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瑞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反应器
  • 4篇移动床
  • 4篇移动床反应器
  • 4篇酸盐
  • 4篇炭化室
  • 4篇氰酸盐
  • 4篇脱硫
  • 4篇脱硫废液
  • 4篇硫氰酸
  • 4篇硫氰酸盐
  • 4篇废液
  • 3篇脱氧
  • 3篇煤层气
  • 3篇非催化
  • 3篇催化
  • 2篇余热处理
  • 2篇原料气
  • 2篇体气
  • 2篇排灰
  • 2篇气固

机构

  • 10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景瑞军
  • 9篇张永发
  • 8篇石玉良
  • 4篇赵钰琼
  • 4篇李国强
  • 2篇连清旺
  • 2篇陈磊
  • 2篇孙亚玲
  • 2篇徐英
  • 2篇李宏岩
  • 2篇王琳
  • 2篇陈卫青
  • 2篇王亚珍

传媒

  • 1篇热力发电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炭化室顶部脱硫废液热解器
一种炭化室顶部脱硫废液热解器是由包围炭化室顶部空间的墙体或上升管空间的筒体及其连通有至少一脱硫废液通道构成;所述脱硫废液通道与炭化室顶部空间的平均截面积比是1∶2~120,与上升管空间的平均截面积比是1∶7~400,与水...
李国强陈磊景瑞军石玉良李宏岩张永发孙亚玲
一种双筒体气固移动床反应器
一种双筒体气固移动床反应器是由“Y”型双筒体结构和设置于“Y”型双筒体结构间的倒“Y”型结构在反应段相交通而构成;其“Y”型结构包括有蓄热段、反应段、锥形结构和排灰段;其倒“Y”型结构包括有料箱和两叉进料管;所述蓄热段是...
张永发连清旺景瑞军赵钰琼石玉良
文献传递
一种荒煤气余热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工艺
一种荒煤气余热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工艺,其所述工艺是将预处理后的焦化脱硫废液送入焦化脱硫废液储槽,经加压后送入焦化脱硫废液总输送管道;在炭化室结焦过程中,将总输送管道内的焦化脱硫废液通过分管道送入喷射器喷入高温荒煤气区,使其...
张永发李国强景瑞军石玉良王琳王亚珍陈卫青
文献传递
应用双筒体移动床反应器的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
一种应用双筒体移动床反应器的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是将煤层气加压预热,由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段,与脱氧剂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反应器蓄热段降温,再由反应器上部输出进入冷却器冷却;然后将煤层气加压由反应器上部进入蓄热段预热后,进...
张永发景瑞军徐英石玉良赵钰琼
应用双筒体移动床反应器的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
一种应用双筒体移动床反应器的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是将煤层气加压预热,由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段,与脱氧剂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反应器蓄热段降温,再由反应器上部输出进入冷却器冷却;然后将煤层气加压由反应器上部进入蓄热段预热后,进...
张永发景瑞军徐英石玉良赵钰琼
文献传递
含氧煤层气低温脱氧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此问题应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中CH4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在我国,大量含氧煤层气被直接排空,其中所含CH4约占全国工业CH...
景瑞军
关键词:煤层气脱氧改性半焦固定床反应器非催化
文献传递
一种炭化室顶部脱硫废液热解器
一种炭化室顶部脱硫废液热解器是由包围炭化室顶部空间的墙体或上升管空间的筒体及其连通有至少一脱硫废液通道构成;所述脱硫废液通道与炭化室顶部空间的平均截面积比是1∶2~120,与上升管空间的平均截面积比是1∶7~400,与水...
李国强陈磊景瑞军石玉良李宏岩张永发孙亚玲
文献传递
一种双筒体气固移动床反应器
一种双筒体气固移动床反应器是由“Y”型双筒体结构和设置于“Y”型双筒体结构间的倒“Y”型结构在反应段相交通而构成;其“Y”型结构包括有蓄热段、反应段、锥形结构和排灰段;其倒“Y”型结构包括有料箱和两叉进料管;所述蓄热段是...
张永发连清旺景瑞军赵钰琼石玉良
一种荒煤气余热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工艺
一种荒煤气余热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工艺,其所述工艺是将预处理后的焦化脱硫废液送入焦化脱硫废液储槽,经加压后送入焦化脱硫废液总输送管道;在炭化室结焦过程中,将总输送管道内的焦化脱硫废液通过分管道送入喷射器喷入高温荒煤气区,使其...
张永发李国强景瑞军石玉良王琳王亚珍陈卫青
文献传递
型煤原料粒度、配煤/灰比和助剂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型煤原料粒度、助剂及配煤对型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粒度大于3.2 mm的型煤灰熔融温度高于粒度小于3.2 mm 型煤灰熔融温度;型煤中的低灰熔点煤含量在90%~98%之间时,其煤灰流动温度可降至1350℃以下;2种高灰熔点煤中 CaO 添加量分别在8.09%~10.92%和5.01%~8.07%之间时,其煤灰流动温度可降至1350℃以下;Fe2O3的添加量分别大于9.26%和4.95%时,其煤灰流动温度可降至1350℃以下;MgO对煤灰流动温度的降低效果不明显;灰中化学组成间反应生成低温共熔物是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景瑞军张永发
关键词:型煤灰熔融特性助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