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因素致眼球震颤1例
- 2003年
- 岳红云杨波
- 关键词:眼球震颤发病原因
- 兔角膜实验性碱烧伤的上皮组织化学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索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期上皮及其邻近组织的形态、结构及生物分子 (以钌红RR颗粒表示 )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 1mol·L- 1 NaOH溶液造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 ,采集不同时期标本用钌红染色、电镜观察照相。结果 :①碱烧伤后第 1天 ,角膜上皮全层脱落 ,第 3~ 7天时部分上皮再生 ,但细胞层数少、结构及形态不规则 ;第 7天时 ,再生上皮细胞层数增多。至第1 4天时 ,再生上皮已基本规则且桥粒结构明显、细胞器发达。②角膜碱烧伤后RR颗粒明显减少 ,第 7天时 ,上皮细胞器内RR颗粒略增多 ,其邻近浅基质层内RR颗粒增多明显。③这种变化与烧伤程度及创伤修复有关。结论 :角膜碱烧伤后上皮细胞的损伤、再生及生物分子变化有一定规律 ;
- 燕振国刘长明张晓春杨波
- 关键词:碱烧伤角膜烧伤上皮再生
- 胃癌患者组织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
-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PCs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临床TNM分期、Borrmann分型、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提供一个参数。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26例胃癌患者术中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 哈小琴杨波蔡小玲蒋如如李欣李洁
- 文献传递
- 眼球结核致视网膜脱离1例被引量:1
- 2001年
- 岳红云杨波李颖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病例报告
- 氧化三甲胺促进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氧化三甲胺(TMAO)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小鼠腹主动脉血管炎性反应的影响,以及探究其对炎性反应信号通路NF-κB激活的情况。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MAO组(用TMAO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炎性反应因子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65蛋白表达及其入核情况;体内小鼠实验分为对照组和TMAO组,用腹腔注射TMAO处理小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在TMAO 1 000、3 000、5 000μmol/L浓度下,细胞生存率降低(P<0. 01); TMAO处理细胞和小鼠后,炎性反应因子mRNA表达明显提高(P<0. 05);磷酸化p65以及p65蛋白入核明显增加(P<0. 05)。结论 TMAO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刺激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炎性反应因子,并可能通过此机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杨波杨波蔡小玲熊婉媛哈小琴
- 关键词:氧化三甲胺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
- 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
- 2005年
- 杨波岳红云
- 关键词:眼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治
- 血小板与癌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已经被认可超过一个世纪,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血小板也是重要的癌症中间介质。癌症的确影响血小板生理特性,激活的血小板通过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和癌症相关血栓形成而参加癌症发展的每个过程。根据血小板参与癌症进展和众多实验模型以及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提出血小板是降低短期癌症风险、癌症传播和癌症死亡率的潜在靶点。因此,血小板对癌症和癌症的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肿瘤界的重视,并且需要越来越多的实验去证实其联合其他抗癌药物的临床效果。
- 买志福杨波蔡小玲哈小琴
- 关键词:血小板癌症静脉血栓栓塞抗血小板药物
- 54岁成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岳红云杨波
- 关键词:前房深度眼底检查球结膜光反应
- 肠道微生物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
- 2017年
- 肠道微生物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它与众多疾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慢性肾脏疾病影响肠道微生物,反过来肠道微生物可以在免疫方面影响慢性肾脏疾病,它可以破坏肠道紧密连接。这在很多动物和临床实验被证实,而且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尿毒症因子对慢性肾脏疾病也有负面作用。在这之中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作为其相互作用的核心,因此很多研究致力于这个方面对慢性肾脏疾病治疗。并且肠道微生物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会对以后精准医疗模式下,防治慢性肾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 杨波哈小琴
- 关键词:肠道细菌慢性肾脏疾病益生菌
- 肠源性氧化三甲胺在慢性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氧化三甲胺是由人体正常消化产生并进入血液中的一种物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正常的血液循环物质。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三甲胺具有生物活性,对多种慢性疾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氧化三甲胺的产生主要依靠肠道菌群的代谢。在慢性肾脏疾病中,很多原因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并且可以代谢生成氧化三甲胺的菌群种类明显升高,这就使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中的氧化三甲胺含量上升。由于氧化三甲胺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障碍可造成其在体内的积累,从而加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损伤。
- 杨波熊婉媛蔡小玲曾通旭徐倩徐倩
-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氧化三甲胺慢性肾脏疾病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