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辰雨

作品数:19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盆地
  • 4篇聚煤
  • 4篇聚煤规律
  • 3篇气田
  • 3篇大牛地
  • 3篇大牛地气田
  • 2篇地质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须家河组
  • 2篇砂体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太原组
  • 2篇下寒武统
  • 2篇金属矿
  • 2篇矿床
  • 2篇寒武统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沉积相
  • 1篇地层

机构

  • 18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河南省地质环...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海南省地质勘...
  • 1篇江西省天然气...

作者

  • 18篇杨辰雨
  • 11篇田景春
  • 5篇曹桐生
  • 5篇解惠
  • 4篇朱迎堂
  • 4篇彭顺风
  • 4篇林小兵
  • 3篇张翔
  • 3篇田江飞
  • 2篇刘伟伟
  • 2篇刘钟森
  • 2篇张峰
  • 2篇张桂林
  • 1篇史建南
  • 1篇胡芳
  • 1篇苏炳睿
  • 1篇李映涛
  • 1篇王峰
  • 1篇谢卫
  • 1篇刘绪钢

传媒

  • 6篇煤炭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龙潭组与须家河组聚煤规律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从沉积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古地理展布和聚煤环境方面,对比分析其聚煤规律差异性。龙潭组时期盆地处于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具有大地构造稳定、海平面升降平稳、潮坪-泻湖中泥炭沼泽广泛发育的特点。须家河组时期盆地为内陆湖泊盆地,周缘造山带活动剧烈,湖盆水体变化频繁,三角洲平原洼地中的泥炭沼泽发育受影响。龙潭组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含煤地层。川东、川南地区在2个聚煤时代都处于有利聚煤环境,是四川盆地含煤地层的主要发育区域。
谢卫杨辰雨彭顺风
关键词:四川盆地龙潭组聚煤规律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滩相白云岩多重成因机理及叠加效应被引量:49
2014年
本文以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滩相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野外剖面资料、钻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对栖霞组滩相白云岩成因机理及其叠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的规模变化较大,从不到1米至几十米不等,区域上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盆内其它地区零星发育。白云岩的发育与沉积背景关系密切,其中分布于盆地西部的白云岩为台地边缘滩相沉积背景,而盆地内零星分布主要为台内滩沉积背景。栖霞组白云岩成因包括三种类型:(1)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2)埋藏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3)热液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其中,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和热液白云岩化为主要的白云岩化作用。现今无论是在野外剖面还是钻井岩心中所看到的白云岩为多种白云岩化作用的叠加结果,叠加效应体现在白云石晶体形态上、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温度上。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滩相沉积是白云岩化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化作用是关键;裂缝的发育为白云岩化创造了条件。
田景春林小兵张翔彭顺风杨辰雨罗寿兵徐亮
关键词: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下寒武统苏中组混合沉积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以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下寒武统苏中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地层、岩石结构、剖面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对苏中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粒度分布特征来看,苏中组砂岩粒度分布表现出双峰和多峰不对称,偏度以正偏为主,峰度数值多且比较低,分选性差,以粗粒物质为主等特征;运用萨胡图解投点、判别函数计算确定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下寒武统苏中组砂岩形成于海成三角洲沉积环境。但由于碎屑沉积物粒度普遍偏粗,而且粒度分布与浅海波浪带砂类似,但悬浮组分相对浅海波浪砂偏高,砂岩与灰岩构成透镜状层理和韵律层理,综合认为砂岩是在潮控三角洲的混合坪沉积的。从灰岩特征来看,灰岩主要表现为灰白色细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砂质灰岩,表面呈蜂窝状,具重结晶,显示水平层理,综合分析其形成于灰坪环境。
曹桐生田景春朱迎堂赵荣华解惠田江飞杨辰雨
关键词:寒武系粒度参数
基于砂体构型精细刻画潮坪砂坝优质砂体——以大牛地气田D17井区太原组2段为例被引量:15
2015年
以大牛地气田未开发区( D17井区)太原组2段潮坪沉积为研究对象,基于测井、岩性等特征分析,对潮坪砂坝进行了精细刻画,共识别出了砂坝主体、砂坝侧翼及砂坝侧翼叠置3个沉积微相单元,并建立了沉积微相-岩相-测井相-物性-非均质性-试气成果响应模板。对比结果显示,砂坝主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石英粗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测井曲线具光滑箱形;砂坝侧翼微相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砂岩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测井曲线为齿化箱形、齿化钟形以及漏斗形。根据砂体组合类型,区域上划分出了砂坝主体型砂体带与砂坝侧翼型砂体带。前者砂坝宽度为6~8 km,砂体平均厚度为14.5 m,砂地比平均值为0.53,平均渗透率为0.48×10-3μm2。后者砂坝宽度为4~6 km,砂体平均厚度为10.56 m,砂地比平均值为0.36,平均渗透率为0.36×10-3μm2。砂坝主体型砂体带砂体发育规模大,分布范围广,砂体物性好,中等非均质性,试气成果明显,应作为优先开发的地区。
