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春红

作品数:115 被引量:287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8篇鼠疫
  • 19篇血吸虫
  • 19篇吸虫
  • 18篇虫病
  • 17篇血吸虫病
  • 17篇吸虫病
  • 16篇抗体
  • 14篇钉螺
  • 11篇单克隆
  • 11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克隆
  • 10篇兽类
  • 10篇小型兽类
  • 9篇疫菌
  • 9篇鼠疫菌
  • 9篇流行病
  • 7篇疫源
  • 7篇杂交
  • 7篇杂交瘤
  • 7篇杂交瘤细胞

机构

  • 108篇云南省地方病...
  • 29篇大理大学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大理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军事科学院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丽江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血吸虫...
  • 1篇梁河县疾病预...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作者

  • 108篇杜春红
  • 27篇王鹏
  • 25篇张云
  • 25篇宋志忠
  • 24篇高子厚
  • 23篇尹家祥
  • 23篇董毅
  • 20篇宋静
  • 18篇沈美芬
  • 18篇钟佑宏
  • 18篇刘正祥
  • 16篇于国林
  • 16篇唐雪
  • 15篇王丽芳
  • 13篇孙佳昱
  • 13篇石丽媛
  • 12篇董兴齐
  • 12篇冯锡光
  • 11篇吴明寿
  • 11篇杨光璨

传媒

  • 12篇中国血吸虫病...
  • 9篇地方病通报
  • 8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华地方病学...
  • 4篇热带病与寄生...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年份

