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际开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政治
  • 3篇宋恕
  • 3篇晚清
  • 2篇东亚文明
  • 2篇俞樾
  • 2篇章太炎
  • 2篇谭嗣同
  • 2篇清末
  • 2篇仁学
  • 2篇主权
  • 2篇文化
  • 2篇辛亥革命
  • 2篇理学
  • 2篇《仁学》
  • 2篇变法
  • 1篇代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主体
  • 1篇东亚文化
  • 1篇东亚文化圈

机构

  • 17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关西大学

作者

  • 17篇杨际开

传媒

  • 6篇杭州师范学院...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政治思想史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北大史学
  • 1篇新领军决策参...
  • 1篇第二届巴蜀文...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荻生徂徕对理学的重构——以《蘐园随笔》为中心
2016年
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国别史出发,将东亚思想史分割成日本思想史或中国思想史等,笔者在本文中,立足于东亚文明的视野,指出日本在德川时代中期发生了思想典范的转换,进而认为这一转换不仅是明治维新,也是中国革命的思想源头。本文先从获生徂徕的思想背景与经历出发,然后以他的成名作《蘸园随笔》为中心,从重新定位知识与宗教、他提出的'大知'与'大心'的用语、议题的展开等三个方面,分析徂徕重构理学的过程,最后在结语中强调了徂徕对东亚文明现代转型的思想贡献。
杨际开
关于东亚文明与中日近代性的几个问题
2009年
杨际开
关键词:东亚文明近代性东亚文化圈文化传播
马一浮先生事迹摭遗——访民国浙江首任都督汤寿潜先生之孙汤彦森被引量:3
2002年
经浙江大学郑云山先生介绍 ,2 0 0 1年 10月 10日、2 4日和 2 0 0 1年 11月 12日 ,笔者三次对民国浙江首任都督汤寿潜先生 (马一浮先生的岳父 )之孙———汤彦森先生进行了登门采访。在三次采访、录写中 ,笔者基本上弄清楚了所关心的马一浮与汤家的关系。汤彦森先生所回忆的关于汤家长期接济马一浮先生的生活的事 ,在马一浮给汤彦森父亲汤孝佶的信以及马的作品《玄亭记》中可得到证实。而采访中所得关于浙江兴业银行与光华火柴厂的创设的关系的材料 ,则与已出版了的史实记载有些出入 ,录此供学界参考。另外 ,关于鲁迅与马老以及鲁迅与汤家的关系的史料 ,也弥足珍贵。82岁高寿的汤彦森先生 (1919-)身材较高 ,身体硬朗 ,脸庞清瘦 ,目光慈善 ,气质高雅 ,见面后他听说我想了解汤家与马一浮先生的关系 ,显得有些激动……
杨际开
关键词:马一浮生平事迹
内藤湖南进步史观的形成--对章学诚《文史通义》的共鸣被引量:3
2008年
内藤湖南曾9次到中国大陆访问,其中1899年、1902年的访问对内藤史学立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1902年秋的访问中,内藤湖南接触到了章学诚的著作。从社会进化论的角度,内藤湖南对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作出了自己的解读。
陶德民杨际开
关键词:内藤湖南章学诚进步史观
评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杨际开
关键词:政治革命欧洲文化社会革命中国人
章太炎与辛亥革命——以清学史的政治困境为线索
2014年
俞樾作为清代朴学的殿军,继承了戴震的问题意识,俞门弟子章太炎与俞樾在政治思想层面也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戴震学的发展在根本上转换了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太炎的戴震理解也得自于朴学承传的传统,又延续了俞樾的《春秋学》的立场,最后揭起了民族与民主革命的旗帜。
杨际开
关键词:俞樾章太炎民族主义
评《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它: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2007年
杨际开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晚清文化专业
清末浙学志士的变法思想——以宋恕、章太炎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本论通过十九世纪后半叶东亚变局中的浙学转型这样一个视角,揭示了清末浙江籍变法志士宋恕、章太炎的变法主张。他们提出了与康有为、梁启超不同的变法主张以及亚洲连带构想,太炎进而将台湾置于他的东亚联邦思想的中心,举起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旗帜。
杨际开
关键词:清末浙学变法俞樾宋恕章太炎
清朝世界秩序的近代转型——以魏源海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为线索
2016年
清朝世界秩序如何走向近代转型?费正清学派与汉学京都学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们通过对魏源海防思想的分析,试图获得一个理解此一问题的新视角。具体而言:通过对魏源"师夷"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揭示魏源关于清朝世界秩序近代转型的思考轨跡;通过对魏源"海防"思想的分析,提示他在面临西方挑战时展现的"战术"思想。对魏源"海防"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为我们今天解决东亚国际政治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考模式。
杨际开
关键词:《海国图志》鸦片战争晚清
宋恕与谭嗣同——以《仁学》为中心
<正>一、问题意识的缘起《仁学》的主旨是树立一个取代程朱理学的思想典范,标志着近世中国思想典范向近代的蜕变,奠定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基础。《仁学》的写作目的是要在文明层面回应西方冲击,重建近代中国的思想典范,同时,谭嗣同在时...
杨际开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