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脊髓损害起病的生物素酶缺乏症1例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李朝阳杨艳玲方俊敏山口清次长谷川有纪木村正彦吴晔包新华秦炯
- 关键词:脊髓损害患儿
- 大鼠海马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在热性惊厥后的表达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人类热性惊厥多发生于 6个月~ 5岁的儿童。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率随体温上升明显升高 ,惊厥发生时体温为 38.0~ 4 2℃。但是热性惊厥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该实验拟通过研究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 ,FS)对发育期大鼠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4表达的影响 ,探讨热性惊厥过程中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热性惊厥模型。 72只发育期大鼠分为 3组 :对照组 (n =2 4 ) ,热性惊厥组 (n =2 4 ) ,高热未惊厥组 (n =2 4 )。该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两种定性实验 ;以及Westernblot半定量实验 ,测定大鼠海马UCP4在热性惊厥后的含量的变化。结果 惊厥组大鼠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内UCP4的蛋白含量高于高热组和对照组 ,高热组UCP4的表达低于惊厥组和对照组。与对照组 (14 830 .75± 6 4 1.91)相比 ,热性惊厥组IDV/area值增高 (2 2 15 0 .6 3± 4 2 3.4 ) (P <0 .0 5 ) ,而高热组的IDV/area值降低 (10 5 11.6 3± 30 2 .0 7)(P <0 .0 5 )。结论 热性惊厥可能导致解偶联蛋白表达增多 ,作用增强 ,热能释放增多 ,基础代谢率增高 ,防止活性氧族 (ROS)的形成 ;同时ATP的产生减少 ,可能反复的热性惊厥影响了线粒体能量储备的功能。
- 李朝阳秦炯韩颖常杏芝杨艳玲
- 关键词:热性惊厥解偶联蛋白海马线粒体
- 反复高热惊厥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干预的实验研究
- 秦炯韩颖杨志仙常杏芝单英周国平游石琼李朝阳杜军保汤秀英卜定方
- 高热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其是否能引起脑损伤?发生机制如何?能否进行有效干预?是当今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在多项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抑制性氨基酸以及线粒体能量代谢等关键环节上,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热惊厥干预
- 反复热性惊厥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水浴诱导惊厥模型 ,诱导生后 2 2dSD大鼠发生 15次热性惊厥。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惊厥后近期和远期 (3个月后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采用Timm染色观察海马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结果 热性惊厥组大鼠在惊厥后早期和 3个月后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imm染色显示惊厥 15次大鼠海马区有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现象 ,持续至 3个月后。结论 反复热性惊厥可造成学习记忆损伤 。
- 常杏芝秦炯游石琼李朝阳吴希如
- 关键词:反复热性惊厥学习记忆
- 反复高热惊厥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干预
- 秦炯韩颖杨志仙常杏芝单英周国平游石琼李朝阳
- 1999年9月~2005年2月由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11工程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资助,进行了研究。高热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其发生机制、是否能引起脑损伤、如何进行有效干预是当今该领域...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热惊厥脑损伤药物疗法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