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刚

作品数:36 被引量:1,03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水利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南水北调
  • 6篇流域
  • 6篇南水北调中线
  • 5篇洞庭湖流域
  • 5篇湖流
  • 5篇降水
  • 5篇TRMM
  • 4篇时间序列
  • 4篇城市
  • 3篇动态监测
  • 3篇序列数据
  • 3篇时间序列数据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降雨
  • 3篇干旱
  • 3篇干旱监测
  • 2篇调度
  • 2篇调度决策
  • 2篇调水

机构

  • 2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南水北调中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水北调中线...

作者

  • 36篇李景刚
  • 18篇黄诗峰
  • 13篇李纪人
  • 8篇何春阳
  • 6篇史培军
  • 6篇陈晋
  • 5篇潘耀忠
  • 5篇臧文斌
  • 4篇陈晓楠
  • 3篇朱鹤
  • 3篇李京
  • 2篇陈宁
  • 2篇雷晓辉
  • 2篇朱吉生
  • 2篇辛景峰
  • 2篇卓莉
  • 2篇马建威
  • 2篇阮宏勋
  • 2篇李晓兵
  • 2篇李蓉

传媒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地理学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第三届地理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中控室标准化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在调度组织上,分三级管理,中控室是输水调度的三级机构,同时是管理处运行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但是,中控室布置有多个系统终端和调度台,功能分区比较乱,工位及设备布置全线不统一,系统终端分散放置。操作人员需...
周梦李景刚黄伟锋李效宾
关键词:南水北调系统架构切换系统
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72
2008年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 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李景刚何春阳李晓兵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
1960-2008年间洞庭湖流域降水变化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依据洞庭湖流域2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8年逐月的降水量资料,综合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洞庭湖流域近年来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960—2008年间,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中春、秋两季表现为减少趋势,而夏、冬两季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夏季的增加最为明显;但在1999—2008年的近10年间,流域年降水量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四季中除冬季仍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外,其余三季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2)在近10年间,流域内除个别站点年降水量仍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外,其余多数站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在时间分配上,夏、冬两季降水较流域多年平均值分别偏多2.85%和3.07%,而春、秋两季则偏少1.35%和11.43%。其中,秋季9、10月份偏少明显,而变差系数同期则明显增大,带来入湖水量大幅减少和区域干旱发生增加等不良影响。
李景刚黄诗峰李纪人臧文斌
关键词:降水量气候变化洞庭湖流域
基于DMSP/OLS灯光数据的快速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以环渤海城市群地区为例被引量:55
2007年
快速有效地评估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后果,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因此本文综合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SPOT/VGT时间序列数据等多源遥感信息,以NDVI与时间的积分值来表征一定时间段内的植被初级生产力,探讨了环渤海城市群地区城市化过程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影响。发现:(1)研究区全年总的平均初级生产力总体表现为城市地区低于非城市地区的特征。(2)研究区平均初级生产力一般是在8月份最高,而在1月份最低;同时,一个生长季内,平均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为4—11月城市地区低于非城市地区,而12月到次年3月则是城市地区要高于非城市地区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在各土地覆盖类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3)研究区全年总的平均初级生产力,城市地区NDVI为110.23d/km2,而非城市地区为123.94d/km2,两者相差13.71d/km2,即城市化过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研究区的植被初级生产力。
李景刚何春阳史培军陈晋潘耀忠一之瀬俊明
关键词:城市化初级生产力生态效应
一种明渠调水工程串联闸群汛期可调节能力实时测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渠调水工程串联闸群汛期可调节能力实时测算方法,包括S1、构建耦合降雨过程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并求解;S2、基于耦合降雨过程的一维水动力模型,试算当前工况下的闸门最大开度和/或最小开度;S3、结合S2中得到...
王艺霖张召雷晓辉陈晓楠靳燕国李景刚卢明龙杜梦盈陈宁叶尚君
一种面向土壤侵蚀计算的降雨侵蚀力因子改进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土壤侵蚀计算的降雨侵蚀力因子改进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最大雨强信息,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取到的所述最大雨强信息转换成30分钟最大雨强;计算场次降雨侵蚀力;计算年降雨侵蚀力;计算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
黄诗峰臧文斌付意成朱鹤杨永民孙亚勇马建威李景刚辛景峰李蓉陈胜朱吉生王慧高思远祝鹏
文献传递
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以南洞庭湖为例被引量:13
2010年
论文在对Jason-2/OSTM GDRs数据特点、湖泊水位计算原理、测高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以地处长江中游的南洞庭湖区为监测实例,对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监测点距离最近的地面水文站实测水位的对比来看,二者监测结果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74。表明基于Jason-2/OSTM GDR数据的水位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卫星监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手段。
李景刚李纪人阮宏勋黄诗峰
关键词:卫星测高水位变化
基于TRMM数据的汉江流域1998年-2010年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18
2011年
汉江作为长江中游的最大支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资源补给主要靠流域降水,因此研究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性,对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思。论文采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汉江流域近13年来的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化分析。从而为维系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合理调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李景刚黄诗峰
关键词:TRMM降水变化汉江流域南水北调中线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过程被引量:96
2005年
利用1992年、1996年和1998年的三期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区域尺度的环渤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群空间信息,建立了城市群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城市化空间模式,分析了环渤海城市群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化过程。基本结论如下:①20世纪90年代环渤海城市群地区城市斑块数量增长较快,城市化过程明显,但小斑块所占比重较大,城市斑块破碎度增加。同时,区域内城市重心基本维持在经度117.93o和纬度38.49o附近,整体上表现出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②20世纪90年代环渤海城市群地区城市化过程基本上可以从空间上概括为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城市化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城市化过程和广大区域内以新兴小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城市化过程三种基本过程。其中,面状城市化过程一直居于优势地位,但面状城市化过程的基本有效范围主要局限在面状城市斑块周围3 ̄4km范围。线状城市化过程和点状城市过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表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在区域内的影响范围正逐渐扩大。
何春阳李景刚陈晋史培军潘耀忠李京卓莉一之瀬俊明
关键词:DMSP交通干线斑块OLS小城市大区域
ENVISAT卫星先进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水体提取研究--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
星载雷达遥感是目前洪涝灾害水情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而欧空局ENVISAT卫星上搭载的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SAR是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星载雷达系统。依据微波遥感影像中水体后向散射系数相对较低的特征,将图像分割中的常用算法—...
李景刚黄诗峰李纪人
关键词:洪涝灾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