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莎莎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地震
  • 5篇康复
  • 4篇伤员
  • 3篇地震伤
  • 3篇地震伤员
  • 3篇早期康复
  • 2篇护理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电针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药理
  • 1篇药理特性
  • 1篇药物依赖
  • 1篇医疗康复
  • 1篇医学救援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应急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作者

  • 9篇李莎莎
  • 4篇何成奇
  • 3篇吴滨
  • 3篇何竟
  • 2篇杜春萍
  • 2篇王凤英
  • 2篇谢薇
  • 2篇康林
  • 2篇雷中杰
  • 2篇屈云
  • 1篇丁明甫
  • 1篇何红晨
  • 1篇王晓红
  • 1篇吴姁怿
  • 1篇陈光远
  • 1篇夏庆
  • 1篇康霞
  • 1篇张建梅
  • 1篇贾程森
  • 1篇陈佳佳

传媒

  • 5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3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多发性肝脾梗死1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李莎莎陈光远夏庆吴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内源性焦虑物质—苯甲二氮结合抑制因子与物质依赖的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李莎莎康林何竞吴滨
关键词:药物依赖药理特性生物学功能
电针对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电针是否能够消除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探讨电针控制戒断后焦虑症状的神经生物机制是否与苯甲二氮卓结合抑制因子 (DBI) m RNA表达有关。方法  2 4只 SD大鼠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后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电针干预组 ,予以电针干预 ,干预后第 5 d和第 10 d,检测条件性位置偏爱 ,并处死大鼠 ,提取脑内 RNA,进行 RT- PCR。结果 第 5 d和第 10 d检测结果显示电针干预组偏爱时间明显减少 ,与吗啡依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电针干预组 DBI m RNA表达明显少于吗啡依赖组 (P<0 .0 5 ) ,而正常对照组与电针干预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电针能消除吗啡依赖大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其控制戒断后焦虑症状的神经生物机制可能与电针影响 DBI m RNA表达相关。
李莎莎康林吴滨何竟
关键词:电针条件性位置偏爱吗啡依赖大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芦山地震超早期康复救援纪实被引量:2
2013年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地区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人员,于震后第2天就到达现场进行超早期康复救援;震后第3天,前移我院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和ICU等科室,对地震伤员进行超早期康复介入。至震后第14天下午6时,共收治伤员69名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使汶川经验在芦山地震康复救援中更快、更好、更有效、更科学地得到应用、完善和升华。
李莎莎熊恩富王晓红屈云丁明甫雷中杰谢薇何竟杜春萍王凤英何红晨何成奇
关键词:康复治疗
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 年1—12 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腔镜手术患者1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 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92、10.205、7.132、 23.087、11.063;P<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1,P< 0.01)。观察组术后2、48 h 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15.717、21.229;P < 0.01);观察组术后1 周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 8.321、8.232、9.761、9.507;P< 0.01)。结论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能有效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敖永琼袁春梅左琳宋霞邓洁李莎莎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精细化护理
51例芦山地震颅脑损伤伤员早期康复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20"芦山地震震后2周颅脑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应急医学救援中颅脑损伤伤员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2013年4月20日~5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92例芦山地震伤员进行筛查,由脑外伤康复治疗前移组对其中的颅脑损伤伤员进行床旁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Rancho Los Amigos(RLA)认知功能分级情况。采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1例颅脑损伤伤员,年龄范围3~84岁。颅脑损伤类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41.2%)、颅内血肿(33.3%)和混合型(33.3%),其严重程度与颅脑损伤类型相关。脑震荡GCS评分较高(13.25±0.62),弥漫性轴索损伤GCS评分较低(4.50±0.71)。100%伤员出现日常生活能力受限,74.51%伤员出现认知知觉功能障碍,9.80%伤员出现言语障碍,还有7.84%伤员出现吞咽障碍。经早期康复治疗后,伤员的ADL评分(治疗前34.82±20.58分,治疗后69.63±22.29分)和RLA认知知觉功能分级(治疗前4.16±1.24,治疗后7.20±1.69)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山地震颅脑损伤伤员的脑损伤类型多样,且常合并存在,其严重程度与颅脑损伤类型相关。所有伤员常伴多种临床问题和功能受限。早期康复治疗安全有效,可迅速改善伤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贾程森魏清川何竟何成奇李莎莎康霞马惠乐趣
关键词:颅脑损伤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芦山地震发生后4周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400人次,其中入院治疗325人,手术238台(骨科手术202台),危重伤员28人,重症伤员1人。为了避免和减少伤员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实现早日康复,自震后28 h起,该院康复医学科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早期康复护理流程: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应急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筹备早期康复护理技术人员,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早期康复护理信息平台,做到信息畅通;加强与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使地震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和治疗。截至震后4周,伤愈康复出院178人次,占总接诊伤员人次的44.5%;69例在医院温江院区住院的骨折术后伤员零死亡。
王凤英李莎莎杜春萍吴姁怿张建梅陈佳佳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208例芦山地震伤员康复需求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芦山地震伤员的创伤类型、功能受限情况,以及伤员的康复需求。方法采用地震伤员康复需求调查表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08例芦山地震伤员的康复需求。结果 208例被调查伤员的创伤类型以骨折居首(138例),其次为复合伤、软组织损伤、肺挫伤和截肢。绝大部分伤员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出现障碍,80%以上患者出现疼痛,少部分人出现感觉异常、呼吸障碍。大量患者需要康复辅具及住院治疗。结论芦山地震伤员的创伤类型及功能受限情况决定了患者所需康复辅具,结合伤员对康复的要求,可为伤员"量身定制"康复治疗方案。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极有益于地震伤员的康复。
刘思佳谢薇何成奇屈云李莎莎
关键词:创伤康复需求
188例芦山地震伤员伤情分类及早期康复策略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雅安及周边地区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芦山地震伤员伤情及功能障碍、康复现状及需求,以指导下一步康复医疗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4.20"芦山地震后1~9天雅安及周边地区7所医院、2所卫生院122例伤员,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6例伤员的伤情进行调查,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震后1~9天,雅安及周边地区医院共收治122例芦山地震伤员。其伤情分类为:上肢骨折占12.30%、下肢骨折占42.62%、脊柱骨折占16.39%(手术治疗占25.00%、未手术治疗占75.00%)、骨盆骨折占1.64%、肋骨骨折占4.10%、颅脑损伤占10.66%、软组织挫裂伤占8.20%、其他占4.09%。同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共收治66例芦山地震伤员,伤情分类为骨折77.27%、颅脑损伤3.03%、脊髓损伤4.55%、其他(包括软组织损伤)15.15%。至震后第9天,雅安及周边地区122例伤员中,8例(6.56%)已恢复生活自理能力,114例(93.44%)仍需强化康复治疗。同期,华西医院收治66例伤员中,1例(1.52%)已恢复生活自理能力,65例(98.48%)仍需强化康复治疗。结论早期运用主动运动、抬高患肢、物理治疗、定时翻身、心理干预等康复治疗,可促使地震伤员早期回归家庭和社会。
车萤雷中杰何成奇李莎莎岳守伟黄东峰刘沙鑫
关键词:医疗康复应急医学救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