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中国东北地区人群饮用绿茶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饮用绿茶与结直肠癌(CR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新发CRC病例763例,及同期内经年龄、性别及居住地区1∶1匹配的体检人员763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饮绿茶及相关变量与CR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95%CI。结果饮绿茶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a OR=0.40,95%CI:0.30~0.52)。饮茶杯数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干茶叶消费量的增多均与CRC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P <0.05)。饮茶>1杯/d者,CRC发病风险降低65%(a OR=0.35,95%CI:0.23~0.52);饮绿茶年限1~10年与干茶叶消费量500~1 000 g/年者,CRC发病风险分别降低61%(a OR=0.39,95%CI:0.28~0.55)和71%(a OR=0.29,95%CI:0.18~0.49)。发病部位和性别的亚组分析表明,饮绿茶可以降低近端结肠癌、远端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并降低男性、女性CRC的发病风险。结论饮绿茶是CRC发病的保护因素。 吴鑫 石晶 李智 李贺明 曲秀娟 刘云鹏 张凌云关键词:绿茶 结直肠癌 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CSV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试剂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SV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试剂及应用,从胃癌外周血液样本中分离PBMCs;向PBMCs中分别加入Easy Buffer,再加入FcR blocker;利用CD45试剂盒去除... 李贺明 韩涛 代茵 徐子安 李克蕊 胡其霖 尹畅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 除了传统的内分泌腺体以外,肺、胃肠道和胰腺等尚存在分布广泛的内分泌细胞,此类细胞本身含有胺,同时具有摄取胺前体并脱羧的能力,与神经细胞有许多形态和生物学共性,故又称神经内分泌细胞(neuro-endocrine cell... 刘云鹏 徐玲 李贺明关键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靶向药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现有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因素及现有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252例患者,按是否发生VTE分为研究组63例及对照组189例。应用霍拉纳评分(KRS)及帕多瓦预测评分(PPS)评估VTE风险,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并评估KRS及PPS的预测能力。结果 VTE病史、卧床≥3 d、血小板数目≥350×10^9/L、D-二聚体>0.55 mg/L、Ⅳ期肿瘤共5项风险因素与增加VTE风险相关(OR分别为12.149、3.672、3.144、5.263、1.439、1.382,均P<0.05)。通过KRS进行风险评估,低、中危风险组中,研究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PPS进行风险评估,低、高危风险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VTE病史、卧床≥3 d、血小板数目≥350×10^9/L、D-二聚体>0.55 mg/L、Ⅳ期肿瘤为发生VTE的独立风险因素。KRS在低中危人群中能够很好预测血栓风险,而PPS预测能力有限。 门学千 李贺明 董茜 王远鹤 周进 李艳荣 张敬东关键词: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模型 IGF-1R抑制剂OSI-906抑制IGF介导的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放疗抵抗 赵明 王喆 王福光 鞠再双 李贺明 谢敏 王若雨MRN复合物(MRE11/RAD50/NBS1)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双链DNA损伤(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MRE11/RAD50/NBS1是检测和修复DSBs的重要复合物[1]。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复制、有丝分裂及遗传毒性化学物质和放射治疗均能引起DSBs[2-3]。MRN复合物在DSBs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起始修复、 王靖淞 梁珊珊 王喆 李贺明 王慧 王若雨关键词:放化疗敏感性 D2根治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水平与胃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壁报交流) 目的 胃癌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症。临床研究认为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往往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初治晚期胃癌患者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提示预后不良。然而,对于可行根治手术的早期和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李贺明 刘云鹏 曲秀娟 王若雨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回顾126例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PLR分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The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中对PLR定义的界值,将PLR分为低PLR组(PLR<150)和高PLR组(PLR≥150)。分析PLR水平与胆道系统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PLR与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PLR组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均低于低PLR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与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OS和PFS的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PS评分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PFS有相关性(P<0.05);肿瘤部位、TNM分期与OS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FG是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分组中,PLR与OS和PF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目前样本分析结果表明PLR不能作为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继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郭雪芬 王若雨 李贺明 赵彤 冀学宁 梁珊珊 王喆 杨玉龙 尹家俊关键词:预后 局部复发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时机及合理选择 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原发性直肠癌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新辅助治疗的出现,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但由于受到病人曾经接受过的相关治疗的限制,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的治疗一直以来是备受争议的问题。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仅有少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因此,针对不同治疗史的病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LRRC治疗的重要原则,而综合治疗时机及合理选择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刘云鹏 李贺明关键词:直肠癌 化学治疗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2005-2021年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现状 2022年 目的对2005-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进行检索,限定检索式为novel checkpoint inhibitor AND immunotherapy,检索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有关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发表的国家和地区期刊及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关于国家和地区的发文数量,美国、中国和意大利位列前3名。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是发文量前3名的机构。该领域内发表文献的期刊相对集中,多为肿瘤学和免疫学为主题的杂志。在关键词分析中可知,可关注以PD-1/PD-L1抑制剂与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替瑞利尤单抗)的联合应用,同时也应该关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靶点:如CD73、4-1BB、CD8+T细胞、NK细胞。结论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进展和关注的热点,从而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阎金杉 李智 徐璐 李贺明 冮筱毓 赵明芳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