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发永

作品数:169 被引量:589H指数:14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灌溉试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8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催化剂
  • 21篇催化
  • 20篇分子
  • 20篇分子筛
  • 19篇滴灌
  • 18篇土壤
  • 14篇裂化
  • 14篇催化裂化
  • 13篇硫化氢
  • 10篇铝源
  • 9篇脱硫
  • 9篇污水
  • 8篇水分
  • 8篇裂化催化剂
  • 7篇高浓度
  • 6篇盐分
  • 6篇盐碱
  • 6篇异构化
  • 6篇水处理
  • 6篇棉花

机构

  • 67篇塔里木大学
  • 60篇中国石油天然...
  • 3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大学(华...

作者

  • 169篇李发永
  • 53篇庞新梅
  • 35篇王骞
  • 30篇阎立军
  • 29篇李兆飞
  • 29篇刘其武
  • 28篇王晓化
  • 24篇崔岩
  • 21篇李阳初
  • 20篇郭成玉
  • 17篇曹作刚
  • 17篇邢昕
  • 16篇李梦晨
  • 16篇迟克彬
  • 15篇王龙
  • 14篇姚宝林
  • 13篇罗琛
  • 12篇劳东青
  • 11篇胡雪菲
  • 11篇高晓慧

传媒

  • 8篇石油大学学报...
  • 8篇节水灌溉
  • 6篇塔里木大学学...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气体净化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广东化工
  • 2篇石化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教育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2006年全...
  • 1篇化工科技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14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9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盐渍土吸附铜离子的影响
2025年
南疆典型农业废弃物和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盐渍化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迁移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文选择南疆特色农业废弃物(棉花秸秆)及养殖废弃物(猪粪)制备生物炭(CSBC和PSBC),通过批量平衡实验探究了盐渍土(Soil)及添加猪粪生物炭和棉花秸秆生物炭的盐渍土(Soil+PSBC及Soil+CSBC)对Cu^(2+)的吸附特征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加提高了盐渍土对Cu^(2+)的吸附量,平衡吸附量的大小为Soil+CSBC(3.08 mg·g^(-1))>Soil+PSBC(3.05 mg·g^(-1))>Soil(2.95 mg·g^(-1)).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Soil、Soil+PSBC及Soil+CSBC对Cu^(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颗粒内扩散方程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控速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合理地描述Cu^(2+)在上述3种土样中的吸附特性,说明吸附过程是多相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盐渍土中同时存在的Ca2+、Mg2+、K+和Na+离子不仅与Cu^(2+)竞争活性位点,还可削弱土样中的吸附点位与Cu^(2+)之间的静电作用,导致吸附量下降.结合吸附前后不同土样的FT-IR及XRD,施加CSBC、PSBC提高了盐渍土对Cu^(2+)的吸附,主要的作用机理有静电吸引、配体(酚羟基)/离子(H+)交换、阳离子-π键作用以及化学沉淀等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南疆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南疆盐渍土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张娟香李慧娟李发永刘晓胡雪菲钱晓燕
关键词:盐渍土生物炭
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不同水肥界面交互影响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全生育期水肥的交互影响,在枣棉不同生育期,分析了不同土壤界面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结果表明:枣棉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在7月至8月,作物对水需求随着生长进程逐渐增大,红枣耗水量较大,红枣在新梢增长期、花期、以及幼果期易与棉花产生水分竞争,土壤20~40 cm 深度为最易产生竞争的区域。而在8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枣树对水分的需求低于棉花对水分的需求,二者水分竞争趋于缓和;枣棉对速效磷的竞争不如水分那么剧烈,根据二者的生育期特点可将这种竞争降到最低;速效钾和钠离子的分布都与滴灌位置有关,离滴灌位置越远二者含量越高。红枣和棉花在整个生育期对土壤速效钾的利用存在着竞争,前期竞争较缓和,红枣进入幼果期及棉花铃期和桃期以后,这种竞争更加剧烈。两者在8月份0< H≤60cm 土层对钾的吸收竞争最激烈。
