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含量变化,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3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血小板输注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不使用止血带条件下采集肘部静脉,流式细胞仪检测PMPs及PMPs表面CD40L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PMPs,34例患者均呈现CD41和Annexin V双阳性,对照组21例患者仅有1例呈现双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27,P=0.000)。观察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182.14±31.26)/μl,对照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55.39±9.72)/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6,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CD40,观察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为45.02%~51.47%(47.93±2.24%),而对照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仅9.16%~11.63%(10.4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09,P=0.000)。结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血液中PMPs密度及CD40L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因此在临床上实时检测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并选择在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出现高峰前进行血液输注,可能会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 苏适于洪敏齐喆曹荣祎杨爽袁景芳祁萍萍刘凤华
- 关键词:血小板CD40L血小板微粒
- 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0年
-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疾病,其病程长、症状反复、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巨大,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UC被认为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肠道菌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发现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密不可分。肠道菌群紊乱可引起UC;肠道菌群可因机械屏障的破坏入侵肠上皮细胞;肠道菌群破坏免疫系统,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各屏障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或加重UC的炎症反应。现本文对肠道菌群与UC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目的在于阐明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之间的作用机制。
- 杨爽宋光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免疫
- 3930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为受血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血液成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地进行。方法:选择2009年10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在本院入院进行治疗性输血和手术备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抗体特异性鉴定。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果:在39302例受血者血清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69例(阳性率0.18%),其中抗-D 5例、抗-E 15例、抗-C 2例、抗-c 2例、抗-e 2例、抗-C,e 1例、抗-M 8例、抗-S 1例、抗-Lea2例、抗-Leb1例、自身抗体5例、25例未确定抗体的特异性。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保证输血安全、降低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时寻找相容血液及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很有必要。
- 苏适于洪敏齐喆杨爽刘凤华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血型输血安全输血
- C反应蛋白与骨折手术术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骨折手术术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接受骨折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输血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自体输血组51例和异体输血组52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输血前后的患者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并对CRP水平与输血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异体输血组患者输血后CRP水平为(18.9±7.2)mg/L,与输血前(8.2±6.4)mg/L相比较显著升高(t=4.251,P<0.05);异体输血组术后3d测定全血CRP水平为(12.7±4.2)mg/L,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P<0.05),但与输血后24 h内CRP水平相较仍有所下降(t=2.268,P<0.05);自体输血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输血前后无统计学差异(F=0.084,P>0.05)。异体输血与自体输血相比,输血后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明显差异(t=-3.545,P<0.05;t=-3.545,P<0.05)。51例自体输血组患者中共发生3例输血并发症(5.88%),52例异体输血组患者中并发症感染11例(21.15%),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P<0.05),异体输血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变化趋势与CRP水平一致,经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异体输血组的CRP水平与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s=0.569,tr=2.673,P<0.05)。结论异体输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骨折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可能对骨折术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杨爽苏适邢小丹曹荣祎刘凤华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输血骨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