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金才

作品数:19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置换术
  • 7篇疗效
  • 7篇骨折
  • 7篇关节
  • 5篇腰椎
  • 4篇全髋
  • 4篇全髋置换
  • 4篇髋置换
  • 4篇关节置换
  • 3篇腰椎间盘
  • 3篇镇痛
  • 3篇置管
  • 3篇术后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髋置换术
  • 3篇椎间盘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5篇南通大学
  • 1篇苏州市吴江区...

作者

  • 19篇曾金才
  • 10篇孙俊英
  • 8篇朱立帆
  • 8篇刘宏鸣
  • 7篇杨立文
  • 4篇杨茂伟
  • 4篇蒋富贵
  • 3篇鞠文
  • 3篇朱晓东
  • 3篇魏立
  • 3篇王勇
  • 2篇骆园
  • 2篇钱学峰
  • 2篇翁峰标
  • 2篇李永旺
  • 2篇沈鹏程
  • 2篇徐浩
  • 2篇吴卫东
  • 1篇吴卫东
  • 1篇史昱晖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第二届中华骨...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锥形股骨柄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后的骨改建及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sty,THA)后的假体周围骨改建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行THA的高龄患者(70~90岁)30例(34髋).对术后及随访X线片的影像学资料、术后及随访中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的手术前、后假体周围骨密度资料进行分析,临床疗效采用Harris标准评定,并以Kaplan-Meier法评价股骨假体的使用寿命.结果 4例死于肺癌,余26例(30髋)获5~7年(平均6年)随访.术后X线片测量显示12髋1年内假体下沉<1.5 mm,无假体松动.增生性骨反应见于Gruen 2,3,4,5,6,11,12区;吸收性骨反应见于1,7区.DEXA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在2,3,4,5区,骨密度减少主要发生在1,6,7区.术后6个月内,2,5区的骨密度增加速度最快(P<0.05),2年后各区骨密度改变趋于稳定(P>0.05).术后1年内的假体周围总骨密度减少较多(P<0.05),手术2年后的假体周围总骨密度基本无改变(P>0.05),只是骨量从股骨近端到远端呈区域性重新分布.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38.56±8.21提高至最近随访时的86.32±6.01,假体6年存留率达100%.结论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THA后的假体周围具有良好的骨改建模式,且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刘宏鸣孙俊英魏立陈练杨立文曾金才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改建
血清miR-142-3p联合IL-1β检测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估腰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的比较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血清微小-RNA-142-3p(microRNA-142-3p,miR-142-3p)联合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检测与腰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辅助诊断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退变组,同期在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1例为对照组。在MR常规T2WI序列上,对腰椎间盘按Pfirrmann标准进行形态学分级,在矢状面DWI图上对正中层面椎间盘进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测定两组血清miR-142-3p、IL-1β水平,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退变组患者的ADC值及血清miR-142-3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42-3p与ADC值呈正相关(r=0.583,P<0.01);IL-1β与ADC值呈负相关(r=-0.768,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42-3p与Pfirrmann(PM)分级呈负相关(r=-0.713,P<0.01);IL-1β与PM分级呈正相关(r=0.608,P<0.01)。血清miR-142-3p、IL-1β检测,二者联合检测及腰椎间盘ADC值预测腰椎间盘退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80,0.864,0.914。结论血清miR-142-3p、IL-1β的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腰椎间盘退变诊断价值及腰椎间盘ADC值相似,可作为腰椎间盘退变诊断的补充检测手段。
徐良钱学峰曾金才周建新朱立帆
关键词:IL-1Β腰椎间盘退变
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观察使用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08年12月~2009年4月在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置管镇痛者11例(12膝)。其中男3例,女8例,单侧手术者10例,同期双侧手术者1例。术前诊断:退变性骨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创伤后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均统一,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镇痛药液,并关节内置管术后1d单次追加推注镇痛药液。记录患者术后1~3d疼痛VAS评分、总体满意度、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伤口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胃肠外阿片类药物,术后1~3d休息痛和运动痛VAS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为2.6d,手术后第2d和第3d的膝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各为41°和55°,患者总体满意度高,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经关节内置管多模式局部浸润镇痛,能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降低手术24h以后的休息痛、运动痛以及VAS评分,促进关节早日锻炼,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曾金才孙俊英杨立文王勇魏立刘宏鸣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内置管多模式镇痛
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023年
目的建立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行腰椎间盘MRI、标准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的232名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腰椎退行性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退行性病变组(n=78)与无退行性病变组(n=154)。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发生的因素,比较两组各影响因素,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32名中青年人,其中78名(33.6%)患有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久坐、IL-1β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骨盆入射角增加、miRNA-142-3p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89(95%CI0.844~0.933,P<0.05),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较好(P>0.05)。决策曲线显示,当模型预测概率阈值为0.16~0.80时,临床获益率最高。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受BMI、久坐、骨盆入射角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毛振飞徐良史昱晖朱立帆曾金才
