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毛兔
  • 3篇毛型
  • 3篇长毛
  • 3篇长毛兔
  • 3篇粗毛型
  • 3篇粗毛型长毛兔
  • 2篇繁殖
  • 2篇粗毛率
  • 1篇性状
  • 1篇血统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效果
  • 1篇适应性
  • 1篇年龄
  • 1篇主要生产性能
  • 1篇毛量
  • 1篇毛囊
  • 1篇家兔
  • 1篇哈尔滨大白兔
  • 1篇产毛量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李光美
  • 4篇张振华
  • 3篇林大光
  • 3篇沈幼章
  • 3篇吴信生
  • 3篇孔佩兰
  • 2篇翟频
  • 2篇林志宏

传媒

  • 4篇中国养兔杂志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粗毛型长毛兔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被引量:10
1994年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的产毛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估测结果为:年产毛量、粗毛率、初生个体重,泌乳力和断奶个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95,0.134,0.117,0.233,0.161;产毛量与粗毛率,初生个体重与21天个体重、21天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131,0.405,0.511。
林志宏沈幼章张振华林大先孔佩生李光美
关键词:粗毛型长毛兔产毛量繁殖
哈尔滨大白兔适应性能和杂交效果的试验被引量:1
1991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科学研究所用10年时间育成了遗传性稳定、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繁殖率和屠宰率高、耐粗饲的大型肉用哈尔滨白兔.哈白兔在北方推广以后,一般反映良好.1987年引入江苏省滨海县,我们进行了哈白兔在黄海之滨适应性能和经济杂交效果的试验,以筛选出适应南方条件又显示杂交优势的组合,为沿海地区发展肉兔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李光美梅亚臣吴震明董立纯
关键词:哈尔滨大白兔适应性杂交
不同血统含量对粗毛型长毛兔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探讨被引量:2
1996年
对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主要生产性能与导入的新西兰(N)、SAB(S)、法系安哥拉兔(F)、德系安哥拉兔血统(G)含量的多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性能群体之间,不同血统类型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S血统导入提高了粗毛率和成年体重,但对产毛量有负面影响;N血统的导入可提高粗毛率;F、G血统对粗毛率、年产毛量。
张振华沈幼章翟频林大光吴信生孔佩兰李光美
关键词:粗毛型长毛兔血统
家兔被毛粗毛率中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初探被引量:1
1995年
用德系安哥拉兔(GA)与新西兰白兔(NZW)杂交,然后再用GA与F_1回交。在GA、NZW、F_1、F_(b1(L)),和F_(b1(S)),中分析粗毛含量、两型毛含量、粗毛直径、绒毛直径、毛囊群数、亚毛囊群数以及次级毛囊数。分析结果表明:(1)毛囊群数和次级毛囊数的比例是形成家兔被毛中粗毛含量特征的主要原因;(2)毛囊群数和绒毛直径呈现了基因的加性效应,而次级毛囊数在F1中呈现负效应(一29.44%,P<0.005);(3)“11”基因型对毛囊群数和绒毛直径有着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而“L”基因对次级毛囊数有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
林大光吴信生孔佩兰李光美沈幼章张振华林志宏翟频
关键词:家兔粗毛率毛囊
若干因素对粗毛型长毛兔粗毛率的影响
1995年
季节对粗毛率和产毛量有影响,夏季的粗毛率最高,为28.13%,比春、秋、冬三季分别高13.34%(P>0.05)、58.03%(P<0.01)、88.67%(P<0.01)。产毛量以夏季最低,为125.6克,比春、秋、冬三季分别低56.05%(P<0.01)、54.14%(P<0.01)、61.86%(P<0.01)。3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大,公、母兔粗毛率均逐渐升高。繁殖仅对母兔的粗毛率有影响,繁殖母兔的粗毛率比未繁殖兔高15.89%(P<0.01)。应用兔毛生长添加剂可提高兔的粗毛率30.74%(P<0.05)。
翟频沈幼章张振华林大光孔佩兰李光美吴信生
关键词:长毛兔粗毛型长毛兔粗毛率年龄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