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元

作品数:42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1篇滑坡
  • 20篇地质
  • 19篇地质灾害
  • 7篇三峡库区
  • 7篇库区
  • 5篇实时监测
  • 5篇降雨
  • 5篇发育
  • 4篇黄土
  • 3篇地质灾害发育
  • 3篇失稳
  • 3篇稳定性分析
  • 3篇滑坡稳定性
  • 3篇滑坡稳定性分...
  • 3篇黄土滑坡
  • 3篇发育规律
  • 2篇堆积体
  • 2篇岩体
  • 2篇灾害
  • 2篇灾害成因

机构

  • 42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42篇杨秀元
  • 11篇李刚
  • 9篇王爱军
  • 7篇田运涛
  • 6篇高幼龙
  • 6篇张俊义
  • 5篇孙秀娟
  • 4篇杨强
  • 4篇姚亚辉
  • 4篇孙向东
  • 3篇张青
  • 3篇张超
  • 3篇史彦新
  • 3篇蔡玲玲
  • 3篇李强
  • 3篇邓兵
  • 2篇张泰丽
  • 2篇薛星桥
  • 2篇郑宝锋
  • 2篇郝文杰

传媒

  • 4篇人民长江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质灾害与环...
  • 2篇山西建筑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光通信研究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实测的望霞W1危岩体失稳动态过程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在地质调查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望霞W1危岩体变形-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危岩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两坪乡,受裂隙切割成柱状。岩性为中厚层硅质、泥质灰岩夹燧石层,危岩体下部基座为粉砂岩、粘土岩及煤线,形成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研究表明:危岩体局部变形失稳过程与整体失稳过程的位移变形曲线表现出相似性,可划分为前期累积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临界加速变形等四个阶段。望霞危岩的特殊地质结构、地质环境为危岩的孕育和破坏提供了地质基础。人为活动和降雨对危岩的变形破坏具有显著的影响。
杨秀元孙强晏鄂川高幼龙金枭豪
关键词:降雨
弱反射光栅滑坡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1
2022年
目前,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隧道、大坝等监测领域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基于弱反射光栅的FBG传感技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BORDR和FBG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的限制,在介绍弱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监测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弱反射光栅传感阵列具有大容量、高精度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外定点式弱反射光栅传感光缆,并结合弱反射光栅传感阵列监测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基于弱反射光栅传感阵列的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开展了弱反射光栅传感光缆的室内实验并将弱反射光栅实时监测系统应用于滑坡监测实验中。监测系统测得158#~161#区域的连续4个弱反射光栅变形累加达到61.91 mm,表明系统能准确定位滑坡发生位移变化的位置及监测滑坡位移的大小,实现了对滑坡地质灾害体的高密度的自动化准分布式监测。
张晓飞吕中虎吕中虎曾克杨秀元
关键词:地质灾害物联网实时监测
云南鲁甸溶蚀堆积体滑坡研究——以龙头山镇葫芦桥滑坡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中国西南山区的可溶岩地区侵蚀、溶蚀谷地的溶蚀堆积体斜坡坡面露头看似完整,内部实则松散、透水且易滑。云南鲁甸县龙头山葫芦桥滑坡属于典型溶蚀堆积体滑坡,通过对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降雨等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持续降雨和地震是该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取样测得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采用Geo-Slope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较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为1.287;降雨、地震、降雨+地震三种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处于不稳定状态。计算结果与该滑坡实际滑动状况相符,可为同类型滑坡的调查研究提供实例借鉴。
杨秀元姚亚辉王爱军
关键词:滑坡
地质雷达在黄土滑坡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陇东黄土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地质灾害频发,采用高性价比的勘查手段对滑坡进行勘查,探索其成灾机理意义重大。将地质雷达应用于黄土滑坡勘查,勘查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波在滑体、滑床、滑带的反射差异明显,对黄土层、基岩、落水洞等地质...
杨秀元王春辉田运涛杨强
关键词:地质雷达陇东黄土滑坡电磁波
文献传递
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主要进展与成果被引量:13
2020年
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分布数量约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7%,复杂的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对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能力,从而对各地国家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因此,提升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满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防灾减灾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以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需求为导向,以“出技术、出方法、出规范”为目标,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重点围绕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及防