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宁
- 作品数:6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Viperin抑制狂犬病病毒机理的研究
- 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蛋白,可通过完全不同的机制对多种病毒发挥抗病毒活性.我们的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毒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生长缓慢,病毒滴度显著地低于易感细胞(如NA细胞),viperin表达微弱或不表达,...
- 唐海波韦显凯路专灵钟一治彭可可欧阳伶宣蒋元徐素萍张扬祖刘宇明邓朝谦李晓宁罗廷荣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 1株鸽新城疫病毒分离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对2020年从广西地区采集的疑似鸽新城疫临床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致病力鉴定,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鸽新城疫病毒,致病力试验证实为高毒力毒株;该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KRF117。通过绘制F基因和全长基因组遗传进化树,确定该毒株属Ⅵ.2.1.1.2.2Ⅵk型,与流行毒株Pi/CH/TJ2017亲缘关系最近,与新城疫疫苗株La Sota遗传关系较远;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F蛋白的两个高度疏水区信号肽区(1-31)和融合肽区(117-141)共存在13个氨基酸位点变异;HN蛋白中和表位共有6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上述突变可能造成该分离株的F蛋白和HN蛋白抗原性及疏水性有一定程度变化,影响La Sota疫苗株的保护效力,导致鸽新城疫在鸽群中暴发。
- 尹德玮赵钟毅吕荞闭璟珊汪伟郑敏罗廷荣李晓宁
- 关键词:鸽新城疫F基因HN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与抗病毒免疫相关的猪ISG60基因的TPR结构基序和细胞定位
- 本发明提供了与抗病毒免疫相关的猪ISG60基因的TPR(tetratricopeptide repeat)结构基序,ISG60基因的TPR结构基序含有病毒感染相关的调控元件序列,与现有报道的猪基因的TPR结构没有显著同源...
- 罗廷荣蔡新斌孙石开李晓宁苏丽娟尹珊李晓泉李延生
- 文献传递
- 具有潜在抗猪瘟病毒作用的IRG6基因克隆及其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潜在抗猪瘟病毒特性的IRG6基因克隆及其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基因片段的获得;(2)载体的构建;(3)稳定表达IRG6蛋白细胞系的筛选;(4)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本发明...
- 罗廷荣孙石开蔡新斌李晓宁苏丽娟尹珊李晓泉李延生
- 文献传递
- ISG15蛋白泛素结合酶UBCH6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4
- 2020年
- 通过抽提接毒猪瘟病毒(CSFV)的PK-15细胞RNA,以RT-PCR方法克隆UBCH6基因,并与pMD18-T载体连接,再通过双酶切法将UBCH6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连接。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UBCH6用感受态细胞BL21转化,并在低温条件下,用低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UBCH6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在30℃、用0.05 mmol/L IPTG诱导时UBCH6表达效果最好,而且UBCH6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在菌液中表达。UBCH6重组蛋白经过Ni-NTA纯化后与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乳化并免疫4周龄昆明小鼠,从而制备出UBCH6多克隆抗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UBCH6以化学转染人工脂质体法导入293T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UBCH6多克隆抗体能与真核表达细胞蛋白发生反应,反应效价可达1∶10000,反应性良好。Western blot检测UBCH6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ISG15多克隆抗体、UBCH6多克隆抗体都能与接毒CSFV、转染PolyI:C的PK-15细胞蛋白发生良好反应,且蛋白表达量与时间呈正相关。
- 李玉霄唐榕泽高跃美冯佳佳李晓泉梁晶晶梁晶晶罗廷荣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猪瘟病毒
- 猪源hnRNPA1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2024年
- 【目的】克隆猪源异质性核糖核蛋白A1(hnRNPA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为探究猪源hnRNPA1蛋白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PK-15细胞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采用SnapeGene设计hnRNPA1基因特异性扩增引物,PCR扩增获得hnRNPA1基因CDS序列。通过ProtParam、ExPASy-ProtScale、TMHMM-1.0、SignalP-6.0、SPOMA、SWISS-MODEL和NetPhos 3.1等预测hnRNPA1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及磷酸化位点。