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勤

作品数:28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动词
  • 4篇语法
  • 3篇语言
  • 3篇语音
  • 3篇句法
  • 3篇藏语
  • 2篇指称
  • 2篇珞巴族
  • 2篇句子
  • 2篇汉语
  • 2篇巴族
  • 2篇濒危语言
  • 1篇代词
  • 1篇东南
  • 1篇动词句
  • 1篇动作动词
  • 1篇对话性
  • 1篇新闻
  • 1篇新闻报
  • 1篇新闻报道

机构

  • 21篇中国传媒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聊城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8篇李大勤
  • 2篇章礼霞
  • 2篇王亚飞
  • 2篇宋成
  • 1篇张莹莹
  • 1篇江荻
  • 1篇张天伟
  • 1篇孙宏开
  • 1篇汤红梅
  • 1篇杨锡彭
  • 1篇申丽红
  • 1篇吕佳

传媒

  • 6篇民族语文
  • 4篇百色学院学报
  • 2篇当代语言学
  • 2篇现代外语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语言科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当代修辞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1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缅语人称代词和名词的“数”──藏缅语“数”范畴研究之一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在考察藏缅语人称代词“数”范畴的类型及其表达形式的基础上,讨论了 藏缅语人称代词的“数”与名词“数词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藏缅诸语言在人称代词 “数”的表达系统和名词“数”的表达手段之间大致呈现出三种情况:两者使用相同的 表达系统、各使用不同的表达系统、两种系统有一定的“交叉”;但就整体来说,人称 代词“数”表达系统中形式手段的更新与名词“数”系统中形式手段的创新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
李大勤
关键词:藏缅语人称代词名词
格曼语动词题元结构及在句子中的映射
2012年
本文讨论格曼语动词题元角色的映射机制。认为从话语形式看,动词的题元角色尽管与句子的结构位置并不一一对应,但却存在严整有序的深层对应。文章立足于这种深层对应并充分考虑语用因素的影响,对动词题元角色的映射机制进行描写分析,进而对表层的无序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吕佳李大勤
关键词:映射机制动词题元结构句子题元角色语用因素
格曼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及相关生成机制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从结构类型和生成机制两个角度就格曼语的连动结构展开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论是:1.总体上,格曼语的连动结构句可以分为两类:有形式标记的连动结构句和无形式标记的连动结构句;2.无形式标记连动结构句中的动词大都是生成过程中的一个独立投射阶段;3.有形式标记连动结构走的是一条将多动词句尽力压缩为小句的途径:将其中一个动词确立为定式动词,其它的动词则处理为非定式动词,其生成机制是将非定式动词的最大投射嫁接到XP上。
李大勤宋成
关键词:连动结构结构类型
非遗视域下我国濒危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与路径
2023年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语言保护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濒危语言资源保护及其口传文化保存工作中却存在两大难题:语料的欠缺和“翻译过滤”导致的误解。这要求在濒危语言资源保护过程中树立新的“非遗保护”观念,形成实态语料转写新规范,借鉴全新的技术手段,构建音、像、“文”共存的新模式。为此,有三方面亟须加强:一是尽快制定一套新的实态话语转写、标注规范;二是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自动转写和标注的准确度和效率;三是依据统一的实态话语转写规范对濒危语言群体口传文化(摄录)语料展开大规模、持续的转写、标注工作,力争为每一种濒临灭绝的语言建立一个大型词库和一定规模的熟语料标注文本。
谢颖莹张莹莹李大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文化
格曼语中“致使”意义的句法实现被引量:1
2020年
格曼语致使意义的表达是在句法层面实现的,而实现致使义的句法结构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一些常用于表达致使意义的基本结构,如动补结构、兼语结构等。第二层级是在第一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施动或受动标记而构成的复杂结构,旨在强化对致使义的表达。第三层级则是在第二层级基础上形成的专用于表达致使意义的双空动词结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删除"V+■CAUSE+V补语+ɡɑ35"中的动词V而得到的"■V+■CAUSE+V补语+ɡɑ35"结构。对格曼语中致使意义的三级句法实现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学界对汉藏语致使意义句法表达机制的认识。
李大勤朱苗苗宋成
关键词:句法手段
跨越时空的人生叩问——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比较赏析
2013年
作为世界文坛的巨擘,罗伯特﹒弗罗斯特和苏轼各以其鲜明的风格,为世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未选择的路》和《和子由渑池怀旧》虽创作于不同的时空,却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之路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叩问。拟用辜正坤先生从美学角度提出的"五象美"理论,对两首诗进行比较赏析。
申丽红李大勤
关键词:《未选择的路》《和子由渑池怀旧》
合作原则的语用实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一些被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中,虽然事件起因不大,但由于政府官员应对不当,向媒体发布了虚假信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佛山式文明执法"事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对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了概述;对该事件执法方在媒体见面会上的话语进行了语用分析;对执法方是否在说谎,怎样说谎,为什么要说谎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取舍问题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官员和媒体都需坚持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没有事实依据的话,为负面新闻报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汤红梅李大勤
关键词: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媒体负面新闻报道
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限制及生成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以生成语法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限制问题,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和"没"与"not"的异同。研究发现:1)"不"和"没"的生成与体限制无关;2)轻动词"有"是"不"和"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有"进行投射,则否定词的语音形式实现为"没",否则,实现为"不";3)音系部分的解读机制等最终导致了"不"和"没"与"not"的不同表征。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在深层句法层面对"不"和"没"做出统一的分析,也为与否定相关的跨语言变异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刘宾李大勤
关键词:轻动词汉英比较
辩论性节目中嘉宾与主持人的重音实证分析——基于重音与意图突显的视角被引量:1
2013年
辩论性节目中双方嘉宾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在话语意图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对抗性,有利于研究重音对话语意图的突显功能。研究发现,基本上所有重音都在一个严密、完整的语义网络之中,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以突显具体意图的方式为话语的总体意图服务;语句中重音倾向于落在那些能够帮助表达特定意图的核心成分上,如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词语、强调程度的量性词语及强调逻辑语义关系的关联词语等。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不同学科在重音研究上的互补性和互鉴性。
章礼霞李大勤
关键词:重音
《省略的句法允准》述评
2011年
《省略的句法允准》是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Lobke Aelbrecht博士撰写的一部探讨省略现象的专著,由John Benjamins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代表了目前国际上从句法角度研究省略的最新成果。该书在表述上兼得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长,不仅适于关注省略研究的句法学专业读者阅读,也可作为生成语法前沿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全书共分5章,下面逐章介绍其内容,然后进行简要评论。
张天伟李大勤
关键词:省略现象句法法学专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