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 作品数:56 被引量:67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GARBF神经网络的土壤有效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被引量:26
- 2010年
- 以土壤有效锌为研究对象,构建遗传径向基函数(GARBF)神经网络对该元素属性值进行空间插值,以训练样本集的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逼近误差及检验样本的插值误差为评判标准,比较GARBF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的拟合能力和空间插值能力。结果表明:同一区域两种抽样方案(a、b)下三种插值方法对训练样本的拟合能力为GARBF>RBF>Or-dinary Kriging。以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作为插值精度的评价指标,GARBF与RBF神经网络相比,训练样本的逼近误差分别降低0.22~0.25(a方案)和0.10~0.11(b方案),检验样本的插值误差分别降低0.13~0.11(a方案)和0.02~0.13(b方案);GARBF神经网络与Ordinary Kriging相比,训练样本的逼近误差分别降低1.12~1.40(a方案)和1.45~1.88(b方案),检验样本的插值误差分别降低0.20~0.24(a方案)和0.14~0.32(b方案),GARBF神经网络的误差最小,插值精度最高。从GARBF神经网络的插值图可以看出,遗传算法避免了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扩大了对土壤中相关空间信息的搜索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类似克里格插值的"平滑效应"。
- 董敏王昌全李冰唐敦义杨娟宋薇平
-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空间插值
-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被引量:41
- 2005年
- 采用随机布点方法在成都平原采集了0~20cm耕层土样及20~40cm的底层土样共98个.分析了成都平原土壤铅含量状况,同时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并对污染土壤的分布规律以及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大多数农田土壤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铅污染.在86个耕层土样中,只有20个样点没有受到铅污染.受铅污染的样点中,污染级别为1~4级,以1、2级为主,属无污染到中污染的过渡状态和中度污染.其中1级污染有33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8.4%),2级污染有30个样点(占总样点数的34.9%).个别样点已接近或达到了强度污染的水平.污染土壤的分布与污染源的位置关系密切,与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铅主要累积在0~20cm的耕层土壤,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其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
- 谭婷王昌全李冰何鑫张隆伟杨娟
- 关键词:耕层土壤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铅污染污染程度
- 土壤酸化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研究了成都平原土壤酸化特征,分析了土壤酸化指标与土壤肥力水平、生态环境的关系,讨论了土壤酸化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土壤酸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 杨艳王昌全李冰杨娟
- 关键词:土壤酸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猪粪施用对成都平原稻季氨挥发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采用通气法开展田间小区原位监测试验,分别设置对照、常规化肥、猪粪和化肥配施、单施猪粪等7个处理,探讨不同比例猪粪施用对稻田氨挥发特征及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通量在施肥后的第2 d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氨挥发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1周左右。在整个监测期间,氨挥发平均通量为2.87~5.89 kg·hm-2·d-1,氨挥发累积量为43.72~87.38 kg·hm-2,占氮肥施用量的24.27%~29.17%;猪粪和化肥配施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能降低氨挥发累积量4.21%~16.74%,猪粪和化肥配施也有效降低了田面水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单施过量猪粪则促进了氨挥发;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呈明显线性正相关。猪粪和化肥配施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稻谷增产196~779 kg·hm-2,同时猪粪的施用也降低了稻田肥料投入成本,有效提高了农民纯收入。综合环境及经济效益,化肥+猪粪50%处理的猪粪投入量最佳,稻田猪粪消纳量为13 264.54 kg·hm-2,生猪承载量为20.19头·hm-2。
- 李喜喜杨娟王昌全白根川游来勇易云亮黄帆李博曾鹏宇
- 关键词:水稻氨挥发猪粪铵态氮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方法被引量:44
- 2010年
- 通过研究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和空间插值方法,快速准确获取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是精确农业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该文以四川眉山一块约40km2的区域为试验区,采集表层土壤(0~20cm)样点80个,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空间坐标和邻近样点与土壤有机质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RBF2),模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普通克里法(OK)和仅以坐标为网络输入的神经网络方法(RBF1)相比,RBF2的插值精度有显著的提高;相同样点密度下其相对预测误差分别较OK和RBF1减小了9.87%、1.97%(样本A)和13.09%、2.36%(样本B);即使样点数减半的情况下RBF2的相对预测误差也分别较OK和RBF1减小了10.23%和2.33%,并且插值图差异相对较小,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因此,利用以坐标和邻近样点为输入的神经网络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快速地获取区域土壤性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信息。
- 李启权王昌全岳天祥李冰杨娟
-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网络误差分析土壤有机质空间异质性
- 水稻子实对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累积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07年