构建pcDNA3.0-hnRNPA1-Flag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ing和免疫荧光染色试验检测hnRNP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情况、hnRNPA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克隆猪源hnRNPA1基因CDS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nRNPA1基因CDS序列全长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残基,hnRNPA1蛋白分子量约为35 kD,理论等电点(pI)为9.27,脂肪系数为38.34,不稳定系数为43.87(大于40.00),蛋白结构相对不稳定,总平均亲水性指数(GRAVY)为-0.879,属于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二级结构由α-螺旋(16.56%)、无规则卷曲(72.50%)和延伸链(10.94%)组成,存在4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nRNPA1-Flag转染HEK-293T细胞后能成功表达hnRNPA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nRNPA1蛋白主要在胞质中表达。【结论】成功克隆猪源hnRNPA1基因CDS序列。猪源hnRNPA1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成功构建pcDNA3.0-hnRNPA1-Flag真核表达载体,hnRNPA1蛋白主要在胞质中表达。
- 王文锋王文锋金奕欣张丽媛宋丹丹张丽媛宋丹丹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载体构建
- 猪源IKKγ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制备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IKKγ蛋白生物学特性及揭示IKKγ蛋白与猪瘟病毒(CSFV)间相互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从猪肾细胞(PK-15)中克隆原核表达的IKKγ基因功能片段(561 bp),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ET-IKKγ,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纯化和浓缩后,免疫小鼠制备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同时克隆IKKγ基因全长序列(1356 bp),与真核表达载体pCMV-HA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CMV-HA-IKKγ,分别转染293T细胞和PK-15细胞,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以原核重组质粒pET-IKKγ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能表达出约40 kD的融合蛋白,且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进行表达,可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已获得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IKKγ。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pCMV-HA-IKKγ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出IKKγ蛋白;制备获得的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能与293T细胞表达融合蛋白IKKγ发生特异性反应,其抗体效价为1∶16000,与PK-15细胞表达IKKγ蛋白也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其中CSFV感染后36 h是IKKγ蛋白表达高峰期。此外,制备获得的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能在PK-15细胞中成功检测到IKKγ蛋白,说明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与真核细胞瞬时表达的IKKγ蛋白特异性良好。【结论】制备获得的猪源IKKγ多克隆抗体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检测CSFV感染PK-15细胞中IKKγ蛋白表达水平,为下一步研究IKKγ蛋白生物学特性及揭示NF-κB信号通路转录调节功能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 赵祥秀黄茂发高跃美唐榕泽胡仁俊梁晶晶李晓宁李晓宁
- 关键词: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Viperin抑制狂犬病病毒机理的研究
- 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蛋白,可通过完全不同的机制对多种病毒发挥抗病毒活性。我们的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毒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生长缓慢,病毒滴度显著地低于易感细胞(如NA细胞),viperin表达微弱或不表达,...
- 唐海波韦显凯路专灵钟一治彭可可欧阳伶宣蒋元徐素萍张扬祖刘宇明邓朝谦李晓宁罗廷荣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 文献传递
- 惰性多角体蛋白晶体颗粒及其潜在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多角体蛋白晶体颗粒,其为BmNPV多角体蛋白晶体,并提供了一种该多角体蛋白晶体颗粒在制备检测抗原间接凝集试验中的惰性载体中的应用或在制备检测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中的惰性载体中的应用,以及,该惰性多角体蛋...
- 梁湘李晓宁卢晟盛韦友传
- 钦北区强化农村家犬免疫促进狂犬病的防控被引量:2
- 2019年
-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的一种高度嗜神经性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也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可导致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死亡。狂犬病呈世界性流行,WHO估计全球每年约5.9万人因该病死亡,其中95%人患狂犬病由疯狗咬伤引起[1]。亚洲每年有1100万人被犬咬伤,中国是受该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人死亡病例仅次于印度,世界排名第二,集中于广西广东及周边省份等南部地区。目前尚无药物治疗狂犬病,只能做好预防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 苏萍谢民班克满曹频英何大展张红云梁星雪曹晗梁晶晶李晓宁罗廷荣
- 关键词: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嗜神经性恐水症犬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