李发永张营山王龙王兴鹏
关键词:滴灌水肥
图像去噪及分割算法在枣叶含水率估算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图像去噪及分割算法在枣叶含水率估算中的影响,对2种图像去噪和3种阈值分割算法在枣叶图像分析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在枣叶图像去噪中的效果区分不明显,若比较去噪后的MSE和PSNR则前者略优;最大类间方差分割和迭代分割都能较好地将叶片从图像中分割出来,消除高光区域的影响;经均值滤波和迭代分割算法处理后,图像颜色特征(G-R)、H、G/R与枣叶含水率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三者为自变量的枣叶含水率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2高达0.965 2,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2 2,回归效果极显著,可用于枣叶含水率的预测估算。
劳东青李发永曹洪武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图像去噪图像分割
纤维状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
一种纤维状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水滴入Al(NO<Sub>3</Sub>)<Sub>3</Sub>或AlCl<Sub>3</Sub>溶液中,至溶液PH值为4~8,真空抽滤,洗涤,得沉淀物;(2)将...
邢昕李兆飞郭成玉崔岩刘其武王骞庞新梅李发永阎立军
文献传递
一种硅铝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铝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配制含铝源的溶液作为溶液A,配制含硅源的溶液作为溶液B;步骤2,使溶液A和溶液B中的一种作为分散相,另一种作为连续相,将分散相通过半球形网格片滴入流动...
李兆飞邢昕郭成玉刘其武郭广娟张忠东庞新梅李发永
一种高选择性线性烷基苯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选择性线性烷基苯的生产方法,通过苯和长链烯烃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下发生烷基化反应,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由10~95wt%的具有MOR拓扑结构的片状丝光沸石分子筛和5~90wt%的无机氧化物粘结剂组成;其中,所述...
崔岩于宏悦任思帅韩明汉沈宜泓李荣波王飞王晓化李梦晨沈雨歌李发永迟克彬
文献传递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
污水处理厂设计是培养给排水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基础。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污水处理厂工艺工程设计,从设计题目的确定到最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既能实现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胡雪菲邱平范德宝王闪葛广华李发永尤永军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教学改革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轻质正构烷烃的异构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轻质正构烷烃的异构化方法,包括以下组分:5‑20wt%W;3‑20wt%Ce;3‑20wt%Sn;0.01‑0.8wt%Pt;1‑10wt%SO<Sub>4</Sub><Sup>...
罗琛曹青迟克彬沈宜泓马晨菲阎立军庞新梅李发永
文献传递
基于图像处理的葡萄叶片含水率诊断初探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以温室大棚中的葡萄植株为研究对象,使用卡西欧ex-2750数码相机采集葡萄冠层叶片图像,并通过烘干法测量叶片样本的含水率,通过MATLAB计算叶片图像的灰度均值。通过对提取的15组葡萄叶片样本数据的多项式曲线拟合,建立了基于叶片图像灰度均值的叶片含水率估算模型,模型的确定系数R2高达0.780 3。结果表明,利用叶片图像的灰度均值可以对葡萄叶片的含水率进行诊断。
劳东青李发永
关键词:图像处理葡萄
不同灌溉方式对幼龄红枣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南疆特色果林红枣为研究对象,对比滴灌与注灌方式下的作物生长、土壤平均含水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注灌时树径平均增长速度较滴灌快;土壤平均含水率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较滴灌缓慢;红枣坐果及产量均较高。灌溉方式对红枣新增枝数目影响不大。滴灌时土壤水分变化较注灌剧烈,注灌时红枣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最大可达16.52,而滴灌最大只有4.87。注灌的节水效益显著,适合于在南疆特色经济果林种植区进行推广。
王成李发永王龙
关键词:红枣滴灌水分利用效率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