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切口脑脊液漏
- 1998年
-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顽固性切口脑脊液漏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23~54岁,平均38岁。其中脑外伤3例,脑肿瘤二次术后1例,脑肿瘤术后头皮下积液破溃1例。病程1月~1年,平均4.6月。
- 王茂凯杨新生姚维成
- 关键词:腰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持续引流切口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肿瘤术后
- 鞍上生殖细胞瘤20例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 1995年
- 报告20例鞍上生殖细胞瘤,14例经手术加放疗,6例直接放疗。结果表明放疗是鞍上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疗效取决于肿瘤的组织类型。手术可以取得确切的病理诊断,有助于指导放疗及推测预后;直接放疗,在定性上虽不如活检准确,根据临床尿崩三主症,CT所见及试放疗结果也可以做出可靠的诊断。认为,直接放疗应作为鞍上生殖细胞瘤常规的治疗方法,手术探查仅适用于对放疗不敏感的其他肿瘤。
- 杨新生隋庆兰孟广远邹方田姜天福姚维成胡永生
- 关键词:畸胎瘤放射疗法生殖细胞瘤
- 脑膜肉瘤病二例报告被引量:1
- 1993年
- <正> 病例介绍例1 男,26岁。以头痛伴恶心,呕吐6个月就诊。曾以“神经性头痛,颅内感染”先后收内科治疗。CT 扫描发现脑积水。行脑脊液外引流后,头痛略缓解。疑癌肿脑膜播散而转入神经外科。查体:恶液质。神志清、颈强卅,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侧 Babinski(+)。脑脊液细菌培养(-);脑脊液细胞总数12×10~6/L,白细胞数2×10~6/L,糖2.1mmol/L(1mmol/L=18mg/dl)。
- 杨新生杨之廉姜天福孙鹏蔡恩源
- 关键词:脑膜瘤肉瘤
-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保守治疗(附117例报告)
- 1991年
- 本文报告了11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保守治疗和随访结果,其中男89例,女28例,年龄2月~76岁,平均40岁。所有病例均经CT扫描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血肿量(V)<20ml89例,保守治愈;20ml40ml 12例,中转手术4例,其中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1.71%.对115例进行了随访,102例恢复了劳动或学习,余13例均能正常生活。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外伤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并提出了5条保守治疗的指征。
- 马景孟孟广远李联忠邹方田杨之廉杨新生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药物疗法
- 异位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附4例报告)
- 1998年
- 异位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附4例报告)姚维成杨新生张文德蔡恩源手术部位出血是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在远离手术部位产生硬脑膜外血肿却较少见。1992~1997年,我院共发现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33岁。因右额颞大脑凸面脑膜瘤而行手术治...
- 姚维成杨新生张文德蔡恩源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脑外科手术并发症
- 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贺昭忠郑淑芳杨新生陈世全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这类病人疗效差,病死率高。单纯手术治疗预后不够满意。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尚未有一个理想的方案。我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了25例此类病人,...
- 贺昭忠郑淑芳杨新生陈世全
- 关键词:脑室内血肿颅内血肿引流
- 外伤性迟性颅内血肿32例分析
- 1999年
- 张剑杨新生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
-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①目的通过对生长激素腺瘤的电镜观察,探讨该肿瘤的电镜诊断类型以及电镜诊断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指导意义。②方法将17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以不同的方法固定处理后,分别使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③结果电镜诊断为:密分泌颗粒型8例,疏分泌颗粒型8例,疏密颗粒混合型1例。光镜诊断为:嗜酸性细胞腺瘤10例,嫌色性细胞腺瘤4例,混合性(嗜酸性细胞腺瘤和嫌色性细胞腺瘤)细胞腺瘤3例。④结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电子显微镜诊断较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诊断更确切,其基础研究及临床作用也更有意义。电子显微镜诊断与血激素浓度测定相结合。
- 孙鹏杨新生郑绪朋
- 关键词:垂体肿瘤生长激素腺瘤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
-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0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1991年
- 本文报告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02例,有效率为98%。作者介绍了利用自制“穿刺定位尺”行半月神经节穿刺的方法,靶点的命中率达98.8%,对此种治疗的力法,优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了简要讨论。
- 孟广远邹方田孟庆海杨之廉马景孟陈世全杨新生张文德
- 关键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痛
- 脑胶质瘤组织中P170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①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8 例脑胶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P170 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38 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170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7% ,与正常脑组织(表达率为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P170在Ⅰ~Ⅳ级脑胶质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3.3% ,70.6% ,100.0% ,其中Ⅰ级与Ⅲ,Ⅳ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8,0.003), 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170 的异常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s= 0.882,P< 0.05)。④结论 检测脑胶质瘤P170 表达水平对判断化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 贺昭忠杨新生鲁迎年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表达脑肿瘤P170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