  • 10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边境地区卵形硬蜱中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的检出和鉴定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县)采集的蜱进行伯氏疏螺旋体分子生物学检测,为当地莱姆病的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4月在云南省耿马县采集的游离蜱单只进行DNA提取后,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作为初筛实验,阳性者进一步检测16S rRNA和FLA鞭毛蛋白基因确证。结果 3种蜱共94只,检出阳性14只,阳性率为14.89%。阳性蜱均为卵形硬蜱,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6,P=0.388)。锐跗硬蜱和金泽革蜱均未检出阳性。检出的伯氏疏螺旋体3个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均与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同源性达98%~99%,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我国四川、安徽省检出的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聚在一个分支上;与日本疏螺旋体接近,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狭义伯氏疏螺旋体、法雷斯疏螺旋体等基因型聚在外围。结论耿马县采集的卵形硬蜱携带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宿主和媒介的种类、分布及其对人的致病性等,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段兴德何志海高子厚蒋宝贵龚正达张云邵宗体江佳富孙毅刘洪波姚明国王帆杜春红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
滇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
2021年
为探讨云南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根据海拔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在德钦县选取42个调查样点,划分为5个垂直带,4种生境,采用铗夜法和笼日法捕获小兽,梳捡其体表寄生蚤,运用生态位宽度指数(B_(i))和生态位重叠指数(NO)对其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梳捡寄生蚤1275头,隶属4科9亚科17属33种,其中迪庆额蚤和云南栉眼蚤为优势种,常见种12种,稀有种19种。在海拔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特新蚤德钦亚种0.698、棕形额蚤0.690、斯氏新蚤川滇亚种0.667;生境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无值大锥蚤0.630、特新蚤指名亚种0.57、特新蚤德钦亚种0.537;寄主资源轴上,B_(i)值前三为绒鼠怪蚤0.584、迪庆额蚤0.567、棕形额蚤0.553;多维生态位宽度来看,特新蚤德钦亚种和迪庆额蚤B_(i)值较大,分别为1.031、1.019。海拔、生境、寄主生态位重叠指数中,有意义的重叠种对分别占比35.6%、39.39%、9.28%;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6.89%、18.56%、51.14%;完全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27%、13.26%和0.19%。三种生态因子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不同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格局不同,与资源轴本身有关。有意义的重叠和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占比较多,前者多为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两两之间重叠,重叠指数越高,竞争关系越激烈;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多为稀有种之间,无资源利用竞争关系。总体来说,德钦县小兽体表寄生蚤种类丰富,生态位分化较为均匀,本研究可为该地蚤传疾病的监测防控提供生态学依据。
陈星刘正祥段兴德邵宗体浦恩念苏超杜春红李玉琼高子厚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寄生蚤
基于随机森林和最大熵模型的云南省钉螺潜在地理分布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与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预测云南省钉螺潜在分布区,为云南省钉螺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6年云南省钉螺调查数据并转换为钉螺存在点数据;收集云南省22个环境变量数据,包括年蒸发量、年平均地温、年降水量、年平均气压、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0℃积温、≥10℃积温、干燥度、湿润指数等12个气候变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黏土含量、土壤质地-沙土含量、土壤质地-粉砂土含量等8个地理变量及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分布2个人口经济学变量。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检验筛选后,基于R 4.2.1软件biomod2包构建RF、MaxEnt模型及其组合模型,预测2016年后云南省钉螺潜在分布区。采用交叉验证和独立数据验证法,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真实技巧统计值(true skill statistics,TSS)和Kappa统计量以评价模型预测性能;选择AUC>0.950且TSS>0.850的模型输出的环境变量贡献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环境变量重要性百分比以分析环境变量重要性。结果累计将148个钉螺存在点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纳入RF、MaxEnt模型进行训练,RF与MaxEnt模型预测性能均较佳,AUC均值>0.900、TSS和Kappa均值均>0.800,且两模型AUC(t=19.862,P<0.05)、TSS(t=10.140,P<0.05)和Kappa值(t=10.23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合模型AUC、TSS和Kappa值分别为0.996、0.954和0.920。独立数据验证发现,RF模型和组合模型建模结果的AUC、TSS和Kappa值均为1,在未知数据建模中表现良好;MaxEnt模型则表现较弱,24%(24/100)的建模结果TSS、Kappa值为0。累计有79个RF模型建模结果和38个MaxEnt模型建模结果及组合模型建模结
张宗亚杜春红张云王洪琼宋静周济华王丽芳孙佳昱沈美芬陈春琼江华颜嘉琦冯锡光王文雅钱沛君薛靖波李石柱董毅
关键词:湖北钉螺最大熵模型地理分布
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血液样品来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以42份未知来源的家畜动物血液(实验组)和4份已知来源的家畜动物血液(对照组)为检测对象,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46份血液样品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基因条带。经序列分析,实验组中15份血液样品来源于黄牛(Bos taurus),3份来源于瘤牛(Bos indicus),其余24份来源于牦牛(Bos grunniens),对照组的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与形态学登记结果一致。表明DNA条形码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家畜动物血液样品的来源物种。
