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若溪

作品数:43 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科技期刊
  • 3篇高校
  • 3篇OA
  • 2篇心学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学科
  • 2篇学科构成
  • 2篇知识管理
  • 2篇身份认证
  • 2篇统一身份
  • 2篇统一身份认证
  • 2篇网络传播
  • 2篇网站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系统结构
  • 2篇进化
  • 2篇抗原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机构知识库

机构

  • 27篇重庆师范大学
  • 13篇重庆师范学院
  • 4篇重庆大学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华能大连电厂
  • 2篇拉夫堡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省科学技...
  • 1篇达尔豪斯大学
  • 1篇重庆市风景园...

作者

  • 42篇李若溪
  • 11篇黄颖
  • 10篇游中胜
  • 8篇欧红叶
  • 5篇方兴
  • 3篇田海江
  • 2篇胡英奎
  • 2篇陈琴
  • 2篇许文昌
  • 2篇马玲
  • 1篇郭飞
  • 1篇张栒
  • 1篇何志明
  • 1篇杨扬
  • 1篇赵大良
  • 1篇郭建秀
  • 1篇吕赛英
  • 1篇袁兴中
  • 1篇文向波
  • 1篇王维朗

传媒

  • 17篇编辑学报
  • 5篇重庆师范学院...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情报杂志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电力信息化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栏目传播效果初评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后简称《学报》)2008—2012年间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科学、三峡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研究等3个特色栏目的引用统计数据,对它们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3个特色栏目的传播效果并不一致,且与栏目的载文量并无完全对应的关系;动物科学和三峡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研究栏目对《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有较大贡献,运筹学与控制论栏目对《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第一作者职称构成与资助项目级别构成对于《学报》特色栏目总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发现前者对《学报》特色栏目总体传播效果有明显影响。研究认为下一步应深入研究《学报》特色栏目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构成和学科构成。
方兴黄颖陈琴马玲李若溪
实践特色化办刊 提高学报的社会影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采取创建特色栏目,狠抓编校质量,注重封面特色,创建中英文网站,加入国际OA、利用Web2.0技术拓展学报的信息服务等措施,坚持特色化办刊之路,提高了学报的社会影响力。最终期望办成特色化期...
游中胜李若溪黄颖欧红叶方兴
关键词:OAWEB2.0
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Ⅰ.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6年
综述当前国际学术出版界开放式访问(Open Access,OA)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部分热点问题。主要讨论OA期刊和OA知识库的概念、实施方式,提高OA文献的可见性和可获取性的若干措施,OA带来的学术文献引用影响力的提高和一些发展趋势。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游中胜Fytton Rowland
关键词:知识库
黄褐斑中药内治方聚类分析与辨证论治被引量:9
1997年
引入聚类分析等几种数理统计方法,对一组黄褐斑内治方剂(70首)进行用药范围和药性构成聚类。结果将方剂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药性功能侧重于疏肝解郁、活血祛瘀;第二类重在健脾除湿,辅以活血化瘀;第三类以滋阴补肾为主,兼理气活血。此三类方的数量比重分别是50%、10%、20%。聚类结果提示临床上黄褐斑发病与脏腑的相关性依次为肝、肾、脾;黄褐斑辨证论治均是以调理脏腑并活血祛瘀为制方之重点。
李若溪文向波
关键词:黄褐斑中药方剂聚类分析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基于活动目录的发电企业信息系统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2008年
讨论在已经存在域的企业中,建立以LDAP协议为核心的统一身份验证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LDAP的基本情况,并就LDAP的定制、复制与安全措施做了相应研究。对认证服务器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方法也作了介绍。以Microsoft的活动目录平台为基础,提出一种可行的企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解决方案,包括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并就实施过程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若溪
关键词:统一身份认证LDAP
“学术出版与网络传播”电子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一种编辑工作者高效制作电子问卷的方法,即利用动态网页、Word2007中的邮件合并和Outlook2007,实现"学术出版与网络传播"电子问卷调查的发布、问卷调查通知的自动逐一发送等,既可避免不礼貌之嫌,又可提高发送电子邮件和问卷调查对象答卷的效率,在答卷回收处理方面也非常方便。
游中胜李若溪欧红叶黄颖方兴
关键词:邮件合并动态网页问卷调查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科版)载文学科分布与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以中图分类法为标准 ,统计分析了重师学报 (自科版 ) 1991- 2 0 0 0年载文的学科分布情况。所刊载 716篇论文分属于 5 9门、33大类学科。依 10年总计论文篇数排名 ,前 6位为数学、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技术、经济类。从论文数量的动态变化看 ,后 3类学科呈明显的先低后高增长态势 ,而化学则呈现“滑坡”。与其他学报比较分析表明本刊的低构成比学科较多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为此 ,提出应该去掉零散学科 ,保留和加强具数量优势的、呈增长态势的以及比例高于或接近国内统计数据的学科 ,以确立刊物的核心学科。
李若溪许文昌
关键词:学科分布集中性分散性
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1
2013年
本研究以CNKI收录的全部学术期刊8169种为调查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以期反映我国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结果显示:①期刊自建网站的比例2011年为48.8%、2012年为59.5%;中央级主办单位期刊、北京地区期刊、核心期刊等的建站比例显著高于地方级、其他地区和非核心期刊。②自建网站具有显著的提高期刊和论文的网络显示度的作用。③自建网站对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指标有动态促进作用。④现有期刊网站的功能主要表现为8项。阐述了期刊网站与网络期刊两者之间是媒体进化中间阶段和结果的关系,提出应加强我国期刊网站的创建和功能开发,管理部门应出台激励政策和规范措施,引导我们网络期刊的迅速崛起。
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王维朗张栒胡英奎郭飞郭建秀
综合性学报核心学科构成与稳定性探讨
2002年
抽样统计了重庆师院等 4所高校的学报 (自科版 ) 1996~ 2 0 0 0年载文的学科分布。各刊所载论文的不同学科 ,按照论文数量由多到少排序 ,截取占前 70 %论文数量的学科为该刊的核心学科 ,得各刊的核心学科数分别都在4~ 5个。比较分析各刊核心学科的构成比例 ,发现多数刊物呈平缓下降分布 ,个别刊物呈陡峭下降分布 ,这两种分布形态差异经卡方检验有高度显著性。继而用各学科论文的各期发表数的变异系数 ,来衡量核心学科连续报道的稳定性 ,可见各刊的数学文章稳定性均较好 ,而其它学科变异系数大小不一。
李若溪
关键词:学科构成核心学科构成比论文数量稳定性高校学报
科技期刊传播系统要素分析与创新被引量:11
2002年
在前文 (李若溪 .编辑学报 ,2 0 0 1,13 (4 ) :187 189)基础上 ,进行系统要素分析。提出系统主体要素由科技期刊传播者、作者、读者等组成 ,讨论主体要素的特点和功能 ;系统客体要素主要有科技期刊及其承载的信息、知识以及传播媒体等。提出为实现科技期刊传播系统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目标任务 。
李若溪
关键词:科技期刊职业传播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