- 在分析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重金属(Cd、Cr、Pb、Cu、Zn)全量、各形态含量及相应点位种植的水稻子实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及线性回归方程的模拟,研究了土壤Cd、Cr、Pb、Cu、Zn全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各形态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以及水稻子实对重金属各形态的累积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较轻,除Cd外,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均较低,Cd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存在,Cr、Cu、Zn、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水稻子实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效应顺序为:Cd>Zn>Cu>Pb>Cr。与水稻重金属累积关系密切的重金属活性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主要有:Cd的碳酸盐结合态、Cr的可交换态、Pb的有机物结合态和Cu的碳酸盐结合态含量;Zn各活性形态对水稻子实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活性形态重金属元素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活性态Cd主要受有机质、pH和容重的影响;活性态Cr与pH、有机质、CEC和容重密切相关;活性态Pb与有机质、容重、中细粉粒、砂粒等均有密切的关系;Cu的活性主要受粘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Zn的有效性主要受pH、有机质、砂粒、容重的影响。总的看来,对土壤Cd、Cr、Pb、Cu、Zn各活性形态含量影响效应较强的是有机质、pH、容重,而与土壤吸附性能密切相关的颗粒组成、CEC的影响不甚明显。
- 李冰王昌全代天飞李焕秀杨娟
- 关键词:重金属水稻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
- 安昌河流域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安县1988、2000、2008年3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为基础源,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法估算了安县的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变化转移矩阵,并分析了安昌河流域20年来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
- 唐美英李力杨娟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遥感影像
- 磷水平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为了解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磷营养遗传特性,以7份亲本及其4个组合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的影响。在低磷条件下,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的APase活性较对照增加不显著,而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和D83B则通过显著提高根系APase活性增强了对磷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和R527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APase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和R781除在分蘖期APase活性增加明显外,在孕穗期和灌浆期APase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亲本配制的杂交稻在低磷水平下,根系APase活性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磷低效型杂交组合Ⅱ优549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根系的APase活性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差异不显著;磷高效型杂交组合D83A/R527在低磷水平下3个时期APase活性均明显提高。由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配制的Ⅱ优549,根系APase活性受低磷胁迫增幅不大;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83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根系APase活性在低磷水平下上升显著;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配制的Ⅱ优892,以及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781配制的D62A/R781,受低磷胁迫时根系APase活性上升幅度介于磷低效组合Ⅱ优549和磷高效组合D83A/R527之间。
- 严宽王昌全李焕秀李冰杨娟袁大刚
- 关键词:低磷胁迫杂交稻酸性磷酸酶活性
- 城市郊区基本农田安全风险研究——以眉山市东坡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基本农田生态风险区域的确定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GIS平台,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对成都平原城市眉山市东坡区的基本农田生态风险区域进行了研究。在该研究中以东坡区基本农田规划图中提取的基本农田数据作为累计阻力"源",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6个因子作为阻力层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把最小累计阻力栅格的突变点作为临界点,设定阈值,划分出了基于阻力值的4个功能区:基本农田生态安全重点区域、一般区域、过渡区域和非基本农田区域。基本农田安全风险区域的确定可为当地科学全面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 白根川夏建国王昌全杨娟王鹏
- 关键词:基本农田阈值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以成都平原土壤Cd为例被引量:33
- 2007年
- 随着成都平原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而关于社会经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定量影响的研究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文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12输入、1输出、1个隐含层的三层BP神经网络,定量研究成都平原城市发展中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与土壤重金属Cd含量间的内在联系。网络拟合精度达97.02%,模型拟合程度高。运用该BP网络模型对城市化影响下城市边缘带土壤重金属Cd含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为84.19%,明显高于传统回归模型71.55%的预测精度,体现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越性。利用2005年和2010年各影响因素的预测值,将这两组值分别作为网络的输入,并和以前的样本合并再重新训练更新网络权值,得到2005年和2010年各区/县土壤重金属Cd预测值。
- 杨娟王昌全李冰李焕秀何鑫
- 关键词:成都平原BP人工神经网络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