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处理
  • 2篇水处理
  • 2篇活性炭
  • 1篇溶解性
  • 1篇砂滤
  • 1篇砂滤池
  • 1篇深度处理
  • 1篇深度处理工艺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滤池
  • 1篇颗粒物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量
  • 1篇分子量分布
  • 1篇常规处理工艺
  • 1篇处理工艺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作者

  • 2篇林涛
  • 2篇李敏
  • 2篇陈卫
  • 1篇王磊磊

传媒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饮用水处理中颗粒物数量变化及粒径分布规律被引量:10
2008年
结合水厂实际水处理工艺及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试验研究砂滤池和活性炭滤柱出水中颗粒物数量变化及粒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过滤周期内砂滤池出水中颗粒物总数平均为148个/mL,其中粒径大于2μm颗粒物的数量平均为27个/mL,其粒径主要分布在2-15μm之间.砂滤池初滤水中粒径大于2μm颗粒物含量较高,前10 min内其数量高于50个/mL.砂滤池出水的浊度变化滞后于颗粒物数量变化,且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差(R^2〈0.1).与砂滤池出水(164个/mL)相比,活性炭滤柱出水中颗粒物数量水平(561个/mL)显著提高,其中粒径大于2μm颗粒物数量达153个/mL,出水中粒径在2μm和2-7μm之间的颗粒物数量增多最为明显.
林涛王磊磊陈卫李敏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颗粒物粒径分布砂滤池活性炭
饮用水处理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规律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对不同水源水以针对性的强化工艺提高有机物去除率,以超滤膜法分析了长江下游段水源水经常规工艺及活性炭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分子量(MW)分布,以有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以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为主(小于10kDalton的有机物占64.40%);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高,尤其对MV为10k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6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低。常规工艺对MW为1~10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仅为28%,而MW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反而增加了30%左右。经活性炭处理后,MW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达84%;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滤后水分别下降25%和10%。
陈卫李敏林涛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