灾减灾方法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应用示范,引领和指导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该工程通过2019年的调查研究,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的总体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及成因机制有了宏观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研究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取得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如在川藏铁路建设工程中,为某车站选址提供了地质综合评估建议,成功识别出的潜在滑坡隐患为某特大桥梁设计方案变更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服务于乌蒙山区及赣州地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效率与水平;及时配合自然资源部金沙江白格滑坡、宜宾地震、浙江永嘉滑坡等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汛期为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20余次,为这些地区的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科学普及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
铁永波徐勇张勇魏云杰杨秀元张泰丽谭建民
关键词:监测预警
重庆巫山望霞W2-2危岩体失稳演化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重庆市巫山县望霞危岩是长江三峡黄金水道巫山段左岸的一处典型重大危岩体,2010年雨季出现明显变形,随后转入应急监测,并依据监测成果两次成功预警。本文基于地质分析和监测成果,研究望霞W2-2危岩体变形-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发现持续降雨是崩滑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雨水渗入浸泡使泥岩软基强度降低,塑流变形加剧,加大了危岩的下部变形程度,使上覆砂岩层沿接触底面出现拉裂。同时水体作用造成危岩中节理、裂隙极其发育。W2-2危岩体变形破坏演化过程可分为前期累积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临界加速变形四个阶段,其中加速变形点和临界加速变形点具有很好的预警指示意义,加速点可视为岩体稳定与不稳定破坏的分界点。
杨秀元蔡玲玲邓兵李强
关键词:危岩降雨
一种滑坡智能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坡智能监测装置,涉及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领域。滑坡智能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支架、监测箱、大气雨量传感终端、含水量传感终端、位移传感终端和螺旋加感天线。本实用新型将采集到的降雨量、滑面含水量和位移量数据发送至监...
郝文杰史彦新蒿书利吕中虎蒋凡张青杨秀元郑宝锋
三峡库区溪沟湾滑坡的诱发因素及前期降雨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多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溪沟湾滑坡加速变形时总伴随着季节性降雨和库水位变动,难以辨别滑坡变形的主导诱发因素,对风险分析带来了挑战。鉴于此,论文首先采用邻域粗糙集模型中的属性约简算法,对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和非活跃区日变形速率与降雨、库水位和库水位变动速率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变形主要受过去7日降雨因素影响,并与短期库水位变化率因素存在关联性,滑坡非活跃区的微弱变形与过去3日库水位变化率因素存在关联性。然后,结合滑坡变形特征,研究发现诱发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剧烈变形的过去7天平均降雨量在20 mm左右,库水位下降因素对其变形存在影响,但影响较小,而溪沟湾滑坡非活跃区的微弱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最后,通过对溪沟湾滑坡进行渗流-力学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揭示了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受长历时前期降雨作用的变形机理。数值分析过程中,当降雨强度由1 mm/d增至20 mm/d,降雨造成滑坡体内部孔隙水压逐渐增大,内部水位抬升并不断向滑坡活跃区延伸,导致活跃区滑坡体由稳定状态降至欠稳定状态,进而引发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变形加剧。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也表明库水位下降因素对滑坡活跃区内部渗流场影响较小,对其稳定性影响有限,而库水位变动对滑坡非活跃区内部渗流场影响较大,说明滑坡非活跃区的微弱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论文针对溪沟湾滑坡变形诱发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有助于对该滑坡进行风险预警,可将过去7日平均降雨量20 mm作为诱发溪沟湾滑坡活跃区剧烈变形预警阀值之一。
史学磊韩旭东杨秀元杨秀元李严严
关键词:地质灾害
四川汶川七盘沟泥石流现状与危险性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5·12"和"4·20"地震的影响,汶川县境内产生了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在降雨作用下,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于2013年7月11日爆发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造成数千人流离失所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遥感解译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泥石流影响因素和危险因子进行定量综合评价,认为七盘沟今后在降雨和水动力充分的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危险性高,一旦发生可造成重大地质灾害。
杨秀元蔡玲玲田运涛
关键词:泥石流影响因素危险度
泾川县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建议被引量:3
2012年
泾川县境内黄土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形、地貌、岩性、植被等影响着灾害的发育和分布,降雨和人类活动是主要诱发因素。在2010年1∶5万地质灾害调查图的基础上,对泾川县地质灾害分布和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以期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及规划提供参考。
杨秀元田运涛张俊义王爱军
关键词:地质灾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