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高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偶氮-苝酰亚胺二元功能染料的合成及其聚集体结构的调控
- 2015年
- 以3,5-二羟基苯甲醇和4-羟基-4’-硝基偶氮苯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含氨基的偶氮中间体,然后与1,6,7,12-四(4-叔丁基苯氧基)-3,4,9,10-苝四甲酸二酐缩合得到新型偶氮-苝酰亚胺二元染料(AZO-PTCDI)。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UV光照时间和浓度等因素对AZO-PTCDI光响应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ZO-PTCDI的浓度越大,偶氮基团在353 nm处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随UV光照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越缓慢,表明偶氮生色团由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速度越慢;对于相转移法组装形成的AZO-PTCDI聚集体结构,两相溶剂甲醇与三氯甲烷的体积比越大,越容易组装形成较规整的类纤维状结构;将未光照和UV光照后的AZO-PTCDI三氯甲烷溶液快速扩散到甲醇中所得到的聚集体形貌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表现为短的一维结构,后者为不规则的类球状结构,表明光照驱动偶氮基团的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导致苝酰亚胺的N-取代基的几何空间构型发生改变,削弱了分子间的π-π作用和烷基链的疏水作用力,致使聚集体分子排列无序化。
- 杨新国刘存钟文斌杨高张凤菊刘振辉
- 关键词:偶氮苯苝酰亚胺
- 以苝酰亚胺为构筑单元的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的组装与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以苝酰亚胺为构筑单元的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具有动态可逆的特征和独特的聚集体结构,呈现出许多新颖的光电功能特性,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和光收集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其氢键组装特点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以苝酰亚胺为构筑单元,采用三重氢键,多重氢键以及其他形式氢键引导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动态,这类超分子聚合物展示了丰富的组装体形貌结构,独特的性质功能以及在光电功能器件上的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杨高杨新国袁欢黄燎陈宪宏
- 关键词:苝酰亚胺氢键超分子组装
- 苝酰亚胺为构造块的低维超分子功能材料的构筑与结构调控
- 相对于单组分的一维有机材料,基于π-π共轭小分子的多组分低维超分子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由于它们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及在集成光电器件上的潜在应用。在构筑多组分超分子聚集体的众多方法和手段中,多重氢键以其高度选择性和...
- 杨高
- 关键词:氢键作用超分子自组装苝酰亚胺低维材料
- 偶氮基团修饰的苝酰亚胺染料的合成及其光响应行为
- 2013年
- 以3,5-二羟基苯甲醇为原料,经醚化、溴代反应得到3,5-二(十二烷氧基)苄基溴,然后与4-羟基-4'-硝基偶氮苯反应,再还原得到含氨基的偶氮化合物6,最后与3,4;9,10-苝四甲酸二酐缩合得到新型偶氮-苝酰亚胺二元染料7。考察了紫外光光照时间及浓度等因素对偶氮-苝酰亚胺二元染料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越大,偶氮生色团由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速度越慢;对相转移法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形貌结构的研究表明,当甲醇与三氯甲烷体积比为7∶1或5∶1时,更易形成较规整的短棒状结构;比较研究紫外光光照和未光照下快速溶剂扩散法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形貌结构发现,光照下制备的聚集体结构的规整性不及未光照下制备的;吸收光谱表明在光照下组装的聚集体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更弱,这是由于偶氮基团由反式结构向顺式结构的转变导致分子空间几何构型的变化,破坏了分子堆积的有序性,不利于低维功能材料的形成。
- 刘存杨新国钟文斌杨高张凤菊
- 关键词:偶氮苯苝酰亚胺
- 含萘酰亚胺基元的水溶性水杨醛腙的合成及其化学变色行为
- 2011年
- 将N-2-(2-羟乙氧基)乙基-4-肼基-1,8-萘酰亚胺与N,N-二乙基氨基水杨醛缩合得到水溶性腙化合物N-[2-(2-羟乙氧基)乙基]-4-[2-羟基-4-(N,N-二乙氨基)-苯甲醛腙肼基]-1,8-萘酰亚胺(BHNP)。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不仅在不同的溶剂中表现出明显的溶致变色效应,而且在不同pH的乙醇水溶液中表现出独特的化学变色行为,并具有质子调控的紫外可见pH化学传感特性,有望在酸碱指示剂和光学pH光学传感器等方面获得应用。
- 杨新国庄钰杨高宣中旺唐瑞仁
- 关键词:萘酰亚胺溶致变色