黄涛华杜春红高子厚刘云海扎史品初
关键词:DNA条形码
检测鼠疫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建立快速、简易的检测鼠疫F1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 ICA)。方法(1)采用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F1抗原,并将标记物喷于玻璃纤维;同时将纯化F1抗原喷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于F1抗体的捕捉;按常规组装成检测鼠疫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2)采用该试纸条与血凝法对同一份兔抗F1抗体进行检测,以评价该试纸条的敏感性。(3)采用该试纸条对44株非鼠疫菌的免疫鼠血清进行检测,以评价该试纸条的特异性。(4)采用该试纸条、血凝法及ELISA对607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评价该试纸条对现场材料的检测效果。结果(1)该试纸条可在15 m in之内完成检测;(2)在敏感性上,该试纸条对同一份免疫兔血清的检测较血凝法高一个滴度;(3)对被试的44株所选菌株的免疫鼠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4)在对607份血清标本的检测中,免疫层析试纸条、血凝及ELISA三种方法的符合率中度,而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分别比血凝与ELISA高111%和90%。结论以纯化的鼠疫F1抗原为基础建立的G IC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鹏石丽媛郭英杜春红尹家祥黄鹏钟佑宏董珊珊吴明寿于国林
关键词:鼠疫F1抗体
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CTCC NO:C201091或CCTCC NO:C201094的杂交瘤细胞分泌。本发明同时涉及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以及产生所述单克隆抗...
杜春红宋志忠张建中王鹏唐雪郭英尹家祥
文献传递
鼠疫菌F1抗体/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双抗原/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3种方法的诊断试剂对比检测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藏的和现场采集的血清样品和脏器样品,对血清样品做鼠疫菌F1抗体检测,对脏器样品做鼠疫菌F1抗原检测。结果在358份血清样品中,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52份(14.52%),IHA试剂检出阳性37份(10.34%),GICA试剂检出阳性45份(12.57%)。ELISA与IHA试剂的符合率为95.23%,与GICA试剂的符合率为96.92%。经统计学χ2检验,ELISA试剂检出F1抗体阳性率高于IHA试剂(χ2=11.53,P=0.000 7),与GICA试剂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70 4)。进一步分析滴度差值频数,ELISA试剂检测人血清的敏感性高于IHA试剂的样品占87.5%。在117份脏器样品中,3种试剂均检出F1抗原阳性15份(12.82%),符合率100%。滴度差值频数比较,ELISA试剂检测敏感性高于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试剂的样品为78.57%。结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鼠疫菌F1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鼠疫菌F1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性质特异,其敏感性优于IHA试剂盒和GICA试剂条,值得在鼠疫的监测和快速诊断中推广应用。
杜春红王鹏常娅莉王秉翔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鼠疫菌F1抗原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
云南省2021年血吸虫病风险监测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评估云南省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吸虫病疫情流行态势,以及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疫情的社会和环境变化因素等,2021年云南省选择3个省级和15个县级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疫区村作为监测村。通过查阅收集监测村血吸虫病常规疫情监测资料,结合钉螺和野粪调查等风险监测,综合分析各监测村血吸虫病传播扩散风险,对阳性钉螺、阳性野粪、居民感染、活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等5项敏感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全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7个属于传播阻断有螺县,其余均为消除县。在32个监测村共调查钉螺152447框,其中有钉螺3043框;捕获钉螺15895只,其中活钉螺15727只;累计查出有螺面积58.87 hm^(2),钉螺复现面积34.19 hm^(2),有螺框出现率2.00%,活螺平均密度0.1032只/0.11 m^(2);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未发现阳性钉螺。在14个流行县(市、区)的27个监测村中共捡获野粪1374份,来源以牛、狗、羊、马属动物、猪等为主,全部为阴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评估,洱源县永乐村和永胜村,楚雄市智明村为Ⅱ级风险,其余均为Ⅲ级。结论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传播扩散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风险监测,加大查灭螺力度和家畜的有效管理,才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沈美芬杜春红宋静王丽芳孙佳昱陈春琼冯锡光张宗亚江华周济华董毅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情况,为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11月在贡山县的3个乡镇6个自然村19个村组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3种方法进行鼠疫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检测指示动物血清293份,其中犬血清288份、猫血清5份。IHA检出阳性血清8份,阳性率为2.73%(8/293),ELISA、GICA结果一致,分别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3.75%(11/293)。阳性血清均为犬血清。3种方法进行比较,ELISA阳性率优于IHA(χ~2=7.70,P〈0.01),与GICA无差异。结论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检测阳性,需引起重视并作进一步调查研究。
张玉芬杜春红苏超邓余飞王青松陈静李璋鸿李四全刘正祥高子厚
关键词:鼠疫血清流行病学
一种尾蚴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蚴提取装置,涉及尾蚴提取技术领域,包括提取板、吸附机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吸附机构包括吸附板、设置在吸附板上的吸附部、以及设置在吸附板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取板与吸附部连接设置在吸附板上;夹持...
宋静杜春红董毅张宗亚李科荣杨慧严纪元周济华沈美芬陈春琼王丽芳张云孙佳昱冮华冯锡光颜嘉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