增陈敏捷李翔
关键词:香精油
一种高通量快速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用于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装置具有上层和下层培养皿,层间用半透过性微孔膜隔开,先在该装置其中一层培养皿中加入含琼脂10~15g/L的无菌液态的待筛选菌培养基,待其凝固,接...
欧阳永长李翔谢练武姜淑梅戴世鲲秦岭
文献传递
裂片石莼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其多糖制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对采自福建的野生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和营养价值评估;采用微波加热新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片石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裂片石莼的总糖、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脂含量分别为34.38%、27.60%、25.20%、11.7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79.77;裂片石莼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达到国家海藻制品的限量标准。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加热提取工艺,与传统加热提取工艺相比,裂片石莼多糖的得率提高了21.35%,而耗能降低了58.51%。
叶方方吴后波向文洲吴华莲戴世鲲贾其坤陈灿坤
关键词:大型海藻分子鉴定营养组分
马氏珍珠贝来源DPP-Ⅳ抑制活性肽的虚拟筛选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快速发现马氏珍珠贝来源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抑制活性肽,本研究利用数据库中20个已报道的DPP-Ⅳ抑制肽组成训练集,构建了药效团模型并通过测试集分子和Fisher随机验证法对模型进行了评估。利用在线网站PeptideCutter,以珍珠贝肉蛋白为原料,进行虚拟酶解。使用最优药效团模型(Hypo1)对虚拟酶解获得的192个低分子肽(氨基酸数小于或等于5)进行初步筛选,接着以分子对接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并且对潜在的DPP-Ⅳ抑制活性肽进行固相合成,体外验证其活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药效团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了4个理论上可能具有高活性的DPP-Ⅳ抑制肽,即LPIY、VQDR、PIY和APSL。其中,VQDR、PIY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而LPIY和APSL具有较高的DPP-Ⅳ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521.19和258.67μmol/L。与DPP-Ⅳ相互作用的机理表明,肽LPIY和APSL与DPP-Ⅳ活性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了多个氢键,且N-端第二个位置的脯氨酸(P)也均与活性口袋中的残基形成了Pi-Alkyl作用,因此促进了LPIY和APSL的DPP-Ⅳ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高效筛选珍珠贝来源的DPP-Ⅳ抑制肽提供了理论方法。
李姣苏继磊陈敏戴世鲲高永利高永利
关键词: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