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 作品数:42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伦理审视
- 2013年
-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组织得以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将不复存在。然而,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需要考量其制度本身的伦理性。现代大学制度的伦理性主要表现在大学制度对公正、民主和自由等三项基本价值追求上,抽离了这三项基本价值诉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不是真正的大学制度。
- 朱平
-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制度伦理价值诉求
- 大学知识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14年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这个以知识生产为己任的社会组织提高其知识生产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大学对其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大学的知识生产除了体现在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知识生产以外,作为大学组织产品之一的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知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大学的知识生产水平和能力。大学必须改革其教育教学模式,以应对社会新经济形态对大学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 朱平
- 关键词:知识管理
- 知识流视野里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
- 2012年
- 知识流理论揭示了知识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流动的规律,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合作搞科学研究,这个工作的形态其实就是知识在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之间的流动。借用知识流理论,对我国特色的高校在对口支援过程中的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之间的知识流动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依据知识流动的规律调整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策略。
- 朱平
- 关键词:知识流对口支援支援政策
- 台湾地区大学生权利现状分析
- 2013年
- 文章借鉴台湾地区《2010年大学生权利评鉴报告》和《2011年大学生权利评鉴报告》,对台湾大学生权利作了回溯性研究。同时,采取地区平衡和公私立平衡原则,在台湾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雷达图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台湾地区大学生权利现状进行探析。
- 朱平易鹏赵强
-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
- 试论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化过程
- 2009年
- 高等教育制度要得以有效运行,必须获得其合法性。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的实现,也就是高等教育制度合法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化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规则、要符合制度的合理性要求和要符合形式上的合法性。
- 朱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制度合法性
- 学术自由和社会良心:大学的批判品格——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被引量:3
- 2008年
- 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一个核心理念。本文通过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学术自由理念的阐述的分析,得出了大学所应具有的批判意识和批判品格,而其批判品格的获得,是通过大学知识分子的学术自由和担当的社会良心的角色来实现的。
- 朱平
- 关键词:学术自由社会良心
- 功能理论视阈下广西高教发展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
- 2013年
- 功能理论是一个社会学理论,将其用于分析高教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功能理论的视角分析广西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认识广西高教发展在促进广西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朱平易鹏
- 关键词:社会和谐
- 高等教育制度选择的基本特征探析
- 2010年
- 高等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的各种高等教育制度形态,是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高等教育制度主体,根据当时社会形势和价值观做出的不同选择的结果。在高等教育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大致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理性与非理性、零和性与非零和性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 朱平
- 关键词:主观性客观性非理性
- 从国家学位走向大学学位:中国学位制度转型的趋势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前,中国的国家学位制度的特点是偏于集权而乏于分权,重于管理而轻于学术,多于功利而少于理性,精于权威控制而疏于自由探究,强于"直觉"而弱于"公设"。此种学位制度设计与当今大学组织的发展不相适应,也与实行了30多年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不相符合。从国家学位走向大学学位或许是大学组织的一种理想选择。
- 朱平赵强
- 关键词:学位制度国家学位大学学位
- 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减贫效应
- 2019年
-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为艰巨的任务。包容性金融(普惠金融)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了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以及贫困人口的金融可获得性,其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全面脱贫的有效途径,其在我国各个区域都有应用,但从中部、东部、西部的应用情况来看,却是有一定的区别,中部地区发展水平低于东部、西部地区,但几个区域都有着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我们将从不同区域的特点出发,对包容性金融指数的构建和发展进行分析,最后以构建模型的方式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人口的减贫效益进行分析,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
- 朱平
- 关键词: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农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