杨辰雨田景春张翔林小兵刘绪钢曹桐生邢浩婷
关键词:非均质性砂坝太原组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山西组煤层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山西组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钻井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识别性,分析煤层的发育特征及环境对煤层的控制作用。太原组T1小层顶部和山西组S1-3小层顶部煤层发育好,厚度大,连片性好,具工业开采价值。潮坪-泻湖中的泥炭沼泽和三角洲平原洼地中的泥炭沼泽都是聚煤的有利场所,其中潮坪-泻湖中的泥炭沼泽是煤层发育的最有利场所。
刘伟伟杨辰雨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山西组
改进的概率积分函数模型及曲线拟合求参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克服利用概率积分函数进行曲线拟合求取沉陷参数时需对坐标原点进行假定的缺点,在概率积分函数中引入坐标原点修正参数,实现坐标原点自动搜索,使所求的沉陷参数进一步优化。利用MATLAB软件的曲线拟合工具箱,建立自定义非线性函数模型。通过对31071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实测数据的曲线拟合,得出了相应的沉陷参数,印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指出对于坐标起算点不能确定的其他预计函数同样可以利用增加坐标修正参数予以改进。
刘钟森杨辰雨
关键词:开采沉陷MATLAB软件
矿脉“线性递变不等距”分布规律与构造关系研究——以广西都庞岭地区南竹河锡矿床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广西都庞岭地区南竹河锡矿床产于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以脉状为主,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地表与深部构造相结合的研究,发现该矿床矿脉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线性递变不等距"分布规律,即矿脉在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上分别表现为矿脉组间距、矿脉组内脉间距及矿脉段间距均具有线性递增规律。这种规律在南岭地区的九毛-六秀、芙蓉等锡矿田(床)也有表现。另外,对这种规律产生的构造原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解惠田景春张桂林朱迎堂陆小平黄寿威胡芳杨辰雨
关键词:锡矿
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钼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被引量:9
2010年
阿尔山地区处于中蒙边境南戈壁-阿尔山-多宝山钼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笔者结合1:50000矿调工作,按成因类型把区内钼多金属矿划分成3种,并重点对斑岩型钼多金属矿进行详细介绍并与蒙古国南戈壁、黑龙江多宝山类似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重点对区内斑岩型钼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本区可能具有找到大型斑岩型钼多金属矿的潜力,其它2种类型的钼多金属矿可能具有找到中小型钼多金属矿的潜力。总之,阿尔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解惠沈坤朱迎堂田景春王洪黎顾往九杨辰雨田江飞曹桐生张峰
关键词:钼多金属矿
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上古生界砂体精细刻画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为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供气基地之一,在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为一个巨大的复合岩性气藏,具明显的“相控储层、近源成藏”特征...
杨辰雨
关键词:岩性气藏沉积相分析内部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7未开发井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微相及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7未开发井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重点钻井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资料分析,对盒1段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平面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17井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为辫状河沉积,并可进一步识别出高能心滩、低能心滩、泛滥平原微相。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了沉积微相横向对比及垂向演化研究;进而,在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图编制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不同时期河道及泛滥平原的展布特征。研究成果为未开发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苏炳睿田景春张翔刘旭钢曹桐生杨辰雨古娜李映涛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沉积微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