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章
- 作品数:52 被引量:7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SPOT-VGT NDVI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动态变化被引量:15
- 2016年
- 基于SPOT-VGT NDVI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DEM)和1∶100万植被类型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提取与分析了流域不同海拔梯度和植被类型的1999—2013年NDVI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高海拔大流域NDVI变化与高程、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梯度近15a的NDVI年际变化趋势与各植被类型的相似,均呈显著增长状态。<3 500 m海拔梯度NDVI变化的增长速率最大。7—9月和10—12月<4 500 m海拔梯度NDVI的生长期较长。2.阔叶林和针叶林近15 a的NDVI增长速率较大,灌草过渡、灌丛、草甸、草原、高山植被的增长速率较小。1—3月的灌丛,4—6月的草甸和草原,7—9月的阔叶林、灌草过渡、灌丛、草甸和高山植被,10—12月的阔叶林、针叶林、灌草过渡、灌丛、草原和高山植被近15 a的NDVI变化均呈显著增长趋势。3.流域NDVI变化具有显著的海拔梯度性和植被垂直地带性。<3 500 m海拔梯度的NDVI变化主要受针叶林、阔叶林的影响,>3 500 m海拔梯度的NDVI变化主要受针叶林、灌草过渡、灌丛、草甸、高山植被的影响。
- 陈斌李海东曹学章唐欢欢
- 关键词:NDVI海拔梯度年际变化青藏高原
- 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17年
-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脆弱区,草地退化状况是反映该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指标。在对青海湖流域退化草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手段获得流域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动态。在草地退化重点区域选取8个样地来反映流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地的退化情况。结果表明,1977—2000年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情况十分严重,流域内草地共减少206.68 km^2,其中,大部分草地转变为耕地和沙地。草地退化主要集中在湖区南岸、共和县的黑马河乡及布哈河口的鸟岛3个区域。2000年以后,流域内草地退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草地总面积开始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2000年之后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为草地的生长和改善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流域内实行了一系列草地保护政策。2004年是青海湖流域气候转折年,流域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明显增加,青海湖水位下降趋势有所缓解,流域草地退化现象明显好转。青海湖流域草地是该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植被,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准确监测流域植被变化情况。
- 张明崔军曹学章
-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植被指数
- 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体系框架设计是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按照标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了由生态环境管理领域和技术内容类别二维构成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框架。体系框架中,领域维包括保护地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沙化与石漠化控制、开发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外来物种环境风险管理、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态保护、草原生态保护、荒漠生态保护、湿地生态保护、内陆水域生态保护、海洋生态保护、流域(区域)生态保护和综合17个大类,技术维包括术语、分类与信息、区划、质量、保护与恢复、监测检测、评价和综合8个大类,并就每个大类的相关内容和标准作了详细说明。
- 曹学章高吉喜徐海根李维新葛峰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热带山地雨林3个演替阶段幼树叶片特征比较
- 2017年
- 在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的演替早期、中期和后期样地共选择30个物种,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量其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计算得出最大光合速率(Amax)、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Ф)和暗呼吸速率(Rd)。并测量叶片的比叶面积(SLA)、氮(LN)和磷(LP)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行,最大光合速率(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逐渐下降,次序为演替早期>演替中期>演替后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暗呼吸速率(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和表观量子效率逐渐升高,差异也不显著(P>0.05);叶片的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和叶片磷含量都逐渐升高。3个演替阶段共有物种:子楝树(Decaspermum gracilentum)和鱼骨木(Canthium dicoccum)的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单位干重暗呼吸速率、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随演替进行而逐渐升高,次序为演替早期<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整体上,单位干重最大光合速率和单位干重暗呼吸速率与比叶面积显著正相关(P<0.01);单位干重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与叶片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在演替过程中,植物表现出了共同的形态反应,但子楝树和鱼骨木显示出不同的适应策略。
- 张明刘福德安树青曹学章
-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光响应曲线比叶面积
- 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的技术要求及其确定方法初探被引量:8
- 2008年
- 在阐述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的技术要求涵义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其规定方式和确定要求的工作程序、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技术要求的规定方式包括定量方式和定性方式,其中定量方式又包括规定指标限值、规定指标限值的计算方法、规定参照系和规定指标的设计保证率4种。技术要求的确定可按如下程序进行:(1)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技术环节;(2)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3)确定生态保护与恢复主题;(4)确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技术要求。确定技术要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技术和经济因素相结合;(2)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3)考虑历史情况。技术要求的确定可以有以下5种方法:(1)实践经验与科学试验总结法;(2)借鉴相关标准法;(3)借鉴国外同类标准法;(4)推理分析法;(5)基于生态质量要求的理论计算法。
- 曹学章唐晓燕刘庄张更生
-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恢复
-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植物物候变化及其海拔效应被引量:11
- 2017年
- 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海拔跨度较大,平均海拔4 600 m,是研究高海拔大流域气候变化生态响应的代表性区域。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例,综合运用1999—2013年的SPOT-VGT NDVI旬数据集和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阈值法提取物候特征,研究雅鲁藏布江流域植物物候变化及其海拔效应。结果表明,流域植物返青期提前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61.3%,推迟的区域占38.7%;植物枯黄期提前的区域占45.3%,推迟的区域占54.7%。雅鲁藏布江流域植物生长季长度存在缩短现象,年变化率的像元平均值为-0.47 d·a-1。自下游至上游,流域植物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植物生长季长度总体上呈缩短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雅鲁藏布江流域植物生长季长度和年变化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
- 李海东陈斌叶尔纳尔.胡马尔汗曹学章
- 关键词:植物物候遥感技术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
- 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资源现状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为查明我国生物多样性数据资源分布、类型、规模和管理的现状,在1996年4月,采用调查表、现场访问和研讨会等方法首次对我国103个国家级机构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03个机构共拥有生物多样性数据集160个,从机构分布来看,约70%的数据集分布在专业研究所和大学;从信息类型来看,约69%的数据集是关于物种信息;从数据集形式和建立途径来看,约60%的数据集以数据库、文献集和标本3种形式储存,野外调查是建立数据集的最主要途径;从管理手段来看,全部和部分采用计算机管理的数据集约占46%;从获取途径来看,通过现场、出版物、磁盘或磁带获取的数据集约占78%。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评价,指出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 王长永曹学章薛达元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数据集数据管理生物监测
-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蒋明康曹学章吴小敏
- 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背景,分析了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旅游开发活动等对资源保护产生的影响,明确了保护区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的类型;界定了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的区域。时间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理论
- 靖江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是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总结了江苏省靖江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靖江市"十三五"期间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过程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推广种植业清洁生产,控制种植业化肥农药使用;第二,优化养殖业布局,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第三,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强化水产养殖业污染管控;第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张明曹学章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 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4年
-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铁路沿线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以及对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指数的计算,分析了铁路修建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工程对沿线小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大,对沿线较大范围的景观格局影响较小。
- 张慧沈渭寿张华邹长新曹学章
- 关键词:青藏铁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