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林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铁道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长激素对机械性肠梗阻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应用生长激素后 ,大鼠肠梗阻动物模型细菌移位的改变情况 ,探索可能减少细菌移位的药物。方法 :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肠梗阻组和生长激素组。生长激素组每鼠予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80 0μg ,腹腔注射 ,每天 1次共 5天 ,最后 1次在术前 2小时。肠梗阻组和生长激素组予结扎回肠 ,造成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 ,假手术组作对照。术后 2 4小时处死大鼠 ,采集标本。检测血、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 (MLN )细菌移位情况、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进行回肠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1)细菌移位率 :假手术组、肠梗阻组和生长激素组分别为 15 %、70 %、和2 0 % (P <0 .0 1)。 (2 )细菌移位数水平 :假手术组、肠梗阻组和生长激素组分别为 874.67± 42 6.5 1CFU/g ,15 41.87±5 2 2 .5 1CFU/g和 895 .0 0± 485 .2 0CFU/g(P <0 .0 5 )。 (3)血浆内毒素水平 :假手术组为 0 .0 5 6± 0 .0 0 3Eu/ml,肠梗阻组为 0 .373± 0 .0 64Eu/ml(P <0 .0 1) ,生长激素组为 0 .0 74± 0 .0 0 2Eu/ml(P <0 .0 1)。 (4 )病理结果显示 ,假手术组肠粘膜基本正常。肠梗阻组粘膜上皮脱落 ,绒毛坏死 ,粘膜下水肿 ,炎症细胞浸润。生长激素组粘膜上皮偶见脱落 ,粘膜下稍水肿 ,未见绒毛坏死。结论
- 房林薛崇德周以明
- 关键词:细菌移位肠梗阻重组人生长激素病理
- 胸腺肽对肠梗阻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8
- 2000年
- 通过对大鼠机械性肠梗阻模型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了解应用胸腺肽后 ,大鼠肠梗阻所致细菌移位的改变情况 ,探索减少细菌移位的可能药物。方法 :雄性SD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肠梗阻组和胸腺肽组。检测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细菌移位情况、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进行回肠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细胞移位率和细菌移位数水平 ,肠梗阻组和假手术组相比 ,明显升高 ,胸腺肽组和肠梗阻组相比明显减少 ;血浆内毒素水平 ,胸腺肽组与肠梗阻组相比明显下降 ,病理结果显示 :假手术组肠粘膜基本正常。肠梗阻粘膜上皮脱落 ,绒毛坏死 ,粘膜下水肿 ,炎症细胞浸润。胸腺肽组粘膜上皮偶见脱落 ,粘膜下稍水肿 ,未见绒毛坏死。结论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可造成细菌移位。予胸腺肽可减少细菌移位 ,降低内毒素血症 ,减轻肠粘膜损害 ,为减少细菌移位的可能药物。
- 房林薛崇德周以明
- 关键词:细菌移位肠梗阻胸腺肽
- 远端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提高远端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远端胆管癌的 2 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 2例中 ,进行 B超检查 15例 ,11例拟胆管癌 (73.3% ) ,进行 CT检查 14例 ,9例拟胆管癌 (6 4.3% )。行 ERCP检查 5例 ,4例拟胆管癌。结论 胆管癌早期诊断首选 B超 ,如不能明确时可加做 CT检查 ,对仍未能明确诊断者 ,再选择 ERCP或 PTC检查。
- 房林谭江平郝杰民叶世会滕宏飞蔡诚忠
- 关键词:胆管癌B超CTERCP
- 肝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肺胃转移再切除1例
- 2001年
- 房林谭江平郝杰民姜圣亮滕宏飞
- 关键词:肝癌局部复发
- 精氨酸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精氨酸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三组。精氨酸组予精氨酸0 .2 5 g腹腔注射 ,假手术组和肠梗阻组予生理盐水作对照 ,1次 / d,共 5 d。再手术将肠梗阻组、精氨酸组大鼠结扎回肠 ,造成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模型 ,假手术组仅作剖腹探查。术后 2 4h处死大鼠采集标本。结果 :1细菌移位率和移位数水平肠梗阻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 ,精氨酸组和肠梗阻组相比明显减少。 2血浆内毒素水平肠梗阻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精氨酸组与肠梗阻组相比下降。 3病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肠粘膜基本正常 ;肠梗阻组粘膜上皮脱落 ,绒毛坏死 ,粘膜下水肿 ,炎症细胞浸润 ;精氨酸组肠粘膜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肠梗阻可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 ,精氨酸可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减少细菌移位。
- 房林薛崇德周以明
- 关键词:精氨酸肠梗阻肠粘膜屏障细菌移位
-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实证的30例胆囊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行B超检查,15例CT检查,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1.5%与73.3%。12你行癌胚原检查,阳性率33.3%。结论:目前B超及CT仍是临床诊断最有效的手段,癌胚抗原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 房林谭江平
- 关键词:胆囊肿瘤B超CT癌胚抗原
- 胃癌术后回肠恶性淋巴瘤发生肠套叠1例
- 2001年
- 房林谭江平郝杰民姜圣亮滕宏飞
-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癌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