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敬葵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储氢
  • 4篇储氢材料
  • 2篇球磨
  • 2篇磨球
  • 2篇机械球磨
  • 2篇复合储氢材料
  • 2篇储氢性能
  • 1篇氢化
  • 1篇氢化物
  • 1篇氢气
  • 1篇氢气压力
  • 1篇摩尔比
  • 1篇化物
  • 1篇TI
  • 1篇
  • 1篇
  • 1篇2+X
  • 1篇AL
  • 1篇FE
  • 1篇LI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杨敬葵
  • 5篇王新华
  • 4篇陈长聘
  • 4篇陈立新
  • 3篇李寿权
  • 3篇葛红卫
  • 2篇贝雅耀
  • 1篇郑津洋
  • 1篇李惠
  • 1篇陈如柑
  • 1篇潘洪革
  • 1篇徐楼

传媒

  • 2篇第九届全国氢...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锂铝氮氢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铝氮氢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铝氮氢复合储氢材料的相组成主要包括Li<Sub>3</Sub>AlN<Sub>2</Sub>、Li<Sub>2</Sub>NH和LiH,所述Li<Sub>3</Sub...
王新华杨敬葵贝雅耀陈立新陈长聘
文献传递
LiAlH4/LiNH2+xmol%(Ti、Fe)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
以LiAlH_4为代表的金属配位氢化物因其较高的含氢量而作为新型储氢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受放氢反应温度及可逆性反应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高储氢容量的优势较难发挥。本文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LiAlH_4/LiNH_2复合材料,...
贝雅耀王新华杨敬葵潘洪革陈立新李寿权葛红卫陈长聘
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式储氢器的研究
轻质高压储氢容器由于具有较高的重量储氢密度被众多的燃料电池汽车厂商选作为现阶段的车载储氢容器。但是,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存在体积储氢密度低的缺点。金属氢
王新华李惠杨敬葵陈立新李寿权葛红卫陈长聘郑津洋
Li-Al-N-H复合体系储氢特性研究
相比传统能源,氢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突出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绿色能源,而储氢技术是氢能广泛应用的基础和亟需解决的瓶颈。近些年来,新型金属配位氢化物(LiAlH4、NaAlH4等)以其高的重量和体积储氢密...
杨敬葵
关键词:复合储氢材料
文献传递
LiAlH_4/2LiNH_2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改善LiAlH4和LiNH2的储氢性能,将LiAlH4与LiNH2通过球磨制备成LiAlH4/2LiNH2复合储氢材料体系,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仪、同步热分析(TG/DSC)仪、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仪等测试手段研究LiAlH4/2LiNH2复合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以及放氢过程的结构变化,分析了LiAlH4与LiNH2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LiNH2的加入改变了LiAlH4的放氢反应路径,有效地降低了LiAlH4的分解放氢温度,其放氢过程主要进行两步反应,最终产物为Li3AlN2。
徐楼杨敬葵李寿权葛红卫王新华
关键词:储氢材料储氢性能
Li-Al-H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Al-H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粉末状高纯Al、LiH和催化剂均匀混合,Al和LiH的摩尔比为1∶1或1∶3,催化剂相对于Al和LiH的粉末混合物的重量...
王新华陈如柑杨敬葵陈立新陈长聘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