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开先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胆囊
  • 5篇胆汁
  • 3篇结石
  • 3篇病变
  • 2篇胆固醇
  • 2篇胆固醇结石
  • 2篇胆囊息肉
  • 2篇胆囊息肉样
  • 2篇胆囊息肉样病...
  • 2篇胆总管
  • 2篇引流
  • 2篇粘度
  • 2篇中晚期
  • 2篇中晚期肝癌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肝癌
  • 2篇息肉
  • 2篇息肉样
  • 2篇息肉样病变
  • 2篇结石患者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重庆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天府矿务局职...

作者

  • 16篇方开先
  • 5篇孙治君
  • 3篇罗亿治
  • 2篇刘启富
  • 2篇张陪明
  • 2篇何友钊
  • 2篇马永臣
  • 2篇王济明
  • 2篇马绍华
  • 2篇马绍华
  • 1篇刘启富
  • 1篇王伯初
  • 1篇王公瑞
  • 1篇黄智礼
  • 1篇张晓实
  • 1篇陶祖莱
  • 1篇王文见
  • 1篇王国英
  • 1篇刘玉萍
  • 1篇任东林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普外基础与临...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晚期肝癌导向化疗的初步分析
1990年
本院自1987年5月起对20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试用了导向化疗,经肝固有动脉或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注入碘油阿霉素混合液。3~4周重复注药。3例在注药后再注入明胶海棉碎块栓塞。结果,甲胎6例转阴,7例肿瘤明显缩小,6例缩小超过50%。半年生存者16/20(80%),一年生存者5/20(25%)。1例再次手术切除肿瘤,生存19个月。另2例至今已分别存活30个月及22个月。且B超已未发现块影。我们认为:1,导向化疗应看作是为再次切除肿瘤作准备的措施。2.应选择适当病例:肿瘤局限于半肝,无广泛播散转移,门脉主干内无癌栓者,肝硬变不严重者。3.药物用量要根据肿瘤大小,可重复用药。
方开先王济明罗亿治刘启富马永臣马绍华
关键词:肝肿瘤药物疗法导向疗法中晚期
碘油阿霉素乳剂导向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84例报告
1995年
作者自1986年以来用碘油阿霉素乳剂(A/L)导向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84例,并与采用肝动脉或合并门静脉灌注阿霉素的对照组24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症状改善率达86.1%,AFP下降率达75%,肿瘤缩小率达79.2%。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10.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5.6月)(P<0.001)。半年及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3%、43.4%、13.5%和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51.2%、1年11.5%,无2年以上生存者)(P<0.01)。其中3例难以切除之肝癌经本法治疗后获得二期切除,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A/L灌注后合并明胶海绵中央栓塞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单纯A/L灌注化疗的疗效。肝癌切除后再插管栓塞化疗不仅可以巩固治疗效果,而且便于观察随访。
罗亿治马绍华方开先王济明刘启富马永臣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汁的流变特性
1991年
随着B型超声在临床上应用的普及,人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胆囊息肉样病变,这些病变的形成及预后是临床医师们极为关心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为了解胆囊息肉样病变胆汁流变特性及与胆汁组成之间的关系,作了有关研究探讨。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经B超检查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8例。胆囊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固醇息肉患者6例,炎性息肉2例。男6例,女2例。年龄29—52岁,平均38岁。选8例需上腹部手术,术前经B超检查及术中探查胆囊无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男6例,女2例,年龄23—52岁,平均36岁。两组年龄及性别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
孙治君方开先
关键词:胆囊息肉胆汁流变特性病变
胆汁流变特性与结石的形成被引量:3
1993年
我国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形成结石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胆汁成分改变及胆汁郁滞是重要因素,前者较为复杂,将另作研究。胆汁郁滞的常见原因则为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胆道梗阻及胆汁流变特性改变。其中,胆汁流变特性与结石形成的关系方面尚未见到报道。本文通过含有胆固醇结石的胆囊胆汁与正常胆囊胆汁对照研究,观察结石胆汁流变特性改变,分析与成石的关系。
孙治君方开先
关键词:结石
胆固醇结石胆汁的流变特性研究报告被引量:2
1993年
一般认为,胆汁淤滞导致的胆汁淤泥是形成胆囊结石的早期阶段。为了解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汁的流变特性。我们作了以下研究。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例,年龄27~65岁,平均44岁,男6例,女9例。另选经B超和术中证实胆囊无病变的上腹手术患者8例作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2例,年龄23~67岁;两组年龄及姓别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术中将胆囊胆汁抽净。
孙治君方开先
关键词:胆囊胆汁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患者上腹表观粘度切变率
饱和游离脂肪酸对胆汁成核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对比了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无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组成,发现结石胆汁的饱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当无结石胆汁加入软脂酸后,其胆汁成核时间缩短。说明饱和游离脂肪酸可能具有促进胆汁成石作用。
孙治君方开先
关键词:胆囊胆汁脂肪酸
胆总管不全梗阻伴感染对肝脏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1994年
本文用家兔制作成胆总管不全梗阻伴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活杀,测定各组肝功能变化、肝组织的光镜及电镜观察、肝血窦与肝细胞索面积比值的图像分析、肝内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进出肝脏血液的流变学特性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到当动物的胆道不全梗阻伴感染时,引起肝细胞肿胀和胆汁排泌不畅,压迫肝血窦而导致微循环阻力增高,血流缓慢,门静脉血粘度增高,使肝细胞供血不足,加重其变性肿胀及坏死,形成恶性循环;后期汇管区的纤维化和肝细胞假小叶形成,出现胆汁性肝硬化,使肝血窦血流通道更加减少,微循环严重受损,终将导致功能衰竭.
郑军方开先
关键词:胆道病变肝微循环
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成原因及胆汁流变特性改变的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测定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无病变患者的胆囊胆汁的表观粘度,组成成份和成核时间,并分析了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成的原因及胆汁在观粘度改变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成中的作用。
孙治君方开先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
T管引流胆汁流变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1990年
本文测定了350份T管引流胆汁的流变特性,得到:(1)胆汁在低剪切率时为拟塑性流体,较高切变率时为牛顿流体;(2)胆汁成份,特别是粘蛋白,制约着胆汁流变特性;〈3〉η_2^-能代表胆道炎症严重程度,并对测定胆汁的流变特性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张晓实方开先
关键词:粘蛋白
胆总管内压力变化对管壁构筑影响的急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对家免的胆总管(CBD)进行在体急性加压实验,探讨CBD内压力与其组织构筑的关系。结果发现:平均基础压为1.21±0.47kpa,在基础压上增加1.95kpa,CBD全部破裂。正常兔CBD直径为1.31±0.20(mm),随着腔内压力的增高,CBD直径达6.44±0.75mm。组织学发现,随着腔内压力升高,上皮由高柱状变为矮柱状,着色加深。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张力增高,弹力纤维断裂,结果提示:临床与胆道高压一般不会导致维持胆管张力与弹力的纤维发生断裂而出现疤痕修复,当胆压恢复,胆流通畅后,这种扩张的胆管可望有较好的形态与功能的恢复。
任东林张陪明雷正明王国英何友钊方开先刘广益王有模
关键词:胆总管组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