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林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免疫
  • 4篇免疫表型
  • 4篇表型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细胞性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免疫母细...
  • 2篇血管免疫母细...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表型分型
  • 2篇免疫母细胞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福建省漳州市...
  • 1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资阳市第二人...
  • 1篇乐至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李亚林
  • 3篇李甘地
  • 3篇杨永红
  • 3篇刘卫平
  • 2篇王占贵
  • 2篇唐源
  • 2篇王晓卿
  • 2篇左卓
  • 2篇赵莎
  • 2篇闵敏
  • 1篇廖殿英
  • 1篇杨群培
  • 1篇吴文乔
  • 1篇梁冬妮
  • 1篇白燕琼
  • 1篇唐学峰
  • 1篇林莉
  • 1篇汤显斌
  • 1篇姚宇琪
  • 1篇罗添友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及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小细胞性PTCL,NOS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免疫表型检测(SP和EnVision法),以及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析。结果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6岁。中位病程1个月。5例中3例为临床Ⅳ期,2例为临床Ⅲ期。4例有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脾脏肿大,1例有肝肿大。2例有浆膜腔积液。行骨髓检查的4例中,3例有肿瘤累及。1例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升高。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结结构的破坏和单一形态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4例可见少数大的异形细胞散在分布,2例见小血管增生现象。5例之肿瘤细胞均表达两种以上T细胞分化抗原和CD43,表达CD99(3/4),均不表达CD20、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CD56和粒酶B。Ki-67指数为5%~15%。4例行TCR基因重排分析,均存在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1例检出TCRβ基因克隆性重排。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获得3例随访资料,且患者均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1.7个月。结论小细胞性PTCL,NOS少见,呈高临床分期,预后差,组织形态表现为惰性淋巴瘤。
李亚林刘卫平唐源赵莎左卓杨永红杨群培罗添友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淋巴瘤小细胞免疫表型分型
CXCL13、CD10和bcl-6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CXCL13、CD10、bcl-6等标志物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断的115例AITL、30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和30例以副皮质区增生为主的反应性增生(RH)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08版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采用9种抗原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及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1)7.8%(9/115)的AITL、6.7%(2/30)的PTCL,NOS和83.3%(25/30)的RH病例观察到生发中心;98.3%(113/115)的AITL、63.3%(19/30)的PTCL,NOS和76.7%(23/30)的RH病例观察到显著血管增生。(2)CXCL13、CD10、bcl-6在RH病例的表达局限在生发中心,在AITL的表达率分别为96.5%(111/115)、50.4%(58/115)和78.3%(90/115),在PTCL,NOS的表达率分别为26.7%(8/30)、3.3%(1/30)和3.3%(1/30),以上三个标记在两种淋巴瘤的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5例AITL病例均见到滤泡外不规则分布的CD21阳性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FDC)。TCR.1基因克隆性重排在AITL中检出率为83%(83/100)。结论AITL是一种来源于生发中心辅助性T细胞(TFH)的高度侵袭性肿瘤,CXCL13、CD10、bcl-6是AITL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用标志物。
唐学峰李甘地李亚林梁冬妮夏天周继雍姚宇琪吴文乔王占贵杨永红汤显斌白燕琼丁强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表型分型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唐雪峰李甘地李亚林赵莎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
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12例CLL/SLL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01~2007.12间的档案资料...
李亚林刘卫平王晓卿闵敏王占贵杨永红冉占伦
关键词: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表型预后
文献传递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研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西方国家老年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7%。该肿瘤在我国也并不少见,据本研究组统计,约占所有NHL的4.4%。本文对112例CLL...
李亚林刘卫平王晓卿林莉闵敏廖殿英唐源左卓李甘地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淋巴细胞慢性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