关键词: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列线图
胸腰椎骨折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对比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及经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其中30例行传统短节段内固定(A组),25例行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32例行经伤椎置钉内固定(C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AVH)、区域后凸角(LKA)等影像学指标,在末次随访时观测CT矢状位及横断位上伤椎骨缺损程度及位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背痛症状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5±2.3个月(13~21个月)。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比A、C两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术前、术后AVH、LKA无统计学差异(19〉0.05),而末次随访时在AVH、LKA及汉化ODI评分等方面,A组均比B组、C组差(P〈0.05),B、C两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三组患者CT显示伤椎骨缺损在矢状面上主要位于椎体上1/3中部,在横断面上主要位于前柱的中央前缘部。A、B、C三组末次随访伤椎骨缺损程度分别为(18.6±7.3)%、(11.8±4.3)%、(8.4±2.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C两组无一例出现断钉断棒等现象,而A组则有3例断钉。结论: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与传统短节段内固定相比,结合椎体成形术或经伤椎置钉均能有效维持矫正效果、重建椎体高度及减少内固定并发症,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经伤椎置钉固定因操作简单、安全,并能进一步有效降低伤椎骨缺损程度,更适
朱立帆曾金才朱晓东蒋富贵沈鹏程翁峰标徐浩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内固定
喙锁固定联合解剖锁定板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锁骨远端骨折占所有锁骨骨折的10%~30%。Neer于1963年首次描述了该骨折,根据骨折线与喙锁韧带和肩锁关节的位置关系可将其分为5型:Ⅰ型发生在喙锁韧带与肩锁韧带之间,骨折无明显移位;Ⅱ型为骨折移位,可分为两个压型:Ⅱa骨折线在喙锁韧带内侧、Ⅱb骨折线在喙锁韧带中间伴锥状韧带断裂而斜方韧带完整;Ⅲ型骨折累及肩锁关节,无明显移位;Ⅳ型为儿童骨膜鞘骨折;
曾金才朱立帆吴卫东钱学峰鞠文蒋富贵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锁定板疗效骨折移位肩锁韧带
Harris-Galante Ⅰ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观察分析H/GI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992~2000年采用H/GI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置换21例(21髋)患者的临床病历和X线片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DeLee等髋臼分区进行观察。[结果]截止2010年5月10日,随访到19例(19髋),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18年)。19例中3髋臼杯进行了翻修,集中在术后9~12年。X线片示髋臼假体明确松动3髋、可能松动5髋,内衬磨损率为每年(0.27±0.10)mm。翻修手术中取出的假体表面的骨生长不满意。[结论]H/GI髋臼假体的中、远期疗效不满意。导致较高假体失效率原因包括内衬与金属臼杯设计不合理和过多的螺钉、螺钉孔有关的骨溶解与假体松动。
杨茂伟孙俊英曾金才刘宏鸣
关键词:螺孔骨溶解全髋置换术
解剖锁定板联合聚酯缝线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总结解剖锁定板联合聚酯缝线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采用解剖锁定板联合聚酯缝线固定治疗12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21~62岁,平均42.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摔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4.5 d。X线片测量患侧喙锁间距(coracoclavicular distance,CCD)为(12.4±3.5)mm。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9.6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CCD分别为(8.9±1.3)、(9.3±1.3)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8±6.9)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解剖锁定板联合聚酯缝线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安全。
朱立帆曾金才蒋富贵吴卫东钱学峰鞠文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全膝置换术后关节内置管与非置管镇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关节内置管与非置管的两种镇痛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试图论证置管法的术后镇痛疗效更理想。   方法:从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选取在我院骨科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曾金才
关键词:全膝置换术镇痛疗效
文献传递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3例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病例,临床均给予PVP治疗。手术前后,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活动能力评分(LAS)、椎体前缘、中线以及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 d,患者VAS、ODI、L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ODI、LA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术后1 d,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Cobb角明显减小(P<0.05);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出现一定程度丢失(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与3个月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显著优于术前(P<0.05)。3例(4.1%)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未需进一步处理。[结论]PVP手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畸形、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程度。
朱立帆曾金才朱晓东蒋富贵沈鹏程翁峰标徐浩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