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护理
  • 21篇介入
  • 15篇介入治疗
  • 14篇动脉
  • 13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肌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梗死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心脏
  • 6篇动脉疾病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心病
  • 6篇血管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脉
  • 6篇冠心病
  • 4篇心脏介入
  • 4篇血压

机构

  • 28篇解放军白求恩...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武警吉林总队...
  • 1篇武警吉林省总...

作者

  • 56篇杨莉
  • 17篇梅静
  • 17篇谷岩梅
  • 14篇孙家安
  • 12篇齐书英
  • 12篇汝磊生
  • 11篇彭育红
  • 10篇郭晓萍
  • 9篇李俊峡
  • 8篇丁超
  • 5篇郭云萍
  • 4篇李洁
  • 4篇赵玉英
  • 4篇何振山
  • 4篇杨丽
  • 3篇张莉
  • 3篇李淑荣
  • 3篇李淑荣
  • 3篇于虹
  • 3篇徐若华

传媒

  • 9篇临床误诊误治
  • 7篇护理实践与研...
  • 4篇白求恩军医学...
  • 3篇心脏杂志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3篇第六届华北长...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全国心脏内、...
  • 1篇全国内科护理...
  • 1篇第17届全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一例救护回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的救护措施。结果本例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中、术后患者反复发作短阵或持续性室速,经电律后转复,查血钾正常,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后交感风暴。交感风暴发生后共30余次,及时进行电复律,同时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推射并持续泵入,持续性室速最终控制。结论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应警惕交感风暴的可能性,严密心电监护、尽快实施电复律、及时静脉应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救护成功的关键。
杨莉王丽花丽谷岩梅
关键词:心肌梗死交感风暴护理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136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TO)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136例CTO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总结靶病变导丝通过率、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术中及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人均CTO病变1.2处,人均置入支架1.3个。闭塞处导丝通过率为89%,PCI即刻成功率为80.9%,手术时间1~5 h,平均2.3 h。术后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术前心绞痛均在Ⅱ级及以上,而术后Ⅱ级及以上心绞痛仅占36.3%),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前LVEF 0.43±0.08,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0.48±0.09、0.53±0.11和0.55±0.10),术中或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未发生不可救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O患者成功PCI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着术者技术的成熟和器材改进,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经验、患者全身情况、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及闭寒病变的部位及特征、介入器械和手术技巧的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与介入途径无明显相关。
汝磊生齐书英孙家安彭育红杨丽徐若华李淑荣杨莉梅静郭晓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心绞痛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且50%~7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速和室颤[1]。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梅静郭小平杨莉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护理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
超选择性冠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再流现象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梗死相关动脉(IRA)无复流现象的作用。方法:选择AMI急诊PCI后再通的IRA存在无复流现象者43例。21例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超选择性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内注射法,22例患者采用常规指引导管内注射方法。药物均采用硝普钠100μg,2 s内"弹丸式"快速注射完毕。10 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定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及校正TIMI帧数(cTFC)。结果:两组均可明显改善急诊PCI后的无再流现象,超选择组所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恢复TIMIⅢ级,cTFC帧数由用药前的(84±7)帧降至(26±6)帧,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选择性IRA内快速注射硝普钠100μg能更有效地改善AMI急诊PCI中无再流现象。
孙家安汝磊生李俊峡彭育红徐若华杨莉梅静
关键词:心肌梗死硝普钠无再流现象血栓抽吸装置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梗死范围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h后再开放60min的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20只兔随机分为4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B组,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C组,格列苯脲+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D组,格列苯脲+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再灌注后测定各组血清CK-MB活性,应用20%伊文氏蓝及1%氯化三苯四唑啉染色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B组心肌梗死面积及CK-MB活性较A组和C组显著减少(P<0.01),C组与A组相似(P>0.05),D组较A组显著减小(P<0.05),但仍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丁超傅向华李俊峡陈会校李洁杨莉李淑荣梅静
关键词: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格列本脲ATP敏感性钾通道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40例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房颤手术患者做好术中配合及护理,包括特殊设备仪器的连接使用,术中专用介入材料的准备,术前访视,进入导管室的护理干预,根据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师操作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结果: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制定充分完善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房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莉郭云萍谷岩梅
关键词: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房颤手术配合护理
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康复及预防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体力恢复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300例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无严重合并症)被随机分为运动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运动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活动情况及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运动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PTCA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运动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早期体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梅静郭晓萍孙家安齐书英杨莉汝雷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TCA早期康复运动再狭窄康复
冠脉介入前后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观察
张春丽杨莉
关键词:冠脉介入肾病水化
系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生活方式是人在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习惯。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静坐、生活压力过重、高血脂、高胆固醇饮食等[1]。因此,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我们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
杨莉郭云萍谷岩梅
关键词: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与监护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临床表现特点和监护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9年12月进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心脏压塞患者的冠心病监护病房监护记录。结果在3422例患者中,5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其中,行射频消融术后(RFCA)2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PCI)3例;心脏压塞患者在明确诊断前的早期表现有胸闷、烦躁、气促,恶心、大汗、心音变化,血压、心率突然下降;另外,在拔除动脉套鞘时出现的血压、心率变化应与血管迷走性反射相鉴别。结论心脏介入诊疗围术期的连续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是早期识别心脏压塞的关键,可以及时提示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并及时实施救护。
谷岩梅杨莉解芳李妍于虹陈海英
关键词:心脏压塞介入诊疗预见性护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