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妍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烯紫杉醇
  • 5篇紫杉
  • 5篇紫杉醇
  • 5篇微泡
  • 4篇靶向
  • 3篇DR5
  • 2篇凋亡
  • 2篇细胞
  • 2篇靶向微泡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作用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增殖
  • 1篇人胰腺癌
  • 1篇受体
  • 1篇死亡受体
  • 1篇死亡受体5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寻靶实验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吴小翎
  • 5篇杨健
  • 5篇曾妍
  • 5篇王志刚
  • 4篇康娟
  • 1篇李奥
  • 1篇梅浙川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载多烯紫杉醇的靶向脂质超声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载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TX)的靶向脂质超声微泡(DR5-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生物素-亲和素连结法分别制备包载DTX的脂质超声微泡(DLLM)和DR5-DLLM。MTT法检测DTX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体外培养人肝癌Hep 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TX组、DTX+UTMD组、DLLM+UTMD组及DR5-DLLM+UTMD组,按IC50的药物浓度进行给药,UTMD以0.5 W/cm2的超声声强辐照45 s。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DTX可有效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其他组比较,DR5-DLLM+UTMD组细胞毒性明显增强(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01)。结论DR5-DLLM联合UTMD可增强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诱导作用,该方法有望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杨健曾妍康娟吴小翎王志刚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死亡受体5细胞增殖
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增强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制备载多烯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并研究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UTMD)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的脂质超声微泡,检测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等性质,MTT法检测IC50,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与单纯多烯紫杉醇药物组、多烯紫杉醇药物+超声组等进行比较。结果载多烯紫杉醇超声微泡平均粒径1.6μm,微泡的包封率为64.2%,平均载药量为16.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的细胞毒性作用强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1);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组G2/M期细胞增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UTMD能够增加G2/M期细胞阻滞,增强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载多烯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型药物载体。
杨健康娟曾妍李奥吴小翎王志刚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凋亡微泡胰腺癌
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的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
目的 制备一种携带肝癌DR5单克隆抗体(DR5mAb)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超声微泡(DR5-DLLM),检测其性质并探讨其特异性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的脂质超声微泡(DLLM);制备生物素化...
杨健康娟曾妍吴小翎王志刚
关键词:DR5多烯紫杉醇靶向微泡
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能力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制备一种携带肝癌DR5单克隆抗体(DR5mAb)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超声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microbubbles,DLLM),并检测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的DLLM,并制备生物素化的肝癌DR5mAb,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方法,将DR5mAb连接于载多烯紫杉醇的DLLM表面,制备DR5-DLLM。检测DR5-DLLM的粒径、浓度、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其体外寻靶能力。结果 DR5-DLLM的平均粒径为1 232 nm,Zeta电位为-9.86 mV,平均浓度为3.1×109个/ml,微泡的包封率为73.5%,平均载药量为25.3%。60Co射线灭菌前后以及4℃、-20℃保存14 d,微泡的形态、包封率、载药量未见明显改变。靶向微泡组的HepG2细胞周围可见DR5-DLLM微泡紧密结合,而非靶向微泡DLLM组未见特异性微泡结合。结论成功制备了携带肝癌DR5mAb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超声微泡,该微泡能够与HepG2细胞牢固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可用于超声分子显像的肝癌靶向药物载体。
杨健康娟曾妍吴小翎梅浙川王志刚
关键词:DR5紫杉醇靶向
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以及Bcl-2、NF-κB、Caspase-8、DR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并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Con),药物组(Drug),药物联合超声组(Drug+US),空白微泡组(MBs),空白微泡联合超声组(MBs+US),载药微泡组(DLLM),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组(DR5-DLLM),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R5-DLLM+US)。Drug、Drug+US、DLLM、DLLM+US、DR5-DLLM、DR5-DLLM+US组中的多烯紫杉醇以IC50的药物浓度(5 nmol/L)给药,Con组加入0.5 mL生理盐水,超声以0.5 W/cm2的声强辐照45s,分组处理后,继续培养细胞24 h,分别用CCK-8、TUNEL、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并检测Bcl-2、NF-κB、Caspase-8、D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其他组相比,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凋亡诱导作用和G2/M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更强(P<0.001),且该组的Bcl-2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DR5和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结论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可通过下调Bcl-2和NF-κB表达、上调Caspase-8和DR5表达,从而增强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肝癌超声靶向治疗方法。
杨健曾妍吴小翎王志刚
关键词:DR5靶向多烯紫杉醇微泡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