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洋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打破常规 革新理念——“教学在线”平台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07年
- 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俱有的反应能力。什么是音乐的艺术力量?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培养学生?它将会给音乐教育带来。哪些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曲海洋邢大海
- 关键词:音乐教学现代信息技术音乐教育
- 论音乐体验中的熵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统计物理学中,熵是一个系统在微观上无序程度的度量。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也就是它的无序程度,总是增加的。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系统,想要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就必须不断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用以抵制熵增,从而使系统远离最大熵的热平衡状态(宇宙热死)。音乐是生命的载体,体验音乐就是体验生命,音乐的发展过程就是生命为抵抗熵增而做的斗争。
- 曲海洋
- 关键词:负熵音乐体验生命
- 首调唱名法的制度原则对理解西方音乐的启示
- 2014年
- 理解的对象是文本,音乐的文本指的是用符号记下来的乐谱按照规则而组成的乐句系统。因此,理解西方音乐的关键是对西方音乐文本制度的正确解读。首调唱名法的制度原则给予我们对理解西方音乐最大的启示是,"音"与"乐音"之间的重要区别,即"音"要在具体的音乐制度体系中才有意义。
- 曲海洋卓仁祥
- 关键词:文本首调唱名法调号
- 基于泛音列原理的音乐句法美感的生成
- 2022年
- 泛音列是音乐音响最基本的物理声学现象。基于泛音列原理的音乐句法美感生成是理解音乐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泛音列比率的和谐美关系中体会音乐的基本要素性质所构成的音乐句法原则,由此生成的音乐美感体现在音乐句法创造出的“动态”与“稳定”的变化关系中,这种关系作为音乐美感意义生成的原则,永恒不变。
- 曲海洋
- 媒介交往视域下“广东音乐”价值的历史嬗变被引量:1
- 2022年
- “广东音乐”作为一种兼具物质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媒介,其价值成因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我的媒介交往过程。在历史的嬗变中,又呈现出礼俗媒介的互动性、物质技术媒介的渗透性及“国族期”的增值性媒介交往特征。在新时期,“广东音乐”融入新媒体、网络平台及开展学术交流,充分体现出媒介交往的开放性、多样性及现代性价值,为新时期的“广东音乐”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 曲海洋
- 关键词:广东音乐历史嬗变
- 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中的朦胧写意美被引量:1
- 2021年
- 阿施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与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其创作的钢琴作品《月光》中所流露出的“写意”之美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拟从写意的角度,通过分析旋律、调性、和声、节奏探究《月光》中所蕴含的朦胧写意美。
- 邹熹慧曲海洋
-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月光》写意
- 新媒体时代民间音乐传播的策略--评《新媒体与民间音乐传播》
- 2022年
- 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传播民间音乐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文化的价值内涵,而且更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新媒体时代民间音乐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当前,音乐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十分重视新媒体技术发展与民间音乐传播之间的融合,力图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解决民间音乐传播中商业性与艺术性难以平衡、传播水平地区差异、传播理念与实践背离等现实问题。由俞婕编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新媒体与民间音乐传播》一书,深入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的民间音乐发展与传播。
- 曲海洋
-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艺术性
- 理工科院校音乐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理念被引量:2
- 2005年
- 在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当务之急是提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音乐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理念。音乐作品并不是把感觉“概念化”,而是它的内在品质为我们提供可以唤起感觉的条件。理工科院校的音乐艺术类课程就是利用这种音乐理念来培养学生对音响内在表现力的反应。其最深刻的价值,在于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完美他们的人生修养。
- 何平曲海洋
-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教学理念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四月-松雪草》的音乐分析与精神内涵的阐释被引量:1
- 2021年
-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由十二首标题性钢琴小品组成的,里面的每一首钢琴小品都很好地折射出了俄罗斯人民在当时的真实生活写照。本文从套曲中的第四首《四月—松雪草》的创作背景入手,结合对这首乐曲的音乐分析,挖掘柴可夫斯基在这首乐曲中,利用松雪草所象征的积极精神,把俄罗斯人民反抗命运时的坚定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呈现出来,并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感性地显现出来。
- 何芷惠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