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煤岩
  • 4篇储层
  • 3篇能源
  • 3篇煤层气
  • 3篇煤储层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显微镜
  • 2篇油气
  • 2篇能源开发
  • 2篇盆地
  • 2篇气藏
  • 2篇全景
  • 2篇全景扫描
  • 2篇显微镜
  • 2篇裂隙
  • 2篇韩城矿区
  • 1篇低压
  • 1篇低压油气藏
  • 1篇新近系
  • 1篇新能源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吕梁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11篇房媛
  • 8篇汤达祯
  • 7篇许浩
  • 5篇唐淑玲
  • 3篇陶树
  • 3篇喻廷旭
  • 2篇李松
  • 2篇陈跃
  • 2篇赵俊龙
  • 2篇李玲
  • 2篇孟艳君
  • 2篇郭乐乐
  • 2篇孟艳军
  • 1篇李俊乾
  • 1篇王凯
  • 1篇汪雷
  • 1篇祝武权
  • 1篇吕鹏伟

传媒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藏包裹体与成藏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南翼山油田新近系上油砂山组颗粒灰岩储层中包含液态烃、气液烃、气态烃及盐水等4种包裹体类型,主要分布于切穿灰岩颗粒的微裂隙、灰岩缝洞方解石充填物及粒问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普遍发较强的蓝色和浅蓝色荧光,其中掺杂显示较强黄绿色荧光斑点。研究还表明上油砂山组储层中存在2期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形成于上新世中期,此时上干柴沟组烃源岩进入低成熟阶段,伴随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成藏,该期油气充注量较小,主要为少量低成熟的液态烃;第2期包裹体形成于上新世晚期,该时期圈闭定型、烃源岩成熟和断层、裂缝运移通道条件等匹配最好,是油藏中烃类注入的关键时期。
张君峰喻廷旭许浩房媛汪雷祝武权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近系包裹体成藏特征油气充注
煤层气—缓解“气荒”的能源新秀
2012年
目前,我国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愈发紧缺,据IEA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3010亿m3,而产量仅将获1760 m3。与此背景下,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引起极高的关注度,并在商业化进程中不断迈进。该文主要论述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煤层气藏的非常规特点,并探讨煤层气的发展与所面临的挑战。
房媛汤达祯
关键词:新能源煤层气气荒煤层气藏
韩城矿区煤岩类型对微裂隙发育的控制机理
2014年
韩城矿区煤岩类型纵向变化频繁,煤层非均质性强。裂隙多为长度大于300μm,宽度小于5μm的树枝状和正交状裂隙,微裂隙多发育在光亮煤和半亮煤中;据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从光亮煤、半亮煤到半暗煤和暗淡煤,T2谱图由吸附孔、渗流孔和裂隙发育的三峰分布渐变为吸附孔、渗流孔发育的双峰分布特征,裂隙发育程度逐渐变弱,渗流孔和吸附孔之间连通性变差,吸附孔含量逐渐增加。核磁共振分析结果与X-CT扫描结果较为一致。对不同煤岩类型裂隙发育特征及煤岩显微组分分析认为,生烃潜能和扩散能力是微裂隙发育的决定因素。
房媛汤达祯许浩喻廷旭唐淑玲赵俊龙
关键词:韩城矿区核磁共振
韩城地区煤储层物性特征及其煤岩学控制机理
储层物性研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岩学控制机理是煤层气开发地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精细描述韩城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区煤储层物性并研究其煤岩学控制机理,本文在利用多种新型研究方法和测试手段的基础上,开展精细化、定...
房媛
关键词:吸附性测井反演
文献传递
南翼山油田浅层低压油气藏形成机理被引量:1
2014年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浅层油藏以低压为主,伴随部分常压和少量高压。针对压力系统复杂的问题,从地层流体性质、封闭机制、构造运动等方面剖析低压油藏形成机理及浅层低压油藏压力演化与成藏耦合关系。研究表明,膏质泥岩和断层为南翼山浅层压力系统提供封闭条件;南翼山浅层油气藏是深部油气藏在喜山晚期构造运动破坏后,通过断层调整到浅部圈闭而形成;新构造运动抬升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反弹和流体降温收缩,分别使浅层油藏压力降低10.50 MPa和7.68 MPa,是南翼山浅层油藏低压形成的重要原因。
房媛汤达祯许浩王凯喻廷旭
关键词:低压构造抬升
一种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涉及煤能源开发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分析快捷、测试结果更加精确的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显微镜自动平台控制系统和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李松汤达祯许浩陶树孟艳君陈跃房媛谢诗章郭乐乐唐淑玲
文献传递
基于X-CT技术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精细描述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通过表征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的孔-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分析煤岩组构,建立煤岩体可视化与三维重构,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层储层特征行了精细描述。结果表明:扫描CT数在不同煤岩类型的样品中呈现较大差异,孔裂隙及矿物发育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切片平均CT孔隙度及矿物含量均与切片平均CT数有良好相关性。对比这2个煤层的X-CT试验结果,发现3号煤层平均CT数小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中无机组分含量较低,孔裂隙较为发育,而15号煤层中存在相对多的无机矿物质;3号煤层CT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大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较15号煤层强。
唐淑玲汤达祯陶树孟艳军房媛李玲
关键词:煤储层CT数沁水盆地南部
一种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涉及煤能源开发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分析快捷、测试结果更加精确的自动定量分析煤岩光片裂隙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显微镜自动平台控制系统和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李松汤达祯许浩陶树孟艳君陈跃房媛谢诗章郭乐乐唐淑玲
文献传递
中煤阶煤岩控制下的煤储层孔裂隙结构特征——以柳林矿区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探讨煤岩类型和煤储层孔隙结构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煤层层内非均质模型,采用压汞、液氮、CT等实验测试手段和分形数学理论,根据实验得到的各孔径段孔隙含量、视孔隙率、体积中值半径、退汞效率、BET比表面积、BJH总孔容、平均孔径等参数的均值来研究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储层物性差异,结合CT三维空间建模,分析了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光亮煤微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有利于煤层气的解吸、扩散和渗流,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储层;半亮煤孔隙连通性好,较有利于煤层气解吸、扩散和渗流,同样为有利储层;半暗煤孔径分布较均衡,半封闭-开放孔发育,较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和渗流,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中等储层;暗淡煤微小孔含量最低,空间呈点状分布,矿物含量高,裂隙不发育,对于煤层气的渗流和储集均不利。原生结构煤为主的矿区煤层气开发应首选光亮煤发育带,其次为半亮煤和半暗煤发育带。该结论可为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层间非均质性提供指导依据。
李玲汤达祯许浩孟艳军房媛唐淑玲
关键词:孔隙结构特征层内非均质性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简析被引量:1
2014年
煤储层渗透率为动态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储层参数之一。该文从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控制机制出发,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原位储层条件下煤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初始割理压缩系数、割理压缩系数降低率、基质收缩系数、初始割理孔隙度以及临界解吸压力对煤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对于认识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吕鹏伟房媛李俊乾
关键词:煤层气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