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书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氧浓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出生缺陷的影响
- 李恩书
- 不同氧浓度培养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低氧浓度与高氧浓度培养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胚胎发育、妊娠结局以及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根据胚胎体外培养的氧浓度,将2013至2015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低氧浓度组(n=2036,培养体系含氧气体积分数为5%)和高氧浓度组(n=4617,培养体系含氧气体积分数为20%)。比较两组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子代出生缺陷率等结果指标。结果:低氧浓度组优质胚胎率高于高氧浓度组(P<0.05),但两组间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采用低氧环境培养可能有助于提高胚胎发育潜能,但对妊娠结局和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不明显。
- 李恩书叶晓群方力叶英辉
- 关键词:胚胎移植新生儿筛查先天畸形
- 受精卵细胞质晕与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受精卵细胞质晕(halo)用于胚胎发育潜能评价、妊娠结局预测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IVF原核期2PN受精卵halo出现率与胚胎早期卵裂率、移植前胚胎分级、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关系。结果:出现与未出现halo胚胎,早期卵裂及细胞碎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出现halo的胚胎,优质胚胎形成率显著高于未出现halo的胚胎;以出现halo、早分裂的优质胚胎为指标选择移植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高于单以优质胚胎、出现早分裂或出现halo为指标选择的移植胚胎组。比较C型和P型halo的早期卵裂率、细胞碎片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受精卵halo的出现对胚胎发育潜能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可以为移植胚胎的选择提供参考。
- 李恩书叶英辉朱依敏李佳寅王海涛金帆
- 关键词:优质胚胎胚胎发育潜能妊娠率
- 磁珠分选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新型磁珠分选法(MACS-DGC)与传统的密度梯度离心法(DGC)分离精子对辅助生殖(AR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精子DNA碎片率(DFI)检测并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病例。根据DFI将病例分为3组:DFI异常(DFI≥120)且使用新型精子磁珠分选法(A组);DFI异常(DFI≥120)且使用传统精子密度梯度离心法(B组);DFI正常(DFI〈20)且使用传统精子密度梯度离心法(C组)。根据受精方式的不同,将常规体外受精(IVF)标记为1组,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D标记为2组。对各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抱婴率等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VF三组中(A1、B1、C1)正常受精(2PN)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抱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DFI的ICSI患者(A2、B2)中,A2组对比B2组发现优胚率(87.8%比46.3%,P〈0.001)、临床妊娠率(66.7%比29.2%,P=0.031)、胚胎种植率(50.0%比19.5%,P=0.010)、抱婴率(66.7%比25.0%,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精子磁珠分选法对比传统梯度分离法对于IVF的临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CSI受精周期中临床结局得到了显著改善。
- 方力叶英辉李恩书冯国芳
- 关键词:精子磁珠分选体外受精
- 受精卵halo与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 目的 分析受精卵halo用于胚胎发育潜能评价,妊娠结局预测的意义.方法 统计分析IVF原核期2PN受精卵halo出现率与胚胎早期卵裂率、移植前胚胎分级、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关系.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halo胚胎,早期卵裂及...
- 李恩书叶英辉李佳寅王海涛金帆
- 不同氧浓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出生缺陷的影响
- 李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