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再珍

作品数:48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4篇手术
  • 11篇心脏
  • 10篇食管
  • 9篇室间隔
  • 9篇室间隔缺损
  • 9篇缺损
  • 9篇外科
  • 9篇间隔缺损
  • 8篇细胞
  • 7篇封堵
  • 6篇术后
  • 6篇肺动脉
  • 6篇肺动脉高压
  • 5篇主动脉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微创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5篇封堵术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五...
  • 18篇郑州人民医院
  • 12篇郑州铁路职业...
  • 6篇郑州铁路局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杨再珍
  • 18篇范书润
  • 15篇胡殿宇
  • 13篇冯光强
  • 7篇张向辉
  • 7篇王岩青
  • 6篇王攀
  • 6篇王克学
  • 5篇张亚飞
  • 4篇张云汉
  • 4篇薛德海
  • 4篇陈奎生
  • 3篇庄世才
  • 3篇邢志嵩
  • 3篇王孝东
  • 3篇朱光
  • 3篇李伟
  • 3篇王红宇
  • 3篇李玉杰
  • 2篇文冰

传媒

  • 9篇医药论坛杂志
  • 6篇河南外科学杂...
  • 4篇医学信息(手...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铁道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瓣膜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诊疗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与瓣膜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统计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172例,瓣膜病合并焦虑症患者84例。患者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确诊并行抗焦虑治疗。结果行抗焦虑治疗患者,围术期焦虑症状控制满意,术后6个月焦虑症基本痊愈;未行抗焦虑治疗的轻症患者,围术期焦虑症加重,术后6个月焦虑症无改善,未行抗焦虑治疗的中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持续加重,未行手术治疗,最终心脏功能失代偿死亡。结论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的早期诊断、积极的药物、心理、手术的综合治疗,对于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向辉李玉杰王克学杨再珍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焦虑症
脱白细胞温血灌注体外循环术中及主动脉开放早期心肌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2007年
目的了解在脱白细胞温血灌注体外循环术中及主动脉开放早期人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方法选择主动脉阻断时间在40min以上的体外循环手术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脱白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检测不同时间点的人心肌中MPO水平。结果两组在阻断30min时与阻断前相比MPO无明显升高;主动脉开放后5min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可以反映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程度。脱白细胞温血灌注可减轻心肌损伤。
杨再珍胡殿宇法宪恩庄世才王家祥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温血灌注体外循环
主动脉弓三分支支架治疗StanfordA型夹层术后肾损伤75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三分之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损伤的发病率。方法对7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手术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与手术后动态抽血监测术后2周内肾功能变化。结果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为33.3%(25/75),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为12%(9/75),9例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弓三分支支架应用于StanfordA型夹层由于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尤其是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显著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王红宇杨再珍
关键词:STANFORDA型夹层肾损伤
去白细胞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连续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杨再珍法宪恩庄世才权小强胡殿宇
关键词:连续灌注去白细胞心肌保护作用心脏手术病人
室缺肺高压手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手术前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 1一周,术中应用顺单项活瓣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再应用前列腺素E 1两周;同时,用彩超复查了解单项活瓣的分流作用。结果 术毕12例自动复跳,9例电除颤1-8次(5-20 J)后复跳。二次插管4例。围术期死亡两例,余19例术后彩超跟踪检查,其中7例可见到明显右向左通过活瓣的血流,时间持续3-17d后关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结论 顺单项活瓣补片同时前列腺素E 1静脉注射是一种治疗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
杨再珍范书润冯光强邢志嵩王攀杨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单向活瓣前列腺素E1
食管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S-100蛋白阳性Langerhans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目前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e traid,FHIT)基因和Langerhans细胞(LC)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有关二者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相关性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通过研究食管鳞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LC数量的变化探讨二者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胡殿宇杨再珍陈奎生张云汉
关键词:食管鳞癌FHIT基因LC免疫组化
血运重建术治疗大动脉炎2例被引量:1
1996年
血运重建术治疗大动脉炎2例薛德海,朱光,杨再珍,逄毅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450052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疾病,本病所致主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阻塞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要外科治疗。我科1991年10月~1992年6月行血运重建术治疗大动脉炎2...
薛德海朱光杨再珍逄毅
关键词:大动脉炎血运重建术外科手术
227例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了解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6例,发生率为20.2%。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8例,发生率为31.3%(37/118例);而<60岁者109例,发生率为8.2%(9/109例)。术后血钾<4.0 mmol/L者61例,发生心律失常的为37.3%(23/61例);而≥4.0 mmol/L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3.8%(23/166例)。术前心电图异常68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8.2%(26/68例),心电图正常的发生率为12.6%(20/159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为47.6%(10/21例),而无合并其他疾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7.4%(36/206例)。结论年龄≥60岁,术前血钾<4.0 mmo/L,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合并其他疾患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术前、术后增强心肺功能,减少疼痛刺激,补足血容量及电解质,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冯光强杨再珍范书润李伟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TEE引导下经胸微创pmVSD封堵术治疗患者77例,依据封堵入路夹角大小将其分为封堵入路夹角<30°组56例和封堵入路夹角≥30°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心内操作时间;分析封堵入路夹角与心内操作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封堵入路夹角<30°组手术成功率较封堵入路夹角≥30°组高(100%vs.80.95%),心内操作时间较封堵入路夹角≥30°组短[(24.50±5.39)min vs.(39.05±4.31)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封堵入路夹角与心内操作时间呈正相关(r=0.819,P<0.05)。结论TEE引导下经胸微创pmVSD封堵术中封堵入路夹角<30°时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心内操作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朝锋王晓静史景璐王岩青杨再珍王孝东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和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和影响。方法:连续完成初次瓣膜置换手术256例,其中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单瓣膜置换2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43例;风湿性病变145例,非风湿性病变111例。术前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术后第1周反复复查血小板计数,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血小板计数。结果:(1)术后1周内发生血小板减少(<100×109/L)113例,发生率43.7%,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滞留时间较非血小板减少者延长;(2)生物瓣单瓣膜置换35例,血小板减少28例,发生率80%,机械瓣单瓣膜置换178例,发生62例,比率34.8%,两组比较,P=0.000;(3)双机械瓣膜置换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3.5%,与单机械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风湿性病变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4.5%,非风湿性病变组发生率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血小板减少组死亡2例,非血小板减少组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6)术后3~6个月共随访到252例患者,占应随访的99.2%,均未见血小板减少。结论:体外循环时间延长、使用生物瓣、双瓣膜置换、风湿性病变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更长。
杨霄杨再珍杨霞谢辉李玉杰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血小板减少心肺转流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