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兰欣
-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力量转移、结构转型、文明更新:中国总问题的哲学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社会历史是其主导性力量不断转移与结构要素转型变迁的发展史。力量转移的内在逻辑要求治国理政既要强化政治行政力量,也要善于运用经济、物质驱动力,特别要注重开挖思想的力量,通过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结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本质,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长期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局部改革与转型遇到瓶颈,需要对政治权力结构与运作方式进行调整,重建个体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实现人的现代化,在普遍伦理、道义的原则下引领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开启新的文明道路。
- 方兰欣
- 关键词:哲学分析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显著特征与价值意蕴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经曲折探索、初步探索、推进与开拓和深化与拓展4个阶段,呈现自主性、全面性、协调性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揭露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意识形态陷阱,确证了现代化道路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为人类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方案。
- 方兰欣方兰欣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演进历程价值意蕴
- 浅析荀子“性恶”论折射的平等思想
- 2013年
- 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生理属性,人的这种自然生理属性有向"恶"发展的自然趋势,因此,他得出"人之性恶"的结论。以天赋人性为基础,性无贵贱,人性平等得以展现。"化性起伪",改造人性的道路是一致的,包括作为人所共同具有的潜能的一致性和共同的去"恶"方法的一致性——学习。荀子人性平等思想在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 曹大奎方兰欣
- 关键词:荀子性恶
-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与着力点被引量:7
- 2023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的复杂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经过长期酝酿、凝练阐释、弘扬传播、由知到行进入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广泛践行,是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聚力、汇聚民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兼顾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化融入法治实践,规范化融入社会治理,常态化融入学校教育,生活化融入千家万户。
- 方兰欣郑永扣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公权失信原因及其对策探析
- 2013年
- 公共权力关系着社会大众的共同福祉,实现公共权力诚信运行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个体利益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要求。由于公共权力面向社会大众,并不指向特定的社会公众利益,所以公权失信危害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公权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共权力主体诚信信仰迷失是公权失信的主观原因,公共权力主体间利益冲突是公权失信的价值根源,公共权力主体在实际运行中缺乏有效规制与监督是公权失信的体制原因。因此,应以有力的诚信教育培育公权诚信,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以防范、打击公权失信,打造"德福统一"的利益分配局面,以引导、激励公权诚信,建立健全诚信信息征集、披露、评价、惩戒体系,对公权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为公共权力诚信化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魏长领方兰欣
- 关键词:德福统一道德信仰利益分配机制诚信体系
- 法哲学视野中的法治文化建设被引量:3
- 2015年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涵养与熏陶。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哲学思维的介入,需要从法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转变对传统人治模式的依赖,由人治走向法治,形成法治文化的理念共识;法治建设要在"脚踏实地、切实管用"的基础上超越工具使用层面,提升法治的精神信仰维度;在政治主体、学术主体、法治个体的共同作用下推动法治实践与法治理论的提升,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
- 方兰欣
-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文化
-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为学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 2012年
- 本文试图探析陆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学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并论述陆象山关于学习"本末"的问题。
- 方兰欣
- 关键词:教育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内涵
- 2021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代。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内涵,这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方兰欣方兰欣
-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
- 2017年
- 大众维度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视角,它十分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就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大众人民,从而解放全人类。这一解放运动牢牢将人民大众作为主体力量,充分肯定他们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认为只有人民大众才能担当起推动历史发展的重任。同时,人民大众还是评价主体。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干得好不好,得由人民大众来评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直面"中国问题",自觉地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展开研究,给出马克思主义的解答。惟其如此,人民大众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方兰欣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立场
- 略论孔子的“德政”思想
- 2012年
- 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孔学走上国际舞台。"德政"作为孔子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解析孔子的"德政"思想体系;然后提出"德政"的理论根据。认为,"德政"思想有其实践价值和历史局限性。工业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德政"思想不同,所导致的集权效果也是不同的,应当历史地看待。
- 方兰欣
- 关键词:孔子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