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 作品数:15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华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柠檬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活性柠檬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以新鲜柠檬皮渣为原料,工艺步骤依次如下:(1)灭酶处理,将柠檬皮渣在95℃~100℃的水中热烫4分钟~6分钟以破坏柠檬皮渣中的果胶酶活性;(2)冷却与脱水,将灭酶处理后的柠檬皮渣采用自来... 雷激 车振明 马力 陈祥贵 李玉锋 芮光伟 李鹤文献传递 一种高活性柠檬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 雷激 车振明 马力 陈祥贵 李玉锋 芮光伟 李鹤 一种高活性柠檬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以新鲜柠檬皮渣为原料,工艺步骤依次如下:灭酶处理,将柠檬皮渣在95℃~100℃的水中热烫4分钟~6分钟以破坏柠檬皮渣中的果胶酶活性;冷却与脱水,将灭酶处理后的柠檬皮渣采用自来水冲洗的方式...关键词:关键词:真空冷冻干燥机 溶菌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2008年 主要阐述了溶菌酶的结构及其性质、种类及其作用机理、提取及制备方法,并讨论了溶菌酶的研究进展。 李鹤 马力 王维香关键词:溶菌酶 磁性高分子微球性质及其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2008年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不但可通过共聚、表面改性等化学反应方法在微球表面引入多种反应性功能基团,结合酶、细胞、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还可对外加磁场表现出强烈的磁响应性,现作为酶、细胞、药物等的载体被广泛应用到了生物工程、细胞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文章介绍了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质,重点讨论了其作为载体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对各种固定化酶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黎 马力 李鹤关键词:磁性微球 磁性高分子微球 固定化酶 生物材料 绿茶中茶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2010年 对绿茶中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筛选,采用正交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的pH值、氧化温度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适宜的茶红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氧化温度55℃,pH 9.0,反应时间3h条件下的产物效果较好。 李鹤 马力 李旭关键词:绿茶 微波辅助萃取提取茶叶中茶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以绿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确定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35,微波功率为500W,50℃加热提取,提取时间5min,绿茶中多糖的得率为1.991mg/g。 李鹤 马力 张诗静 李夏菲关键词:绿茶 茶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免疫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7年 免疫磁性微球是一种兼具磁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偶联的生物分子容量大,且能分散于体系中不易沉降,非常适合在生物体系中使用;免疫磁性分离法由于具有高效、快速、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迄今已经在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鹤 马力 李黎关键词:免疫磁性微球 磁性微球研究进展及其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07年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作为酶、细胞、药物等的载体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物工程、细胞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磁性微球的制备、性质,重点讨论了其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各种固定化酶的方法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黎 马力 李鹤关键词:磁性微球 磁性高分子微球 固定化酶 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IgG的分离 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法制备SPA-Sepharose免疫磁性微球,并对产物的结构、粒径、磁性能进行了表征,所得产物粒径大约为5μm,表面包裹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SPA),分散性较好,具有超顺磁性。利用SPA对免疫球蛋白G(IgG)的特异性吸附反应及磁性微球的超顺磁性,从猪血清中分离IgG,试验结果表明:SPA免疫磁性微球对猪血清的最大吸附效率是70.12%,可反复使用29次。 马力 李鹤关键词:FE3O4 磁性微球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2020年 背景:磁性高分子微球作为酶、细胞、药物等的载体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生物工程、细胞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目的:制备出粒径小、分散性好、磁响应强、安全无毒的磁性高分子微球。方法:以Fe3O4磁性粒子为内核、液体石蜡为分散介质、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探讨了交联时间(0,20,40,60,80,100,120,150,180min)、反应温度(20→50℃、30→60℃、40→70℃、50→80℃)、壳聚糖质量浓度(0.01,0.02,0.03,0.04,0.05g/mL)、Fe3O4/壳聚糖质量比(1∶1,1∶2,1∶3,1∶4)、戊二醛用量(8-10 mL)、液体石蜡用量(40,60,80,100 mL)、搅拌速度(0-2 000 r/min)等因素对磁性壳聚糖微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形态、粒径、分散性、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与结论:(1)实验发现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最佳条件为:从加入交联剂戊二醛开始计时,先于40℃反应1 h再升温至70℃继续反应120 min,壳聚糖浓度为0.02 g/mL,Fe3O4/壳聚糖质量比为1∶2,液体石蜡用量为80 mL,搅拌速度为1 200 r/min,戊二醛用量为8-10 mL;(2)磁性壳聚糖微球在外加磁场下具有强磁性能,在自然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3)壳聚糖与Fe3O4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微粒呈球状,纳米粒子被包裹在微球内,为核壳结构,微球表面较平滑,单分散性好;(4)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介于1-15μm之间,该粒径利于微球在反应体系中分散和磁分离。 李黎 马力 李鹤关键词:磁性微球 高分子微球 生物材料 壳聚糖 四氧化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